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出生28天的寶寶吃母乳有溢奶,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出生28天的寶寶吃完母乳後會出現溢奶,28天還屬於新生兒階段,不管是從寶寶的生理結構還是新生兒的生理缺點,溢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媽媽們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溢奶和吐奶能分得清嗎?第二,溢奶是身理原因還是人為原因。
首先,分清溢奶和吐奶的區別
溢奶和吐奶都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兩種情況,相對來說溢奶更常見,而吐奶的寶寶概率會更少,但是從危險性上來看,吐奶可比溢奶嚴重多了。
如何區分溢奶和吐奶:
從量上區分。溢奶通常指的是寶寶吃完奶後,嘴角偶爾會流出的母乳,這些母乳是非常少量的,有時候甚至只有嘴角會有一點點。相反,吐奶的寶寶吐奶的量會比較大,寶寶的整個下巴甚至是整個衣服都是半消化的母乳。
從頻率上區分。不管是吐奶還是溢奶,主要的原因都是寶寶的生理原因,孩子的胃是水平狀,更容易導致食物溢出。但是吐奶的頻率相對會更加頻繁,比如每頓都會吐奶,甚至吃完一邊拍嗝的時候也會吐奶。而溢奶就不一樣了,很多寶寶不會每頓奶都吐,偶爾會發生。
從危險性上來看。吐奶的寶寶在躺下的時候更容易因為吐奶而被嗆到,所以要求寶寶側臥,便於吐出的奶水可以順著嘴巴流出來。這是因為吐奶的量一般比較多。而溢奶不一樣,孩子吐奶的量少,而且都是偶然性的出現,寶寶很少會出現嗆奶的現象。
溢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嬰兒溢奶主要是生理原因,但是也有照顧不足而導致的,只要是偶爾的溢奶其實問題不大,不過寶寶本身溢奶頻率比較少,但是突然間溢奶的問題頻發,就要小心,肯定是照顧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最大的可能吃得過飽
嬰兒溢奶最常出現在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身上,尤其是孩子經歷了這些特殊時期之時。
猛長期,嬰兒吃奶的頻率突然增加;腸絞痛,因為吮吸可以帶來安全感;奶睡,因為建立了不正常的睡眠關聯,邊吃邊睡更容易吃多;一旦寶寶吃得過多,更容易出現溢奶,尤其是月齡越小,溢奶的概率會越大。
不正確的姿勢導致的
經常吐奶的寶寶往往被抱的時間更長,相反偶爾溢奶的寶寶因為沒有吐奶的情況,照顧孩子的時候更容易出現不拍嗝、或者拍嗝不到位、放下寶寶是姿勢不正確等。下面這些情況更容易導致嬰兒溢奶。
很少拍嗝或者不拍嗝;抱起或者放下寶寶的幅度過大,頭和屁股著床的順序不對。躺下時先屁股後頭;抱起是先頭後屁股。擠壓到了寶寶的腹部;抱起的時候擠壓到了寶寶的腹部,或者吃完奶後不足半小時讓孩子練習趴,都容易導致寶寶溢奶。寶寶活動的過於頻繁
寶寶出生後第二個月,很多嬰兒會有腸絞痛或者腸脹氣的現象,如果不是很嚴重,寶寶們會出現四肢蜷縮,小臉通紅,但是不哭鬧。這樣的動作很容易導致寶寶溢奶,因為嬰兒胃淺,一旦小嬰兒開始全身運動,就有可能導致自己胃中的奶睡溢出。
如果嬰兒有這些症狀,可以多抱抱孩子,或者多做排氣操。
如何避免嬰兒溢奶
避免每次吃得過飽,吃奶頻率過多;
吃完奶後的豎抱,動作不能太猛,不要擠壓寶寶肚子;
吃完奶後不要讓寶寶一個人在床上做運動,尤其是好動的寶寶,可以抱一會;
儘量吃完母乳後拍嗝,不想拍嗝或者拍不出來可以多豎抱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