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清朝,我們對清朝皇帝的認識,或許還是從瓊瑤阿姨啟蒙的,還清晰記著《還珠格格》中與小燕子、紫薇等人微服私訪的乾隆皇帝,而回到現實生活中來,清朝乾隆皇帝距離現在已經很久遠。曾經統治清朝近300年的愛新覺羅家族,也早已逐漸消失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但愛新覺羅的後代卻並沒完全消失,在東北地區仍然有少數人愛新覺羅後人,延續著滿清皇家血脈並引以為豪,愛新覺·羅恆就是其中一位。
俗語有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也有「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說法。乾隆之後,清朝帝王一代不如一代,至末代皇帝溥儀退位,統治中華民族近300年的滿清王朝徹底結束。愛新覺羅後代很多人都選擇安穩平和的生活,但愛新覺·羅恆卻並不願意這樣。經清史專家及史料考證,愛新覺·羅恆是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七世孫,因此有帝王后代身份的加持,便開始自命不凡地生活。
愛新覺羅·恆紹認為自己有尊貴皇家血統;有帝王之相;讓自己及家人衣食住行,都開始模仿清朝皇家規制。明黃也成為最愛使用顏色,家裡家具裝飾,穿著衣服也都是明黃顏色,且還要求自己家女性家眷,都穿著清朝款式旗袍,一直沉浸在皇家貴族身份幻想中。
愛新覺羅·恆紹出生在吉林,本是普通醫療行業從業者,但收入頗豐有一定經濟實力,因有已被證實的乾隆七世孫的特殊身份加持,便被任命為滿族聯誼會會長的職務,自此便以弘揚滿族文化為己任,將促進滿族文化復興,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甚至聲稱將恢復滿族昔日輝煌。自己也多次宣揚,如果在清朝時期,自己定為一代明君。
2015年4月,在吉林市舉行的滿族祭祖大典,策劃人便是愛新覺羅·恆紹。在祭祖大典上愛新覺·羅恆紹身穿皇帝龍袍,一派清朝帝王打扮,左右跟隨清朝模樣打扮的太監宮女,身後有清朝侍衛,舉著大旗,拿著祭品,配以樂器演奏,廣場上還有清朝模樣打扮的文武百官,其場面看起來肅穆莊嚴,其盛況令人恍如穿越回清朝。
其實如此盛大的典禮,必然會吸引來眾多遊客。有遊客必然就會有消費,有消費必然會有金錢交易,而有金錢交易必然不是純粹的祭祖。看似熱鬧非凡,莊嚴肅穆的場面,其實無非就是為招財攬客,為自己貼金的幌子。
愛新覺羅·恆紹口口聲聲稱自己血統高貴,促進滿族文化,其實還是沉溺在祖宗的昔日輝煌上意淫,不肯醒來罷啦。還是早些接受現實,不要沉溺於想像之中。人無貴賤之分,取財亦要有道。既然生在人人平等、和平幸福的時代,那就按照現在規則行事做人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