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對口幫扶大化縣以來,寶安區認真貫徹落實國扶辦關於組織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村工作的部署要求,組織52家社會單位結對幫扶大化18個掛牌督戰村,確保每個掛牌村至少有3家以上社會單位結對;按照「有結對、有資金、有項目」要求,重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及產業發展,累計捐贈資金和物資共6781.7萬元,佔2020年社會幫扶資金69%,達到村均376.76萬元,援建項目347個,受益人口 4.2萬人,其中受益貧困人口3.8萬人,重點補齊督戰村基礎設施、住房安全、飲水保障、產業增收、勞務協作、消費扶貧等短板弱項,探索出「大企業領唱,寶企二重唱,大聯盟和聲」工作模式。
一、大企業領唱:萬科、碧桂園成為結對幫扶「頂梁柱」
大化是深度貧困地區,其中的掛牌督戰村更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寶安區引導萬科、碧桂園等大企業到條件最艱苦、基礎最差的掛牌村挑大梁、打硬仗,充分發揮大企業資金雄厚、力量強勁、資源豐富、平臺多樣的優勢。一是注入資金保民生。緊盯掛牌村「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萬科集團投入大化資金共5550萬元,其投入到18個掛牌村的有5400萬元,佔總投入的97.3%,達到村均300萬元,其中投入1633.90萬元作為掛牌村住房保障資金,並投入291.83萬元建設飲水安全項目、119.7萬元建設醫療教育保障項目、1066.08萬元建設道路;碧桂園向掛牌村勝利村、尤齊村、弄雷村、弄冠村、八好村捐贈372萬元,用於基層黨建與民生、村容改善。二是夯實基礎興產業。萬科投入資金869.66萬元,完善養殖場基礎設施及購買種苗,助力大化肉羊、肉牛、七百弄雞三大扶貧產業發展,帶動群眾2.77萬人;碧桂園捐贈137萬元幫扶勝利村養殖300頭肉牛。三是勞務協作拔窮根。萬科投入資金728.24萬元,為掛牌村360名在粵務工人員發放穩崗就業補貼,安排公益性崗位607個,並組織1109名掛牌村貧困戶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碧桂園投入60萬元在勝利、鎮西等村開展技能培訓,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139人,實現就業138人。
二、寶企二重唱:每個掛牌村至少三家寶安單位結對幫扶
寶安企業是寶安經濟發展的「子弟兵」,也是扶貧協作的「主力軍」。在結對幫扶掛牌督戰村工作中,多家寶企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主動請纓,出錢出力,體現寶安民企的責任與擔當。一是成對「牽手」掛牌村。參與扶貧協作的寶企中沒有體量上的「巨無霸」,但有許多經營效益好、思維活躍的「精而強」。寶安將寶企成對組織起來,以2家為一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出智,累計捐款329.7萬元,實施項目29個,傾力服務掛牌村發展。二是關愛山村獻真情。31家寶企組織員工到掛牌村開展33次「認親戚」「交朋友」活動,與貧困戶建立長期聯繫、結成長久幫扶對子。
三、大聯盟和聲:籌建深圳市社會組織廣西扶貧協作聯盟多領域參與扶貧協作
為創新扶貧機制、廣聚社會資源,2020年4月,在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組織倡議下,在寶安區奔走呼籲下,深圳市質量協會發起建立「深圳市社會組織廣西扶貧協作聯盟」,組織19家社會組織帶動超過40家成員單位結對幫扶大化9個掛牌村,從資金、產業、醫療、教育多領域助力大化縣脫貧攻堅。一是群策群力參與普惠式扶貧項目。發動深圳市社會組織廣西扶貧協作聯盟各社會組織與成員單位累計為9個掛牌村捐贈幫扶資金和物資共計427.84萬元,建設了27個項目,覆蓋了住房提升工程、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等項目,受益人口1.11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08萬人。二是各顯身手開展個性化幫扶。引導廣西扶貧協作聯盟各社會組織與成員單位結合自身優勢實施個性化幫扶項目,比如深圳市標準化協會聯合會員企業華大基因向弄往村所有新生兒捐贈48種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檢測服務,杜絕因患兒導致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深圳市企業家攝影協會向弄立村、弄系村捐贈蛋白質粉,並拍攝系列影像資料,回深籌辦「改變」攝影展,以圖片的力量動員廣大企業家持續助力大化;會同社工服務中心成立「寶安駐大化社工站」,在鎮西村創新性建設了河池市首個「扶智(志)堂」。三是連結資源引入更多愛心單位。深圳社會組織成立扶貧聯盟打破了「單一結對」的幫扶模式,縱向可以對接掛牌村,橫向可以相互支持協作,優勢互補。目前,聯盟內的各社會組織正廣泛連結會員企業及會員企業合作夥伴,募集更多資金和項目,持續參與決戰決勝掛牌村脫貧攻堅。
(來源:粵桂扶貧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