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 通訊員黃麗敏報導 越來越多家長擔心孩子 " 輸在起跑線上 ",不斷提前兒童教育,過早地讓孩子 " 近距離地學習 ",加上疫情期間孩子 " 刷屏 " 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少的孩子臉上掛上小眼鏡。在 6 月 6 日全國愛眼日前夕,教育部呼籲 " 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提醒社會關注青少年的眼健康。
國家衛健委公布的《2018 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發病形勢嚴峻,總體近視率為 53.6%,高中生近視率高達 81%。佛山愛爾眼科醫院總院視光及小兒眼科主任蔡晶晶醫師指出,孩子近視提早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遺傳的因素,還有過早地看書寫字、長時間看電視、喜歡玩電腦遊戲、經常 " 刷 "iPad 和手機等 " 小屏 " 電子產品有關。
男孩睿睿在四年級的時候就發現有近視時已經 200 度,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都已經看不太清。" 戴了框架眼鏡一年後到院複查,發現度數已經飆升了 125 度。" 蔡晶晶表示,對於睿睿來說,鏡框眼鏡已經不能起到控制度數增長的作用,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很有可能發展為高度近視。她指出,青少年近視後,平均每年增長 50-75 度。睿睿屬於近視度數增長過快的,需要到醫院進行複診,聽取醫生的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睿睿驗配了角膜塑形鏡,不僅現在打籃球跑步運動終於不用戴眼鏡,且佩戴半年近視度數增長明顯得到了控制。
" 臨床上發現,許多孩子儘管已經驗配了框架眼鏡,但由於用眼習慣不好,度數加深很快。" 蔡晶晶稱提醒,家長發現孩子眼鏡度數不合適時需及時重新驗配眼鏡,否則近視度數會加深的更為迅速。此外,家長需及時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和用眼姿勢。如果近視度數加深過快,到眼科醫院科學驗配角膜塑形鏡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能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的方法。
據介紹,角膜塑形鏡使用起來比較簡單,睡覺時配戴,起床後摘掉。通過漸進式改變角膜表面形狀來減低近視,角膜塑形鏡產生的效果是臨時性及可恢復的。2018 年,國家衛健委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日益嚴重且低齡化趨勢明顯的情況發布了《近視防治指南》,推薦長期佩戴 OK 鏡可用於延緩青少年近視進展。2017 年,視光學組發布了《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2017)》,指出 OK 鏡相對於框架眼鏡,可以控制 32%-63% 的眼軸增長量,優於多焦點軟性接觸鏡。
蔡晶晶提醒,由於角膜塑形鏡屬於國家明確許可的三類醫療器械,家長應到專業眼科醫院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眼科機構,由眼科醫師和專業的視光師進行驗配。其次,驗配前必須通一系列嚴格的檢查,包括裂隙燈的眼前段檢查,角膜地形圖、雙眼視功能檢查、乾眼檢查、眼底檢查等等,只有最終合格者才能佩戴。最後,在驗配前還有試戴環節,遵醫囑正確佩戴,並定期複查眼睛,及時追蹤效果,保障安全性。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