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我寧願沒有,也不需要一個湊合的婚姻」

2020-12-11 清諾晗history

2007年4月26日,已經50歲的中國作家協會的主席鐵凝和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華生結婚了。

消息一出,在整個文化圈引起來了不小的震動,大家才恍然大悟的發覺:原來鐵凝並不是一個堅持不婚主義的"異類",而是她等的那個人,還沒有來而已。

或許好的愛情觀就是這樣:只要是你,來的要一點也沒有關係,只要你會來,我就會等

或許好的婚姻觀就是這樣:我寧願沒有,也不要一個湊合的婚姻。

你只需盛開,自有蝴蝶朝你而來

鐵凝出生在北京,她的父親是著名畫家,她的母親是音樂學院的教授,鐵凝少年時期自請下鄉,並且出版了大量的作品,文筆細膩,感情真摯,顯露出非凡的文學才華。

成年之後的鐵凝無疑是一個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一個用傳統觀念來看是一個標準的女強人。

她是中國作家協會的主席,中國文聯的主席,中共黨員,她的代表作《玫瑰門》、《大浴女》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暢銷海內外。

有才華,長的好,家境也好,按理來說這樣一個成功女性追求者應該甚眾,然而鐵凝卻獨自一人走過了半生的獨生歲月,她似乎一直那樣淡定,那樣溫柔,靜靜的等待著她的良人,不焦急,不強求,優雅的獨自綻放。

其實這樣淡定從容的鐵凝,也有過迷茫的時候。這時,另一個同為女性的文學大家為她的愛情和婚姻指明了道路,這個人就是享譽文壇的百歲老人冰心女士。

1991年,34歲的鐵凝去拜訪90歲的冰心老人,兩人討論了許多關於文學的問題,相談甚歡,快到結束的時候,冰心老人用一種長輩看向自家孩子的溫柔語氣說道:"鐵凝啊,你有沒有交男朋友啊?"

冰心老人的問題正是當時許多人關心的問題,鐵凝以為這位溫厚的長輩也要向其他人一樣催婚,於是有些忐忑地說道:"還沒有呢,還沒有找。"

冰心老人微笑著看著鐵凝,語重心長卻又意味深長地說道:"你不要找,你要等。"

這句話點醒了正在迷茫之中的鐵凝,這句頗有禪機的話也點明了愛情和婚姻的真諦——等待。屬於你的愛和幸福,一直在路上,你只需要修煉自己,美麗盛開,然後等待著那個屬於你的人穿越漫漫人海,穿過歲月漫長,微笑著站在你面前

此後16年,鐵凝將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工作和文學創作中,因為她始終相信,那個人,一定會來。

就這樣不急不躁,穩如泰山的等了下去,獨自溫柔而又美麗的盛開了許多年,從青蔥歲月到風韻悠然,從焦急迷茫到靜默等待。

外界風雲變幻,流言漫天飛卷,直到別人都以為她是一個在傳統文化和家庭之下成長出來的反叛的異類,直到別人都覺得她是一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的時候,她等的那個人,悄無聲息的來了。

只有最後是你,晚一點也沒有關係

比起鐵凝自己說的那一句:"我寧願沒有,也不需要一個湊合的婚姻。"我更喜歡魯迅先生在《兩地書》中對許廣平所說的那一句話:"只要最後是你,晚一點也沒有關係。"

直到50歲時,鐵凝終於等到了他生命之中的那個良人,他是燕京華僑大學的校長,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博導,是在證券界赫赫有名的經濟學家華生。是一個無論學識,見聞,才華都和鐵凝十分相配的男人。

兩人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一起聽評書,一起旅遊,一起分享看書所得,走過那些尋常而又風雅的日子,鐵凝終于堅定的相信,眼前的這個人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著的人。

一直未婚的華生也堅定的相信鐵凝就是他在等待著的那個人,兩個同樣具有超前的愛情觀,同樣在等待屬於自己的那段姻緣的人相遇了。這不僅僅是天作之合,更是兩個靈魂的碰撞。

2007年,他們趕在五一節之前領了證,鐵凝走進自己的辦公室的第1句話就是:我結婚了。她的臉上男的露出少女的羞澀和結婚的喜悅來,經歷了整整半個世紀,她終於找到了與自己攜手一生的愛人。

在他們結婚的喜宴上,華生無不動情地對著鐵凝說道:"這就是我一生相依為命的人。"比起那些為了愛情要死要活轟轟烈烈的年輕人,他們看上去穩固而又踏實,但也偶爾流露出少年的堅貞不渝與熱烈與青春時期的歡喜來。

正確的婚姻觀就是等待,就是毫不妥協,世俗的留言決定不了你的一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你自己的一生

鐵凝和華生的愛情和婚姻似乎給迷茫之中的年輕人指明了一天道路,不要妥協給世俗,不要和身邊同年齡的人比,你的人生要你自己去過,你覺得那個人還沒有來,那你就去等待,不必匆匆忙忙,不必埋怨抱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很久以前熱播過一部電影《青春派》,青春陽光的男主人公說了一句話:"大觀園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是真心相愛的最後都散了,凡是搭夥過日子的,最後就天長地久了。"

雖然這只是一句電影臺詞,但也能折射出這個時代很多人的婚姻觀。大多數人都是在湊合著結婚,都是在搭夥過日子。似乎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就必須結婚,一切都固定在條條框框裡。沒有一絲回寰的餘地。

先進婚姻觀對這個時代的啟示

很多年前在網上聽到過一句讓人啼笑皆非的話:"我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雖然聽起來荒唐卻代表了這個時代大多數年輕人的婚嫁觀。

貧窮的愛情與豐厚的物質生活之間,很多人選擇了物質,當然這並沒有錯,因為人要生存,要追求更好的生活,這是人類共同的生活趨向。

可是這樣坐在寶馬車裡哭的人註定是不幸福的,因為這種關係,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都存在著一種不對等的關係,一種依附的關係,"軟飯男"也罷,"拜金女"也好,都已經在這種不對等的關係之中失去了獨自美麗盛開的機會。

真正的愛情和婚姻可以來的晚,但是絕對是平等的,是精神自由的。當然這一類型的人是在金錢潮流衝擊下的人,並不能代表這個時代的全部人,或者說一大部分人。

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都是到了一定的年紀,在父母的嘮叨,在世俗的議論中敗下陣來,然後無奈的去相親,開始一段完全沒有愛情的婚姻,然後在柴米油鹽的平庸之中渾渾噩噩的忘記了自己青春時期對於愛情和婚姻的固執和堅持。

這種匆忙和敷衍湊合還導致了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整個社會的結婚率越來越低,離婚率越來越高,閃婚閃離似乎成了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最後竟然發展到國家不得不出臺法律來改變這一問題,《民法典》提出了"婚姻冷靜期"就是為了降低過高的離婚率。

社會物慾橫流,經濟壓力大,中年人對湊合下得來的婚姻越來越失望,家庭矛盾激增,這自然會影響孩子,孩子長大之後對於婚姻失望,不敢戀愛,害怕結婚。這顯然成了惡性循環

傳統退散,很多人的婚嫁觀都發生了錯誤和偏移,扭轉當前局面,鐵凝的婚姻觀儼然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即婚姻應該擺脫傳統和世俗的禁錮,在單身時修煉自己,在愛情來臨時也能果斷出擊。

相關焦點

  • 沒有感情的婚姻麼,需要為了孩子而湊合麼?
    當一段感情走到了盡頭,感情所維繫的婚姻,自然也面臨了生死抉擇,但因為孩子的存在,這時的考量就遠非那麼簡單了,是該了給孩子一個所謂完整的家而繼續湊合,還是長痛不如短痛徹底了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們應該如何抉擇呢?當面臨離婚的時候,總是有人說:為了孩子別離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比什麼都重要!
  • 沒有愛的婚姻,到底是為了誰而存在,該不該為了孩子再三湊合?
    前不久在看到一個話題備受爭論,這一個話題就是「沒有愛的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再三湊合?」大家紛紛留言探討,各持己見。有人認為不應該離婚,孩子還小,不能沒有父愛;有人支持離婚,沒有愛的婚姻就是一座牢籠,生活在牢籠裡的人是不會幸福的。
  • 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而湊合!
    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而湊合?有人要離婚了,總有人勸:為了孩子別離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比什麼都重要。 婚姻,到底為誰而存在?該不該為了孩子而湊合?
  • 鐵凝《無雨之城》:愛情中,若深愛硃砂痣,婚姻裡,何懼蚊子血
    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基於這些情感糾葛,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的幾點思考。01、普運哲與葛培云:沒有感情基礎將就在一起的婚姻,同在屋簷下卻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①:特殊年代,特殊身份的男女湊合而成的婚姻只不過是撈取翻身的資本。
  • 「我很抱歉」失聯的成都小夥,找到了——婚姻,不能湊合
    「我不明白你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至於這樣反反覆覆,分分合合,每次發生爭吵……我的內心就跟被刀子划過一樣痛……」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年幼的孩子,在父母的爭吵中,一次次的分分合合中,不知所措。他擔心,憂慮,他不知道父母離婚意味著什麼,會不會讓他無家可歸,會不會沒有人愛他。他多麼希望父母能握手言歡,帶他一起玩,他畫的畫,生日許的願,都是這個,甚至做夢都會夢到父母和好了,一家三口幸福的在一起。昨天有個姑娘來問我:婚姻,能湊合著過嗎?
  • 為了孩子而湊合過日子的婚姻,該不該離?
    文:向南先生最近發現一個特別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很多家庭夫妻之間都是在湊合的過日子。他們的婚姻已經沒有基礎的感情了,雙方湊在一起,只不過是為了孩子。其實這份婚姻雙方早已厭煩,但是為了孩子,只能湊合一天是一天。
  • 婚姻中感情破裂,是為了孩子湊合下去,還是趁早各奔前程?
    婚姻中感情破裂,是為了孩子湊合下去,還是趁早各奔前程?近年來,婚姻-離婚是個熱議的話題。面對婚姻中感情破裂,當事人是巴不得馬上結束痛苦,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然而有了孩子之後,不得不思考再三,因為做下這個決定真的很難。到底是保留婚姻空殼互不幹涉,還是和孩子說清楚各奔前程呢?
  • 為了孩子而湊合的婚姻,是沒有意義的
    總有一些人打著煩了的口號,背叛婚姻。現在這個社會好像一心一意對待感情的人不多了,都打著一些及時行樂的口號放縱自己,麻痺自己。愛情,本來就是件美好的事情,可現在卻變得像個笑話。表哥打電話讓我幫他處理他外面那個女人的事,第一次聽到表哥外面有人時,感覺像吃了一隻蒼蠅,太噁心了。表嫂在家接送孩子,照顧公婆,處理各種事情,表哥怎麼能做對不起表嫂的事,表哥表嫂當初戀愛,雙方父母都堅決反對,但他們抵住了所有的壓力,談了六年多戀愛,讓我們都以為是愛情,現在他們的孩子都已經八歲了,14年的愛情,怎麼就背叛了呢?
  • 玉面魔頭:下一個「鐵凝」就是你
    下一個「鐵凝」就是你!——從鐵凝的成長、成功談網絡作家文學夢的實現文/玉面魔頭「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成立大會將於7月2日在華天召開,敬邀出席。」我今天接到這個參會的電子邀請函,首先想到的是鐵凝——2010年入圍「免網杯」中國文藝網絡獎(中國網絡代表最高榮譽)最佳候選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 35歲的我終於結婚了,當大齡剩女真的太累了,婚姻本來就是湊合
    尤其是看著身邊的那些女孩,她們明明沒有我優秀,沒有我漂亮,卻都嫁的很好。所以,我更有理由和資本去挑三揀四了。那時候的我覺得,婚姻不能湊合,女孩子就要趁年輕多挑選挑選。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我年齡變得越來越大,身邊由不缺男生變成了沒有男生。
  • 鐵凝:優秀的作品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乳汁
    聆聽了習總書記的講話後,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這是充滿文化魅力的講話,情感激越深沉,內涵深邃豐厚,視野高遠宏闊,通篇溫暖振奮人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花氣力學習領悟,也鼓勵廣大文學創作者要用心捧出好作品。」馬不停蹄地穿梭在會場,鐵凝的臉上綻放著澄澈溫暖的笑容。
  • 將就的婚姻不會幸福?心理學家 :幸福的婚姻,多半是彼此湊合
    「如果世界上曾有那麼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 在我看來,這句話有兩種意思。若你以前遇到一個非常喜歡的人,但他離開你了,那麼之後遇到的人都會變成將就。他們再好,也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所以是將就。 另一種意思是,也許你還沒遇到你的真愛時,年齡已經不允許你等待。
  • 這四種婚姻別湊合了,夫妻在一起,就是相互傷害
    戀愛時,你儂我儂,風花雪月,彼此都覺得遇到了真愛,否則也就不會結婚了;如果沒有愛情,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走進婚姻,那也只能算是賭博了,這世上美滿的婚姻都是可遇而不可求,幸福總是那麼遙遠。有人說,愛就繼續,不愛就離婚,看似灑脫,可是生活的現實,哪有那麼容易,太多的人過不好又離不了,為了孩子,為了父母,為了還有一個完整的家,不得不在婚姻中忍著,煎熬著,這四種湊合的婚姻,夫妻在一起就是相互傷害,就是一種痛苦折磨。一、為了孩子在一起的婚姻最痛苦。
  • 為了孩子而湊合的婚姻,不解決好這2個問題,只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一些父母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幸福,生下孩子卻不養育孩子,養育孩子卻中途退出,這些都是對孩子以及婚姻的不負責任。特別是那些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湊合的婚姻,實際上帶給孩子的心理問題比離婚還要嚴重。那麼夫妻要想辦法解決婚姻問題,不要覺得解決不了,就迴避問題。
  • 64歲老婦被女兒訓哭:那些為了孩子湊合的婚姻,太心酸了
    02、湊合的婚姻裡,對孩子的隱性傷害。每當母親向小靜哭訴一生的不幸時,小靜都無奈地質問:「20多歲就應該離婚,60多歲還不離,你怪誰?」母親每每邊哭邊罵她不懂事:「還不是因為你們。離了婚,你跟著他,能有好果子吃?跟著我,我能養的起你?
  • 有沒有必要維持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
    婚姻七年之癢,十年之痛。平淡的日子遠沒有愛情故事中那麼刻骨銘心。那,感情淡了,該怎麼維繫呢?或者說,要不要維繫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這要聊到一段婚姻的初衷,是兩情相悅,或是父母之命。其實很多東西的本身遠沒有我們的所想像中的適合自己。可發現時,已經深陷於此。
  • 「講究、湊合」英文怎麼說?居然這麼簡單!
    「講究、 湊合」英文怎麼說?居然這麼簡單!「不將就」是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寧願單身,也不將就談戀愛寧願分手,也不將就結婚寧願辭了再找,也不將就工作「將就」這個詞的英文超簡單我們沒有櫥櫃,只好將就用箱子She would rather be a single parent thancope with an unhappy marriage很顯然,make do with 不符合語法規律
  • 一個離婚女人的自述:12歲兒子的一句話,讓我結束了20年的婚姻
    01婚姻是什麼?我們結婚是希望能有一個人跟你共同抵抗風雨,而不是所有的風雨都是你一個人扛。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要在他們身邊陪伴,可是你病了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不見了蹤影。湊合的婚姻,熬了那麼多年,是不是連你自己都疲倦了。
  • 夫妻沒有感情,為了孩子湊合過還是離婚?了解這3點很重要
    孩子在這樣的婚姻裡長大,積極樂觀心態好。 同事小慧和丈夫結婚7年,兩人從最初轟轟烈烈的愛情,變成後來的惡語相向,她經常說:「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不跟他過了,可又怕苦了孩子。」 她總是以為犧牲自己的幸福,換來孩子的幸福是正確的,卻沒有想過孩子在父母的爭吵中生活,她真的能感受到幸福嗎?
  • 微電影《餐桌上的陌生人》:如果婚姻是這樣的,我寧願單身一輩子
    電影裡的女主是個家庭主婦,還沒有孩子,每天的日常是買菜做飯、洗衣拖地。她的丈夫是個工作狂,回到家也一直在工作,永遠抱著個筆記本電腦,打不完的電話,開不完的會,就連吃飯都一直在忙,從未主動與她交流。每次,她與丈夫說話,丈夫的回應都極其簡單,有時甚至不回應,因為他根本沒有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