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的「姜媽媽」:治傳染病也當心理醫生,零歧視應成為共識

2021-01-09 新京報

姜影在北京愛滋病防治的圈子裡「小有名氣」,年紀小點兒的病人稱她為「姜姐」、「姜媽媽」,年紀稍大的病人稱她為「知心妹妹」。

這源於她多年來「治病也治心」的習慣。作為石景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醫生,從愛滋病防治科到疾控中心門診部,她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已有10年時間。

在姜影看來,愛滋病人可能會面臨各種心理問題。因此,自2010年進入愛滋病防治科,她就在接診的同時,向病人公開了電話號碼,方便他們隨時打電話傾訴,尋求心理疏導。

那些不能被別人知道的、不被大眾接受的秘密,都可以安心存放在她這兒。

工作之餘,姜影也會向身邊的人宣傳愛滋病的防治問題。她認為,大眾對愛滋病相關知識的匱乏,導致社會對愛滋病人的歧視。「他們其實是正常人,只是大家對愛滋病的了解不夠。」

姜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愛滋病人的「樹洞」

「來,跟姜媽媽說幾句。」電話那頭,是曾被姜影接診過的愛滋病人,他聊完自己的心事,讓自己的孩子也和姜影說說話。

自2010年進入愛滋病防治科室,傾聽病人的心聲,成為姜影的一項義務活動。她在治療的同時,向病人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方便對方隨時隨地聯繫她。

這個電話成為很多病人情緒崩潰時的救命稻草。

凌晨2點、早晨9點,任何時間都會有病人打電話來傾訴,有同性戀男士猶豫要不要和女朋友結婚、有人因為生病幾乎花光所有積蓄、有人因為另一半出軌染上愛滋病·····

「什麼樣的情況都有,病人裡有博士,也有工人,剛開始我挺震驚的,後來我也習慣了。」姜影說,無論什麼時間,她都會接電話,但以傾聽為主。她希望自己成為病人的「樹洞」,那些不能被別人知道的、不被大眾接受的秘密,都可以安心存放在她這兒。

防治愛滋病的同時,注重病人的心理健康,是姜影工作中摸索出來的治療辦法。她以此來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法,有的人因為懷疑伴侶出軌,害怕自己也被傳染,需要主要進行心理疏導;有的人屬於高危人群,但害怕確診後受到歧視,就需要疏導後勸說進行檢測。

她回想起自己接診的第一位病人。那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男子,因為和他人共用注射針管而感染愛滋病。拿到確診的檢測結果後,他崩潰了,在診室裡放聲大哭。

「他言語中透露出要報復社會的態度。」姜影提到,起初她一直在勸說對方,不要失去信心,要積極治療,但對方一直陷在自己的情緒裡,直到她說了句「你還有母親要照顧」。

病人突然安靜下來,像是被戳中了內心,他抹去淚水,開始決定接受治療。

一年的跟訪後,這名病人成為了愛滋病防治的志願者,不僅自己積極主動接受治療,還開始向外界宣傳防治愛滋病的知識。

「吸引病人成為志願者,也是治癒他們的方法之一。」姜影欣慰的是,她接診的不少病人,後來都成為了志願者,彼此間還會交流關於宣傳愛滋病防治的經驗心得。

久而久之,信任姜影的病人越來越多,她和病人的關係大多不錯,有的同性戀病人還會邀請她參加圈內聚會,讓她給大家講講防治愛滋病方面的專業知識。

她也逐漸成為這個圈子「小有名氣」的醫生,年紀小點兒的病人稱她為「姜姐」、「姜媽媽」,年紀稍大的病人稱她為「知心妹妹」。如果病人覺得心裡不舒服,病友們就會建議他,「找姜媽媽聊聊吧」。

「我不做,也得有別人做」

姜影的丈夫也是石景山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即便了解她的工作內容,丈夫也時常感動擔憂,「愛滋病是傳染病,總歸是有風險的」。

2011年,姜影給一位愛滋病患者抽血後,不小心把採血針扎到了自己手指上。

「這名患者已經確診,是過來復檢的。我當時還是挺害怕的,把針眼附近的血擠乾淨後,不停地用水衝洗、消毒。」姜影之後去做了抽血檢查,並自我監測了三個月。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姜影只將此事告訴了丈夫。直到檢測結果顯示沒有被感染時,他們才舒了口氣。

即便如此,姜影還是將工作完全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她參加愛滋病志願者活動,和患者住一間房,每天同吃同睡,除了給他們做檢測,還聚在一起,「像開茶話會一樣,鼓勵他們講出自己的故事,開導他們。」

孩子出生後,姜影的產假還沒有休完,就急忙回去上班;有時和丈夫看電影,接到患者來電,她就離開影廳出去接,等回來時,電影已經演完了,丈夫有點生氣,「他說,你就不能不接?我說不行,他很理解我工作的特殊性,但那時候還是有點生氣。」

有的病人怕被別人發現自己是愛滋病,要在工作日的非上班時間,或者周末,才願做檢測。姜影只好配合他們的時間,特意來疾控中心,為他們做檢測。

緊張的工作、不為人知的秘密、不被理解的疾病,姜影有時候也會感到身心俱疲。她有時候會和同事互相疏導心理,「不能把所有的事兒都憋在心裡,我們會互相提一些排解情緒的建議,比如做運動、聽音樂。「

但更多時候,姜影覺得,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直面任何事情,「我倒沒覺得這個工作有什麼是我受不了的,我不做,也還得有別人做。」

不必「談艾色變」

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多年,對姜影來說,最大的難處在於不被人理解。

家人、朋友向別人介紹她時,只說她在疾控中心工作,具體做什麼卻不願提及。在她工作初期,哥哥甚至詢問她,能不能換一個科室?

但姜影認為,愛滋病也只是一種疾病,這些對她職業的誤解,其實來源於大家對愛滋病的恐懼,這種恐懼主要是因為了解得不夠全面,很多事情只是道聽途說。

病人的家屬也同樣如此。這讓姜影讓意識到,對於愛滋病的宣傳工作也同樣重要。「如果大家都不正視愛滋病,那一旦遇上,來自社會的壓力和自己的壓力會把他們壓垮,最終崩潰的其實是他們自己。」

為了做高危人群幹預工作,每年4-6月,姜影和同事都要去娛樂場所做免費檢測。為了配合他們的上班時間,他們到晚上八九點才開始走訪,拿著安全套和愛滋病防治手冊,走進一家家足療店、歌廳、洗浴中心,講解防護愛滋病的知識,詢問他們是否做過愛滋病檢測,發放安全套,有時要工作到凌晨1點。

在這裡受阻已是常態,有些場所不但不接待,還把他們趕出去,把安全套扔到她和同事的身上。

這樣的情況每年都會遇到。姜影認為,抗拒檢測,甚至在性行為中抗拒防護,就可能會讓愛滋病找上自己,這也是大眾的一個誤區。

為此,姜影和同事也經常去公園、廣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做愛滋病防治的宣傳,「有的路人會收下我們發的安全套,也有人看到安全套,聽到我們是做愛滋病防治宣傳的,就躲得特別遠。」

姜影說,她理解大家對愛滋病這種傳染病的顧慮,但日常的生活接觸並不會被感染,人們不必「談艾色變」、「談性色變」,把患者變成生活中的「邊緣人群」。

姜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零歧視應成為共識

2014年,姜影已經轉崗至疾控中心門診部,工作內容轉變成大學新生的結核病檢測、傳染病防治培訓,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美沙酮門診日常管理工作。

美沙酮門診是專為吸毒人員設立的門診,用美沙酮口服液替代海洛因進行維持治療,以此幫助吸毒人員戒毒,並回歸社會。姜影稱,「每天大概有100到200個人來門診,這些人全是有吸毒史的。」

由於美沙酮是嚴格管控的藥品,姜影每次都要看著他們喝完才可以離開,防止患者口含偷帶,將美沙酮帶出門診,流向社會。

讓姜影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一對吸毒的夫妻趁著工作人員不注意,想偷一些美沙酮帶出去。工作人員勸阻無效,姜影便出來向他們說明規章制度。他們不但不聽,還開始抽菸,對著姜影的臉吐煙霧,把菸灰彈在姜影的手上,嘴裡還在謾罵著,說要尾隨姜影還在讀幼兒園的孩子。

「你是不是不信我殺過人」、「等領導來了我就去罵他」·····時間久了,姜影和同事們已經對口頭的威脅、謾罵習以為常,有時一件小事都可能讓對方情緒失控,甚至被對方推搡。

比起愛滋病防治,姜影看來,這樣的工作更難。她說,自己不是沒有害怕過,但這些都抵不過看到一位病人恢復正常生活後的喜悅情緒。

姜影回憶,一位2017年開始進入門診治療的吸毒人員,服藥依從性越來越好,在2018年還找到了工作,開始想著要成個家。通過信件得知此事後,她覺得非常滿足。實際上,每次得到病人的認可,她就會「滿血復活」,覺得這樣的日子很有意義。

美沙酮門診工作之外,姜影還是和此前的愛滋病人保持聯繫,時常接聽病人的心理諮詢電話。

「性確實是一些傳染病傳播的途徑,人有七情六慾很正常,但得病就不好了。」姜影希望,未來更多人能正視自己的身體,正視各種各樣的疾病,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和治療,因疾病產生的社會問題也會隨之減少。

她說,「零歧視」,不僅是傳染病醫生的防治目標,更應該成為全社會對所有疾病的共識。

新京報見習記者 汪暢 實習生 高欣然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疾控科普】蚊蟲叮咬也會導致傳染病?區疾控中心提醒,這些預防...
    【疾控科普】蚊蟲叮咬也會導致傳染病?考慮到大眾對於這種疫病相對陌生,松江區疾控中心制定完備預防方案,為更多市民做好基孔肯雅熱的防控工作。從區疾控中心了解到,基孔肯雅熱是一種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而導致的病毒性傳染病。基孔肯雅意為」彎曲」,因得病的人出現嚴重關節炎症狀,最後彎腰曲背而得名。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 疾控中心發布出境遊健康提示:防範食源性疾病和傳染病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出境遊健康提示:防範食源性疾病和一些傳染病  春節假期,很多人會選擇出境旅遊,據統計,去年春節期間我國出境旅遊總量約615萬人,今年可能更高。中國疾控中心發布出境遊健康提示,提醒大家注意防範食源性疾病和一些傳染病。
  • 中國疾控中心:接種疫苗是履行控制傳染病流行個人應盡的義務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國疾控中心:接種疫苗是履行控制傳染病流行個人應盡的義務 12月21日,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前期研究,要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人群中要有
  • 疾控戰「疫」|湖南省疾控中心理化科:不同的戰場 相同的使命
    湖南省疾控中心理化科黨支部成員來到長沙市荷花池社區,為市民講解科學防控知識。通訊員 陳東洋 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導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湖南省疾控中心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理化科黨支部全體黨員和幹部群眾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 中國疾控中心馳援綏芬河,搭建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中國疾控中心|...
    中國日報4月12日電(記者 王曉東)4月12日早上7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派出15名專家組成的實驗室檢測隊從北京啟程,奔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市援協助當地開展新冠肺炎輸入病例防控工作。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黨委書記李新華到機場為隊員送行。
  • 上海疾控:疫情提高傳染病防範意識,最近兩月流感病毒0檢出
    每到冬春季,是流感等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今年流感疫情趨勢如何?大家該如何保護好自身健康?且看上海市疾控中心的專業分析講解。近期本市流感病毒檢出率較低。2017-2021年度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就診情況,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全國流感監測周報》上海的ILI病例標本流感病毒檢出,從第13周開始就一直維持在低水平,最近兩個月甚至一直保持在0檢出,這說明目前上海流感仍處於低流行期。
  • 張店區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獲「張店區工人先鋒號」稱號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榮獲「張店區工人先鋒號」稱號。區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共有工作人員5名,是一支凝聚力強、愛崗敬業、業務素質高同時又充滿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年輕團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科室工作人員逆行而上、奮勇向前,以高度的責任感堅守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一線,用無私奉獻守衛著全區人民的生命健康,用實際行動彰顯著身上的使命、肩上的擔當。
  • 蚌埠市疾控中心提示:開學在即,這些重點要牢記
    市疾控中心發出提示,學校與家庭要密切配合,科學謀劃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落細落實落到位。落實「三案九制」 努力做到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市疾控中心提醒,各級各類學校要制訂秋季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完善工作制度。
  • 「疾控提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個人應養成哪些良好的衛生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預防傳染病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要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形成的良好衛生習慣繼續堅持下去。做到勤洗手,常通風,不隨地吐痰和擤鼻涕。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鼻涕或痰液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 市疾控中心:接種疫苗是預防春季傳染病最佳途徑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張焱)春季是流腦、水痘、麻疹、腮腺炎、風疹、B肝等傳染病的高發期,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提醒,接種疫苗是預防上述疾病的最佳途徑。還沒有接種疫苗的適齡兒童,應及時到所屬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門診進行接種。
  • 陶醫生離開體制後,活的好麼?|疾控中心|陶醫生|疫苗|免疫|-健康界
    2000年,陶醫生從原上海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畢業,揣著復旦大學的文憑,進入了上海市疾控中心。我進入免疫規劃科,從事與預防醫學專業最對口的疫苗接種管理工作,在這個崗位上幹了16年。後又調動到本單位辦的一個專業雜誌社,當了兩年期刊編輯。2018年5月,因理念衝突,向單位主動提交辭呈,之後從事疫苗自媒體至今。
  • 開學在即,如何做好傳染病預防工作?哈爾濱市疾控中心這麼說
    這些傳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學校是人員比較密集、比較集中的地方,學校有必要加強對春季常見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的技能培訓。對此,哈爾濱市疾控中心發布了關於學校春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 市疾控提醒: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謹防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
    市疾控提醒: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謹防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麻疹、流腦 2019-12-04 0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東莞市疾控中心主任張巧利:在抗疫一線書寫...
    「守護百姓健康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午夜0:30,廣東省東莞市疾控中心內,白日的喧囂歸於寧靜,主任辦公室的燈卻依然亮著。疾控中心主任張巧利終於能靜下心來,坐在辦公桌前處理一些白天沒來得及處理的文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工作到凌晨成了張巧利的常態。
  •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重要提醒!秋冬應預防新冠肺炎和流感疊加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重要提醒!秋冬應預防新冠肺炎和流感疊加風險!隨著白露節氣的到來,各地即將迎來流感高發期(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近日,中疾控發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種指南,提醒抵禦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
  • 市疾控中心:可以接種了!
    > 炎炎夏日已接近尾聲 流感也即將進入高發季節 不少市民朋友想接種流感疫苗加以預防 今天,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從綿陽市疾控中心獲悉
  • 疾控改革:如何告別「病來重視,病去忽視」
    「一個很重要也很普遍的問題,是臨床醫生並非都負責任地報告疫情。」在曾光看來,疾控系統本有兩種途徑獲知醫療機構的疫情信息。其一,醫院對法定傳染病的網絡直報;其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可現實是,對於新冠肺炎這樣的新發傳染病,早期發現時它還不屬於必須報告的法定傳染病,也沒有及時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系統上報。」
  • 疾控中心提示:水痘來了!別怕
    市疾控中心給出了權威答案。近年傳染病常規監測顯示,水痘相關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佔所有傳染病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80%以上,且全部發生在幼兒園和學校。近期,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如何預防水痘的權威說法:1.接種水痘疫苗。
  • 綿陽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提醒!
    近日,綿陽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提醒根據綿陽近年傳染病發病流行病學特徵分析,結合目前綿陽及周邊疫情動態,做如下衛生防病溫馨提示:01開學了,疫情防控不可大意學校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9月各級教育機構陸續開學
  • 市衛健委 市疾控中心提示:呼吸道禮儀要記牢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曉青 通訊員宋寧)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3月31日,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發布提示,疫情期間培養出起來的良好個人防護衛生習慣不能放鬆,保持呼吸道禮儀應成為市民具備的健康素養。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主任高楓說「無論你是否是呼吸道傳染病人,在公共場所一定要注意保持個人呼吸道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