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又給 Camper 設計了門店,這家鞋店一直奪人眼球

2020-12-11 好奇心日報

Camper 翻新了他們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格拉西亞大道上的門店,並邀請日本的建築師隈研吾來做室內設計。他們上次的合作的店鋪是 Camper 在米蘭高檔商業區 Via Montenapoleone 的門店,在那家店裡,重複的木質網格布滿了 52 平方米的空間,隈研吾一貫質樸和簡明的風格十分突出。

隈研吾設計的 Camper 在米蘭的門店。圖片來自 Dezeen。

這次翻新的巴塞隆納的門店位於這座城市的核心商業區,不遠處就是著名的加泰隆尼亞廣場;鞋店的馬路對面是加泰隆尼亞的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設計的建築巴特羅之家。這位建築師幾乎成了巴塞隆納的名片,繁複的拱形結構和曲面是他建築的特點。

隈研吾考慮到了高迪建築對加泰隆尼亞的影響,在 Camper 的店面設計中用的就是拱形結構:他用陶材料製作了重複的拱形,讓它們作為門店設計的基本元素:陳列鞋子的架子是疊加的小拱形,椅子也由拱形結構支撐。顏色上沒什麼花樣,就是陶土本身的黃色,和米蘭的木結構放在一起看,一樣自然、重複、樸素,非常隈研吾。

隈研吾設計的 Camper 在巴塞隆納的門店。圖片來自 Designboom

圖片來自 Designboom

圖片來自 Designboom

位於鞋店不遠處的加泰隆尼亞地標建築、安東尼奧·高迪設計的巴特羅之家。圖片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鞋履品牌 Camper 由西班牙人 Lorenzo Fluxá 於 1975 年創建,他所屬的家族一直擅長製鞋,Camper 也因此是繼承工藝的家族企業。1981 年,Camper 在巴塞隆納開出了第一家門店,隨後逐漸擴張到了世界各地,在 50 個國家有超過 400 家分店。

除了鞋子,Camper 的門店一直奪人眼球,室內設計經常出自世界著名的設計師之手。門店並不整齊劃一,而是往往具有所在地區的特色或設計師獨有風格、總有新花樣。《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也曾經介紹過日本建築師坂茂為 Camper 在紐約 SOHO 設計的填滿橘色的門店,以及另一家紐約 Camper 店的設計——它出自日本設計公司 Nendo 之手,牆壁上鑲嵌了 1000 只 Camper 經典的 Pelotas 鞋,視覺效果確實挺炫。

Nendo 設計的 Camper 紐約門店。圖片來自 Dezeen。

近年來,Camper 依舊沒停地在門店設計上玩花樣。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家 Camper 門店由巴西建築師 Marko Brajovic 設計,店裡的天花板上掛了 30000 條紅色鞋帶,並且形成了起伏的形狀。依據建築師的描述,這個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巴西狂歡節上常用來的歡慶服飾和花車裝飾,而起伏的形狀模仿的是澳大利亞地區衛星雲圖上的旋風——這是他觀察澳大利亞的自然現象後,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圖景。

Camper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門店。圖片來自 Dezeen。

圖片來自 Dezeen。

繼在紐約的「空中行走」之後,Nendo 還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設計了 Camper 的門店,其中的展示架是看起來是捲起的白紙。儘管它們實際上是樹脂材料,但是鞋履立在形似紙卷的輕薄材料上展現出的平衡感、再加上「紙卷」眾多、錯落擺放,有種奇妙的視覺體驗。紙卷的輕、薄也和 Camper 鞋子的特點契合,即柔軟、薄、舒適、平,便於悠閒地散步。

Camper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門店。圖片來自 Dezeen。

圖片來自 Dezeen。

題圖來自 Designboom.

相關焦點

  • 隈研吾為星巴克設計了一家新門店 是貨櫃做的
    早在開幕前半年,位於臺灣花蓮的這家星巴克門店就已經賺足了眼球:這是臺灣第一家貨櫃貨櫃形狀的星巴克門店,也是花蓮首家得來速(Drive-Thru)門店。自今年1月首次曝光了其純白貨櫃的拼接設計,便有不少人期待它正式開業。
  • 隈研吾為鞋履品牌Camper設計的店鋪
    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為西班牙鞋履品牌 Camper完成了巴塞隆納門店的翻新工程,新門店大量使用了拱形陶瓷板,以形似「穹頂」的紋樣作為設計語言。而這樣的「穹頂」元素貫穿了整個門店,它不只是單純的牆面裝飾,實際上也承擔了陳列鞋款的功能。並且在照明的配合下,整個門店也顯得非常溫暖。
  • 隈研吾設計臺灣首家星巴克貨櫃門店,不用下車就能喝咖啡
    然而此設計並非首例,早在2011年,星巴克就在總部西雅圖市郊用四個貨櫃設計出一家得來速(DRIVE THROUGH)門店。這家門店全部由回收材料組成,不僅簡潔美觀,更是大大縮減了能源與材料的使用,此後在鹽湖城、波特蘭等地陸續開出類似貨櫃門店。
  • 任性,每個門店都不一樣 Camper只保留白牆和logo
    澳大利亞護膚品牌Aesop和西班牙鞋履品牌Camper都以連鎖門店的差異化設計聞名。有人提醒,這能為店鋪帶去人流,但從品牌長期運營的角度看潛在風險不可忽視。但顯然這Camper不這麼想 Aesop墨爾本門店 西班牙鞋履品牌Camper同樣採取這種「不同」的策略,它沒將業務拓展到一個新的城市就會開出一個新的全新概念的門店。 門店差異化的好處:跟得上潮流節拍,更吸引人。
  • 杭州鞋店設計裝修|專業店鋪裝潢公司|千裡之行始於優質的鞋店設計
    相信大家都見過很多人嗜鞋如命,常常能收藏一整間屋子的鞋子,鞋子已經逐漸被賦予了除了功能性以外的特性,所以與此同時,鞋店的裝修設計也需要趕上這個風口,隨之做出改變,所以今天就和裝修公司一起來看看吧!杭州鞋店設計裝修杭州鞋店設計裝修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風格定位,鞋子的風格非常多,定位和目標人群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進行裝修的時候,要抓準感覺,迎合目標市場進行設計。
  • 西班牙Camper專賣店室內設計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西班牙Camper專賣店室內設計 |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薇羽半央 2019-
  • 東京奧運會疫情難產,隈研吾、安藤忠雄多位大師設計的酒店還有用嗎?
    二世谷是有名的粉雪雪場雪質綿密鬆軟擁有如同踩在棉花上的獨特體驗這座8層高的酒店佔地24,000平方米擁有100間客房、水療中心、遊泳池和餐廳還有114套公寓套房可供購買酒店室內設計由墨爾本的BAR Studio負責北京瑰麗、香港君悅、雪梨柏悅等酒店的設計也來自這家設計公司
  • 90後小夥開鞋店,推出「買一送十」,鞋店一炮而紅,盈利點在哪?
    很多人覺得實體服裝店之所以舉步維艱是因為電商的衝擊,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時代一直在進步,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註定會被淘汰。很多老闆還在用一些老舊的思維去開店,就守在店裡等顧客上門,這自然是不可行的。有時候,我們要試著主動出擊,利用一些「誘餌」去把顧客吸引過來。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鞋店老闆推出「買一送十」,不但不虧錢,反而做到了年入百萬。
  • 到此一遊丨隈研吾設計的星巴克,換一種方式喝咖啡
    不過對於文藝青年來說,比參拜更重要的,是去隈研吾設計的星巴克「打卡」。在太宰府天滿宮前面,有一條小小的商業街,各種美食和紀念品店鋪林立,不過最有名、人氣最高的是隈研吾設計的星巴克。這家星巴克店面不大但很精緻,整個店鋪由兩千根木條構成,據說所使用的木條總長度約有4.4公裡。這些木條斜向交叉,形成了一個極具流動感的空間,充滿自然的氣息。
  • 用29個貨櫃堆出的門店?大師來告訴你怎樣做到的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以「讓建築消失」、讓回收的箱子得到充分利用的思路同時,和周圍的環境巧妙融合橫縱穿插的貨櫃宛如大樹開枝散葉的景象>搭配臺灣當地阿羌族原住民代表性的鮮豔色調噴繪背景牆顯得協和、自然而又引人奪目這是星巴克在亞洲開的第一家「貨櫃門店」隈研吾將29個廢棄的貨櫃刷成了白色
  • 隈研吾:回到材料,重建物質與人的聯繫
    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圖片: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網站,有裁剪。對竹子、木材、紙、石頭等不同材料的運用是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在建築上最重要的探索之一,在他的新書《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裡,他寫道:「遇到新的材料,新的時代就開始了。原因很簡單,建築是用材料做出來的,材料決定建築。」
  • 隈研吾新作:一個房子的三層表皮
    △隈研吾最近他所帶領的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公布了在瑞士的住宅作品再一次讓人領略了隈研吾式的天然設計。01.△表皮分析圖入口的樓梯也懸掛在房屋的主體結構上入口處的建築立面有著標誌性的三角形形狀充滿幾何美感 ▼第二層表皮並且採用防水的白色鋼板作為外立面材料然後再木板片所包裹起整個建築 ▼外立面上最吸引人眼球的木板片以方格團來放置並且隨機地排列。
  • 隈研吾出品「茅草屋」(圖)
    比如這家叫做Yusuhara Marche的酒店,建造在日本四國高知縣的檮原町裡,四周被山圍繞。用中文說,它叫做「雲上酒店別館」。  酒店建築由大名鼎鼎的隈研吾聯合建築事務所設計建造。隈研吾最近為福岡一家星巴克做的店鋪設計備受爭議,但是使用自然材料這一點,他們倒是相當堅持。  Yusuhara Marche的靈感來源於傳統的「日本茶道」的客房與茶廳。
  • 糖果般的數位化視覺享受——Camper 2016早秋系列
    關於CAMPER 看步  camper看步是一家由具有優良創新傳統的家族創立的企業,擁有超過一百年歷史、歷經四代傳人,一直致力於鞋類製造業。   camper看步品牌誕生於1975 年。一種全新概念顛覆了鞋類零售行業,店鋪設計融入了大膽圖形元素,鞋履的功能性展示方面也做出了開拓性的創新。 1992 年,camper看步開始進行國際推廣。 多家分店先後在歐洲主要時尚都市開業: 倫敦、巴黎和米蘭。
  • 星巴克又玩起貨櫃主題門店
    致力於打造「第三空間」,一直是星巴克引以為傲的賣點。讓你在貨櫃裡喝咖啡,也成了品牌支持綠色環保的心願。近日,星巴克在魔都開出內地首家貨櫃門店,同時也是上海地區的第800家星巴克。雖然這不是TA第一次玩貨櫃主題,但每次的玩法也都有所不同,都可以集齊一個系列了。
  • 你是 Happy Camper 嗎?
  • 他們用3種材料在西班牙郊外DIY了一家鞋店
    他們用3種材料在西班牙郊外DIY了一家鞋店 Jorge和Camper團隊的第一次會面是在馬略卡島中心比尼塞勒姆村莊裡Mainly used as a storage space for old camper shops that have been refurbished and updated, it also works as a sort of archive with custom-made pieces from Michele de Lucci, Gaetano Pesce, Ingo Maurer,
  • 隈研吾東京新作—The Kita竹謐,絕美奢宅顛覆日本豪宅設計!
    從丹下健三、黑川紀章、磯崎新到安藤忠雄、伊東豐雄、隈研吾,他們的建築作品影響著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建築發展。2015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設計方案的競標角逐中,當隈研吾擊敗了伊東豐雄贏得了主場館的設計權時,標誌著「隈研吾」時代的來臨。這個被譽為日本建築界第四代的領軍人物,在獲此殊榮前就已名聲大噪,在多個國家和城市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 全球最大星巴克烘焙工坊在東京開業 黃銅櫻花飄滿整個門店
    日本東京的這家烘焙工坊位於目黑川,這裡是東京賞櫻勝地,因此門店的設計靈感就來自目黑川邊上的櫻花。這次烘焙工坊規劃來自星巴克首席設計師 Liz Muller,具體設計和執行則由隈研吾完成,除了延續隈研吾的「讓建築消失」理念之外,門店內外都添加了不少日本文化元素,而以大面積落地玻璃打造的通透空間也讓店內的顧客可以隨時看到周圍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