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老滿在庫布其沙漠養了蟹

2020-12-20 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29日電題:牧民老滿在庫布其沙漠養了蟹

新華社記者朱文哲、貝赫

牧民老滿今年賣了100多頭牛,但這並不是他家的全部收入,因為家裡養的蟹還會有一筆進帳。

51歲的老滿名叫那仁滿達呼,家住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呼和木獨鎮巴音溫都爾嘎查,是「十裡八村」出了名的養牛大戶,周圍的人都愛叫他「老滿」。就是這樣的一個養牛大戶,從去年開始在庫布其沙漠深處養起了螃蟹。

說起老滿家的螃蟹,還得從杭錦旗引黃河凌水進沙漠講起。

老滿的家在比鄰黃河的庫布其沙漠腹地,常年缺水是他以前最頭疼的事兒。「沙漠裡有幾個自然形成的柴達木,牲口喝水靠它,人喝水只能靠打深井,風沙一大,水就少了。」老滿說。

老滿口中的「柴達木」是蒙古語的音譯,意為「低洼、有水、長草的地方」,是沙漠裡僅有的綠洲。而沙漠北邊的不遠處就是黃河,流經的杭錦旗是黃河流域流經最長的旗縣,每年長達120天左右的凌汛期給沿岸地區帶來了極高的災害風險。

一邊是水害,一邊是沙害。沙會掩水,水能潤沙。如何讓兩者達到一個平衡,杭錦旗人開始了認真的思考。

經過調研論證,2014年凌汛期,杭錦旗利用黃河南岸總乾渠和牧業分乾渠,首次將凌水成功引入了庫布其沙漠腹地。「在黃河凌汛高水位時將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進而形成水面,以此來改善沙漠生態環境,達到減輕防凌壓力和治沙的雙贏目的,變水害為水利。」杭錦旗水利局局長劉海全說。

2014年引水嘗試的成功,讓杭錦旗人看到了治沙防汛的新希望。

2015年至今,杭錦旗已累計分凌引水近2.1億立方米,顯著地減輕了凌汛壓力。不僅如此,如今的庫布其沙漠腹地形成近20平方公裡的水面和近60平方公裡的生態溼地,有20多種植物自然恢復生長,10多種水鳥在這裡長期棲息。

「目前杭錦旗在庫布其沙漠形成了沙水相連的自然生態格局,促進了生態系統的恢復,而且也為周邊農牧民帶來了顯著的收益。」劉海全說。

曾經惡劣的生態環境讓很多牧民不得不退出沙漠。如今,生態的恢復吸引著牧民重新回到沙漠,回到「柴達木」變多的沙漠。

曾經老滿家只能養幾十頭牛,而現在他的養牛規模已經達到了700餘頭。老滿算了一筆帳,現在養牛規模翻了好幾番,一頭牛平均可以賣1萬元,收入也是翻番地漲。「有水了,有綠地了,我就能養更多的牛了。」老滿說,「這樣的養牛規模在過去可是真的不敢想。」

讓老滿以前不敢想像的不僅是養牛的規模,還有在沙漠裡養殖水產。

老滿家有8800畝草牧場,這其中有近1000畝「柴達木」。看著越來越多的水,身為牧民的老滿琢磨起了水產養殖。「2016年我嘗試在水裡養魚,可是水域面積太大,我缺少養殖經驗,好多魚都遊跑了。」老滿笑著說。

去年,老滿和專業的養蟹人合作,在自家的「柴達木」試著養起了螃蟹。「現在我家的螃蟹大個的每斤能賣50元呢。」在老滿看來,自己從放牧「跨界」水產養殖的效果還不錯,明年他準備在擴大螃蟹養殖規模的基礎上繼續豐富水產的養殖品種。

「未來我們規劃將黃河凌水繼續向東引,進一步擴大水利治沙的效果,讓沙漠的生態環境繼續得到改善,讓更多和老滿一樣的農牧民能夠在庫布其沙漠吃上生態致富飯。」劉海全說。(完)

相關焦點

  • 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引來黃河水 沙漠腹地變成了寶地(走向我們的...
    老滿名叫那仁滿達呼,今年51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呼和木獨鎮巴音溫都爾嘎查牧民。他是養牛能手,還善於養螃蟹。去年,他家收入達300萬元。老滿家有8800畝草牧場,說是草牧場,過去大多是沙窩子,牛羊都吃不飽。改變,是近幾年的事。2014年凌汛期,杭錦旗利用地勢高低落差,首次將凌汛期的黃河水引入庫布其沙漠腹地。
  • 內蒙古有些牧民已養不起羊!或許一億棵梭梭能幫上忙
    沙塵源區:牧民的羊圈空蕩蕩「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這裡的草很高、很多。當時我家裡養了1000多隻羊。」5月16日,阿拉善左旗蘇海圖嘎查(註:嘎查系蒙古語行政村之意)牧民沈永保開著一輛皮卡,帶著記者在自家的草場上轉悠。而此時,要想在草場上找到一棵綠草已經很困難了。由於乾旱少雨,又缺少植被,草場上沙土鬆軟。車行過去,塵土飛揚。
  • 不休的烏拉拉沙漠9巨居蟹打法攻略 沙漠9巨居蟹通關打法
    最近很多玩不休的烏拉拉這款手遊的玩家都在問,在遊戲中,沙漠9的巨居蟹怎麼打,這個BOSS不太好打,不少玩家都卡在那裡過不去了,小編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的心得技巧吧,大家可以做一個參考哈。沙漠9巨居蟹打法技巧boss分析:四速81級加速吃食物才能過螃蟹,別的都不用吃食物,這個boss的確噁心,下個地圖綠洲甲龍也噁心,每個地圖都有這種卡進度的貨。
  • 內蒙古杭錦旗:穿沙公路讓牧民走上致富路
    新華社發(貝赫 攝)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3日電(記者朱文哲、貝赫)地處內蒙古自治區的庫布其沙漠曾被稱為「死亡之海」,讓當地牧民飽受封閉、貧窮之困。如今,一條條穿沙公路在沙海中延伸,分隔了沙漠,聯通了南北,綠染黃沙,鎖住風塵,讓庫布其從「死亡之海」變為「聚寶之盆」,當地牧民百姓也由此走上了一條致富之路。
  • 福海牧民養駱駝 擠奶而飲好快活
    阿爾恆別克是齊幹吉迭鄉的牧民,他們家早在3年前就開始養駱駝。高中畢業他選擇了回家幫助父母搞駱駝養殖。那幾年,借著國家興邊富民行動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項目,福海縣確定將奶駝養殖做為特色養殖業進行重點扶持。阿爾恆別克家裡又多了5峰駱駝,從此15峰駱駝也讓這個5口之家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駱駝的產奶期很長,一年四季都在產奶。
  •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毛烏素沙漠深處放著一張草原「彈簧床」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毛烏素沙漠深處放著一張草原「彈簧床」 今天 我們來到被譽為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 毛烏素沙漠 這裡給了沙漠不一樣的定義
  •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毛烏素沙漠深處放著一張草原"彈簧床"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毛烏素沙漠深處放著一張草原"彈簧床" 2020-07-0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超小眾徒步旅行路線:一日25公裡穿越沙漠,夜晚借宿牧民家看星空
    超小眾徒步旅行路線:一日25公裡穿越沙漠,夜晚借宿牧民家看星空相信很多人都想感受沙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氣勢磅礴。烏蘭布和沙漠,一個沒有開發的沙漠聖地,無疑是旅遊愛好者們最理想的旅遊地方。清晨早早起床,全副武裝後就坐車來到我們今天徒步的起點吉蘭泰鹽湖,簡單在附近吃過早餐後,便開始了一天的旅程,這裡如今還是一片沒有開發的沙漠,並一日徒步走25公裡便能夠穿越這片沙漠,在沙漠當中徒步前進其實最為考驗耐力,畢竟沙漠當中有很長的一段都是漫無邊際的沙子,在這片沙漠的邊際就是一片森林,穿過這裡就能夠看到村莊部落!
  • 秘境故事4:包頭漢子「嫁」到沙漠當老闆
    「節假日訂餐都要提前訂」,王金說,「尤其這個蒙古包住宿、吃飯比較緊俏,外地人來了就想體驗咱們的特色,包括傳統蒙餐,烤羊,牛羊、駝掌、辣爆駝肉、駝雜……都不夠吃,周圍牧民家的駱駝、牛、羊,我一個電話過去,打個招呼就送來了。」
  • 中國在沙漠裡養螃蟹,一年收入超過100萬,網友:真厲害
    中國在沙漠裡養螃蟹,一年收入超過100萬,網友:真厲害「文/旅行時光街(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遊和旅行的最大區別在於:旅遊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而旅行還要帶上靈魂和夢想。他們居然開始在沙漠裡養起了螃蟹,而且並不是像實驗室的那樣的器皿培育,而是依靠這樣的大範圍養殖來獲取一定的收益。並且根據以往的統計,當地的居民依靠螃蟹的生產,一年收益可以超過百萬。其實早在2015年,我國的羅布湖地區就開始專注於螃蟹的養殖了。這裡採用的蟹苗是遼寧盤錦蟹,非常適合在羅布湖的湖水中生存。
  • 「花棒大叔」梁存新:讓沙漠變成花海
    「花棒大叔」梁存新:讓沙漠變成花海 2020-10-30 13:57:11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牧民梁存新是其中的一位「主演」,網友們親切地稱其為「花棒大叔」,因為數億螞蟻森林用戶在阿拉善沙漠裡種下的花棒,都是他種下和照管的。  4年前,螞蟻森林來到阿拉善,梁存新第一個報名,並種下了第一株花棒。「種樹不但能養小家,還能造福大家。」梁存新覺得這是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
  • 崇明蟹為何養不大 養殖方式是癥結?科學養殖讓崇明蟹不再小
    崇明蟹為何養不大 養殖方式是癥結?&nbsp&nbsp&nbsp&nbsp崇明蟹為何養不大&nbsp養殖方式是癥結&nbsp&nbsp&nbsp&nbsp作為全國知名的蟹苗種源基地,包括陽澄湖在內的全國各地的養殖戶都從崇明購買蟹苗。
  • 新疆塔裡木河治理釋放生態紅利 塔克拉瑪幹沙漠養出大螃蟹
    秋意濃,蟹飄香。9月11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羅布湖湖面上,三兩隻漁船「轟隆隆」地劃開湖面的寧靜,漁民們正忙著收穫膏肥蟹黃的大螃蟹。據了解,羅布湖螃蟹捕撈工作將持續到10月初,預計產量達12噸,較去年增加30%。
  • 新疆牧民撿兩隻雌雄雪豹幼仔 誤當斑貓養(組圖)
    誤當貓養  引言:今年5月,新疆伊寧縣一處偏僻的山區裡,牧民張培偉放牧時撿回一雄一雌兩隻酷似草原斑貓的小動物,並把在他看來僅僅是兩隻小貓崽的動物帶回家中養。  亞心網iyaxin.com訊 伊寧縣喀拉亞尕奇村牧民張培偉,今年5月10日,在山區放牧時撿回一對酷似草原斑貓的兩隻小動物,並把這對「草原斑貓」帶回家,當成寵物飼養,沒想到這兩隻「斑貓」越長越像豹子。後經專家認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如今這一雄一雌雪豹體重已達15公斤,每天需4-5公斤鮮肉餵養,救助者張培偉已難承擔雪豹的「夥食」供應。
  • 生長在沙漠的沙漠玫瑰和養在花盆裡的,差別多大?看植株就知道了
    平常我們看到的沙漠玫瑰都是養在花盆裡,植株小巧,看起來精緻,冬天比較冷的時候,底部的葉子會發黃掉落,也是很正常的情況,我們平常養的沙漠玫瑰,底部一般是光禿禿的,枝條根莖底部是膨脹的。栽培沙漠玫瑰的花盆最好是用紅陶盆或瓦盆,底部要墊上一些碎瓦片或鵝卵石,避免盆土堵塞排水孔。養護沙漠玫瑰也是要較多的陽光,不能養在過度遮陰的地方,光照不足不僅會造成葉子不開花,還會導致頂部的葉子發黃,植株瘦弱,而且植株會徒長。
  • 大漠牧家「蟹」逅「牛」日子
    黃河水與庫布其沙漠「相遇」,大漠「野牛」與蝦蟹「同養」。這一切,活了半輩子的杭錦旗呼和木獨鎮牧民那仁滿達胡以前想也沒敢想過。  說起那仁滿達胡,可謂是杭錦旗的名人——「養牛大戶」「致富帶頭人」「媒體採訪發言人」,大家都喜歡稱他為老滿。
  • 養蟹狀元:靠水吃飯錢並不好賺 不是所有蟹商都能賺錢
    從泥瓦工到「養蟹狀元」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都是誰來養殖的呢?據記者了解,陽澄湖大閘蟹都是由當地的蟹農進行養殖,只有他們才具備在陽澄湖水域養殖大閘蟹的資格。錢建春是土生土長的陽澄湖邊唯亭鎮人,因為養的蟹量多質優,當地人都稱他是「養蟹狀元」。「附近的人都知道我是養蟹能手,協會也好幾次授予我『養殖能手獎』的稱號。」在錢建春家裡,他指著以往所獲得的各類養殖獎項自豪地說。今年雖然整個陽澄湖的圍網養殖面積減少了一半,但錢建春依然是唯亭鎮的養殖大戶,有著60畝的圍網水域。
  • 尋找沙漠和綠洲的「最大公約數」
    在朋友圈發下這條狀態時,吳向榮已經在沙漠裡種樹14年。  這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的阿拉善,2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裡分布著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這三大沙漠,土地荒漠化面積高達93.5%。每逢春天,沙塵暴常突襲而至。  吳向榮和他的團隊就住在騰格里沙漠東緣。
  • 一方水土養一方蟹,好水好土養出來的崇明清水蟹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蟹。」張鋒表示,崇明清水蟹水源地位於長江入海口,鹹淡水源交匯,造就了崇明清水蟹獨特的口感。 崇明清水蟹 作為中國第三大島的崇明島,地處長江入海口鹹淡水交接之地,每年入冬時節,成年的中華絨螯蟹不遠千裡,紛紛遊至崇明島附近水域,在鹹淡水交接的地方繁衍。 崇明清水蟹的蟹苗品質好、成活率高,養成的商品蟹青背白肚黃毛爪、膏豐肥滿蟹肉美、蟹黃微甜食不膩。
  • 螃蟹你吃得多了,可是你養過嗎?這3種觀賞蟹你可以輕鬆養
    我的總結是,淡水蟹比鹹水蟹更容易養。作為入門,畢竟我們不需要在一開始就為配製海水而煩惱。另外,觀賞蟹一般體型迷你,適合在迷你缸或普通大小的魚缸中飼養。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容易飼養的觀賞蟹,分享一些我養觀賞蟹的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