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一個孩子從來不是一件輕輕鬆鬆的事情,兒子小的時候我總是盼著他長大,那時母親對我說,不用總是盼著孩子長大,現在雖然照顧他挺累的,但遠比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要輕鬆得多。
孩子到了叛逆期,父母可能會覺得很棘手,一方面需要管教他們不能讓他們學壞,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管得太多適得其反。那麼,在這個棘手的時刻,您如何在保持平和的心態的同時事半功倍的達到教育的目的呢?我們通過對數十位成功父母的訪談和調查,為大家提供在幾個常見情境下的最佳的應對方式:
1. 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正在和「壞」孩子接觸: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許多「壞」主意或危險行為最有可能從同齡人或堂兄等同伴那裡獲得。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最近頻繁地接觸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壞」孩子,那你可要引起注意了。
首先要判斷對方是否會將您的孩子「引入歧途」,如果不會,對方只是有點特立獨行而已的話,父母不應過多的幹預。
但如果發現孩子接觸的確實是可能會教壞自己孩子的人的話,家長一定要阻止他們繼續發展下去。但千萬不要直接跟孩子講,禁止孩子和他們來往,因為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過去,您的孩子很可能做了很多他不應該做的事情,但沒有告訴您,因為它更容易說謊。雖然內心深處他不想與你抗衡,但同伴的吸引力,使他們可能會用虛張聲勢假裝自己不在乎你觀點。
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點,引導他們重新認識接觸一些積極向上的同齡人,慢慢地讓孩子進入新的團體,自然而然就會脫離原來的小團體了。
2.當你的孩子禁止你進入他的房間:
仿佛突然某一天,曾經眼裡只有自己父母的小孩子長大了,開始反對爸爸媽媽進入他們的房間。您跟隨您的孩子進入他們的房間,但她告訴您:「滾出去!」 您可能會想:「她住在我家。她怎麼敢這樣對我說話?」不要給她打上「問題少年」的烙印,在她的腦海中,她的房間是一個私人空間,由她負責。
研究表明,父母和青少年之間發生衝突後,孩子比你想像的更加希望現狀能夠有所改變。找一個雙方都平靜的時候,邀請她一起做些事情,例如散步,通過共同參與的事情修補親子關係。
3.當多子女家庭中出現兄弟姐妹間的爭吵: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總是被迫成為兄弟姐妹之間的裁判,這很累,也可能會傷害到某個孩子的感情。在父母看來,孩子之間的這種不斷的爭吵是一種折磨。
未成年子女有爭執是一個家庭生活的自然組成部分,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未成年人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諸如妥協之類的技能。
父母僅在發生暴力、辱罵等行為時才需要介入進行幹預,這也是給孩子們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如果您的孩子仍在不斷爭吵,請召開家庭聚會,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傾聽並詢問他們的想法和解決方案,並且還可以藉此機會制定基本的家庭規則。
4. 當你的孩子貪玩而不喜歡學習:
從生理學方面來說,青少年仍在發展大腦前額葉皮層的高級自律技能。因此,當一項艱巨的學校任務時,對於青少年而言,最困難的部分通常就是開始學習。
他們可以通過看手機來推遲它,也有可能通過玩遊戲。如果家長想要提供幫助,請告訴他們您了解學習這件事情可能很艱辛,因此他們知道您也可以從他們的角度看待這件事。
為幫助他們入門,建議您給孩子早期安排學習任務的時間以5分鐘為單位,然後根據需要休息一下。讓他們有機會繼續前進。
另外需要將孩子可能接觸到的手機、平板等設備暫時收起來。研究表明,即使設置為靜音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從而大大降低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