《西遊記》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神魔小說,塑造了眾多鮮明的神魔形象,其中尤以孫悟空、豬八戒最為人所知。
豬八戒本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帥,掌管著天河的十萬水軍,後因醉酒調戲嫦娥而被貶下凡間,投身豬胎。最後經觀音點化,陪同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淨壇使者。
豬八戒的一生,融合了豬性、人性和神行,這既是豬八戒的個人修行,更是我們每個人去惡存真的歷程。
一、豬性:好吃懶做、貪心自私、貪財好色
豬八戒在凡間投胎後,先是咬殺母豬,後來打死群彘,最後被卵二姐(鳳凰生的一個死卵,因靈氣強大幻化成妖)招贅到福陵山雲棧洞,後來卵二姐就死了,他就一直居住在雲棧洞,自稱「豬剛鬣」。
他這時候的長相真是難以恭維。《西遊記》第八回說他生得兇險,但見他「卷髒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這活脫脫就是一個野豬的形象。
不僅形象差,而且他幾乎繼承了豬的所有缺點:好吃懶做、貪財好色、自私自利。
首先說說貪吃。他本來在雲棧洞居住,可是後來又看上了高家小姐高翠蘭,為了得到美人,他情願入贅高家,於是他在高家辛辛苦苦做了三年活。高翠蘭的父親形容他力大無窮,確實可以幫很多忙。但同時,他也特別能吃,「一頓要吃三五鬥米;早間點心,也得吃百十來個燒餅才飽。」在和唐僧取經期間,他也經常因為貪吃鬧了幾次笑話。
好色這方面更是眾人皆知。他在天庭本就因為調戲嫦娥被貶,到了凡塵,色心不改。不僅強娶高翠蘭,而且後來在四聖試凡心這一章節,豬八戒他不僅要娶老夫人的三個女兒,情急之下連丈母娘也想要。
最重要的是,他特別喜歡無事生非,挑撥唐僧與孫悟空的關係,這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表現尤為突出。白骨精第一次變成少女出現時,孫悟空一打白骨精,米飯變成了癩蛤蟆,豬八戒卻挑撥唐僧說:「這是師兄怕你念『緊箍咒』,演幌騙你的。」唐僧氣得念咒念得悟空頭疼難忍。白骨精第二次變成老婦人,又被孫悟空打死時,唐僧責怪悟空並想驅趕他,悟空苦苦不走,八戒又在唐僧耳邊挑撥說:「師兄不走是想跟你分行李哩,舊衫破帽就分兩件與他罷。」說得唐僧對悟空更加嫌棄。
這時期的豬八戒基本不顧別人感受,做事完全憑自己的本性,頗有點討人嫌的意味。
二、人性:吃苦耐勞、勇敢憨厚
豬八戒雖然缺點眾多,但是優點也不少,比如說吃苦耐勞。在荊棘嶺的時候,那裡荊棘眾多,四人難以通過,連孫悟空都束手無策,這時候豬八戒主動站出來說:「要得度,還依我。」他把自己變得二十丈高,把武器變成三十丈長。用釘耙把荊棘扒開,讓唐僧得以通過荊棘嶺。
後來在七絕山稀柿溝前,道路全被爛柿子堵死,根本無法通過。悟空出了個主意,讓八戒變成一頭大豬,拱開這些爛柿子。他嘴上說著,「哥哥,你們要圖個乾淨,怎麼獨教老豬除臭。「,但還是把衣服一脫,變成一頭野豬,幾天工夫,就把七絕山八百裡的稀柿溝拱開了一條大路。
在後來遇到蜘蛛精,雖然他仍有色心,化為鯰魚精在水中調戲她們,但卻沒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豬八戒雖然力氣大,但是戰鬥力與孫悟空相比終究差了一大截,有時候遇到功夫高強的妖怪,也常常被抓走,但他卻不會向妖怪低頭服軟。比如大戰紅孩兒的時候,他被對方騙入洞中,裝進口袋,準備蒸煮。他在裡面一直罵對方,卻從未討饒。這不禁讓孫悟空都稱讚他。
這樣的事跡還有不少,比如說在陳家莊扮作童女的樣子捉靈感大王,還有在火焰山和孫悟空一起力戰牛魔王,不僅打死牛魔王的娘子玉面狐狸,還打塌了牛魔王的老巢。
在取經的中後期,豬八戒的變化愈發明顯,他開始變得有人情味、有了團體意識,不再是之前自私自利的那個豬八戒了。
三、神性:稍有缺點、未能成佛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四人終於取到了真經。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雖然沒有成佛,但是終究比凡間的豬妖好了很多。
這時期的豬八戒已經穩重了很多,不再動不動就要回高老莊,而是主動背經書,陪唐僧完成取經大業。
縱觀豬八戒的整個人生,雖然這是他的個人修行,可是細究之下就會發現這其實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自身修行。豬性時期的豬八戒代表的是人的本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作者所在的時代就可以看出來,作者生於明代,這時期人們的哲學思想活躍,出現了很多思想家,同時期的李贄就曾公開說過,「自私是人類的本性」,所以作者把人類的本性設定為豬性。
之所以設定為豬性,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豬的形象缺點雖多,但是這些缺點都不是致命的大問題。這正代表了人的最初形象,缺點多,但是稍加管束也可以改正;二是豬的形象具有普遍性,那時候幾乎人人都認識豬,所以更能讓人了解豬的樣子;三是大概與當時的皇帝有關,我們都知道明代皇帝姓朱,這正好與豬諧音。明武宗朱厚照在正德十四年的時候曾以豬與自己的姓氏是諧音從而宣布禁止養豬(不到三個月因為官員頻頻上奏禁令作廢),因為《西遊記》本來就是一部諷刺明代官場的小說,作者也可能正好用豬喻人來諷刺當時的統治者。
而豬八戒跟隨唐僧去取經的過程就是一個被教化的過程,所以在取經的過程中,豬八戒後期的形象是越來越接近人性的。
最後,取經成功,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為什麼沒能成佛呢?佛祖是這樣說的,「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因酒後調戲仙娥,被貶下凡投胎畜類,後入吾沙門,雖一路保聖僧,卻又有偷奸耍滑、色情未泯,念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這說明他還是存在一定的小毛病,這跟人類又正好不謀而合,每個人通過管束或者道德規範都可以讓我們改正一些缺點,但是卻不可能完全改掉本性。因為不可能有完美的人,每個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只要他懂得大義、識大體,那有一些小問題又如何呢?畢竟開心舒服過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這不是正好跟豬八戒的人生信條是一樣的嗎?
所以,豬八戒的修行時不僅是他自己從動物進化成神的標誌,也暗喻了人類通過教化,規範行為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