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賓要素資源聚合平臺 為建成四川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提供...

2020-12-20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債市訊 李鑫 邵鵬璐報導 12月8日,隨著「20宜賓國資06」以4.27%的發行利率成功發行,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賓國資」)100億元中西部地區首支獲批的地市級優質主體企業債券發行圓滿收官。本次債券於今年1月底獲批,由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主承銷,於3月啟動首期債券發行,歷時10個月完成全部發行工作。

根據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據,截至12月10日,今年四川省共有38支企業債券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准或註冊,總規模811.3億元;共發行36支企業債券,總規模331.9億元,發行規模居全國第二位。四川省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與信用建設處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導報、中國債市記者表示:「本次宜賓國資100億元優質企業債券成功發行,不僅僅是推動了四川省債券規模有效增長,更展現了宜賓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開創了四川省除省會城市成都以外的另一大經濟發展空間。本次債券的成功發行將強有力地助推製造業、高技術等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宜賓市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募投資金用於市場化項目,盈利需能夠覆蓋利息

宜賓國資自2016年起穩固維持AAA主體信用評級,是中西部地區第一家主體信用評級達到AAA級的地市級國有資本經營公司。11月18日,「永煤」事件爆發後,信用債市場承壓,宜賓國資如期順利發行了24億元「20宜賓國資05」,發行利率4.30%。根據中證鵬元數據,今年前11個月,雖然主體違約率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從1.03%降到0.81%,但高信用等級違約主體增加,AA+級及以上級別的主體違約佔比為48%,較2019年上升12個百分點;違約國企佔比44.7%,較2019年增加30個百分點;新增違約主體43家,其中國企佔比42%,較上年增加27個百分點。

「宜賓國資作為地市級企業,前五期企業債券發行認購倍數高,吸引了眾多機構投資者的申購,近期債券市場雖有所波動,但本期債券仍能以較高的認購倍數、較低的發行利率成功發行,體現了機構投資者對宜賓國資的認可,進一步樹立了宜賓國資及宜賓市在資本市場中的良好形象。」本期債券發行人宜賓國資副總經理李澤鵬對中國經濟導報、中國債市記者表示,宜賓國資一直非常重視風險防範,從企業債券募投項目來看,要求募投資金必須用於市場化項目,有盈利能力,且盈利能夠覆蓋債券利息;切實建立投、融、償的資金使用閉環機制,確保能夠按時還款;募投資金必須確保專款專用,接受經常性穿透檢查;且具備真實有效的第二還款來源。

本期「20宜賓國資06」債券募集資金中,有1億元就是用於凱翼純電動A級轎車技改及產業化項目。據了解,凱翼純電項目是在原有「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生產建設項目」已形成年產15萬輛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基礎上,利用現有衝壓、焊裝、塗裝、總裝等工藝設備、輔助設施,在原有總產能不變的基礎上,置換部分燃油汽車產能,使純電動A級轎車產能達到4萬輛,並將原有平臺技改升級為柔性平臺,滿足純電動A級轎車生產需求。此前,在第一期債券募集資金中,已有12.5億元用於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生產建設項目。「募集資金的投入可以完善凱翼車型系列產品,促進凱翼汽車公司持續高速發展、提高綜合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宜賓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李澤鵬表示。

凱翼汽車項目只是本次債券募集資金投入的項目之一,本次100億元優質主體企業債券所籌資金按照1∶5∶4的結構分配,即10億元用於投資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50億元用於製造業、建築業、水利、環境等領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投資,40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在國家鼓勵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大背景下,宜賓國資發行企業債券優化了現行債務結構,實現了債務期限合理錯配,長短結合適應項目建設周期。」李澤鵬表示,宜賓國資選擇申報企業債券正是基於企業債券的四大優勢——期限長,最大程度可配合項目投資需求;雙市場發行,投資者範圍更廣;整體違約率低,市場認可度高;品種創新,精準對接重大項目建設。宜賓市有許多優質項目需要運用企業債券這種直接融資工具來適配項目建設周期,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年底前有望完成新一支優質主體企業債券申報

據悉,目前,宜賓國資正在籌備新一支100億元優質主體企業債券的申報註冊工作,中介機構已開始盡職調查工作,年底前有望完成全套申報材料組卷提交。

接下來,宜賓國資將按照宜賓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決定和全市國資國企改革工作部署,更名為宜賓市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突出「三大功能」——推動宜賓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國有資本優化布局、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構建「三大平臺」——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平臺、金融股權為主的持股平臺、以國有資本為核心的市場化專業運營平臺;發展「三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和類金融產業、其他有投資價值產業;組建「五大中心」——資產管理運營中心、項目融資指導中心、資金運營管理中心、產業投資發展中心、風險合規管控中心;打造宜賓市最重要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成為宜賓市要素資源聚合平臺,引領並推進其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深入。

李澤鵬表示,宜賓國資正緊扣本輪宜賓市國資國企改革中確定的公司定位和發展目標,持續推動「資金、資產、資本」三態良性循環轉化,大力推進「金控平臺」建設,積極爭取融資擔保、融資租賃、資產管理等地方金融牌照和證券、金融租賃、保險等國家級金融牌照;加快產業基金組建,力爭組建百億級規模的產業投資母基金,重點投向於國企改革、產業發展等領域。宜賓國資將持續助力宜賓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宜賓市如期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焦點

  • 4年新增9所高校 宜賓加快建成成渝地區區域教育中心
    儀式上,宜賓市政府向校方交付校區鑰匙,與會嘉賓共同為「成都理工大學」校名石揭牌,意味著三江之畔的宜賓又多了一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新大學,多了一個科技創新、服務區域的新平臺、新戰場,將進一步增強宜賓科教實力,提升宜賓城市能級和開放形象,為宜賓建設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市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注入強大動力
  • 深化產教融合 宜賓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宜賓在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產的融合是前提,教的發展是保障,產教融合是過程。」近期,宜賓學院教授、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在接受宜賓新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 「雙城」驅動「雙輪」宜賓築夢新未來
    、2025年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和發展動能。開校典禮上,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說,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開校是宜賓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將進一步增強宜賓科教實力,提升宜賓城市能級和開放形象,為宜賓建設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市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注入強大動力。
  • 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開校
    2017年以來,宜賓與成都理工大學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合作交流,特別是去年5月籤署合作協議以來,經過市校雙方共同努力,僅用9個月時間,一座美麗的大學校園拔地而起,成為宜賓「雙城」建設新地標,為宜賓建設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市,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注入了強大動力。劉中伯在致辭時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建成開校表示熱烈祝賀!
  • 劉超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作為綿陽「班長」的劉超,又將如何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在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徵程中,通過高質量發展,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翻閱2019年綿陽「大事記」,「推動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綿陽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話題。  2018年,綿陽市委出臺《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確定了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奮鬥目標。
  • 一周新聞點睛:對標一流打造宜賓三江新區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對宜賓市《關於設立宜賓三江新區的請示》予以批覆,正式同意設立宜賓三江新區,三江新區成為四川省首個省級新區。9月2日,註冊資本金30億元的宜賓三江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宜賓市推動如期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及高質量打造宜賓三江新區而組建的市屬骨幹企業。
  • 以建設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目標為統領 眉山這樣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樊邦平 王青山)7月29日,中國共產黨眉山市第四屆委員會第十五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眉山市委關于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部署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的決定》。會議明確了眉山市域經濟格局的新定位:緊扣成都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總體目標,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開放發展示範市、成都都市圈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成都都市圈領先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和具有天府韻味眉山特色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是眉山躍升能級、跨越崛起的重大戰略機遇。」
  • 「宜賓南·敘州夜」璀璨啟動 五大夜間經濟中心點亮長江首城夜生活
    宜賓市是四川省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和門戶,是成渝城市圈經濟交流支點,敘州區作為宜賓市主城區,積極響應宜賓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夜間經濟的總體部署,傾力打造「宜賓南·敘州夜」城市品牌,推出唐人財富中心、市政廣場體育中心、城北新區文體中心、三江口CBD商務中心和高鐵中心五大夜間經濟中心,提檔升級「五大商圈」,為宜賓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貢獻敘州力量。
  • 宜賓高校秋期開學在即,市委書記提出了哪些要求?
    他強調,要深入落實貫徹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推動成渝雙城區域教育中心建設座談會精神和四川省校戰略合作工作推進會精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開校開學有關工作,確保各在宜高校2020年秋期如期順利開校開學,加快建設成渝雙城區域科教中心,為宜賓如期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提供強而有力的人才和科教支撐
  • ...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了「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重點任務,為新時代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將顯著提升成渝地區區域能級和戰略位勢
  • 四川又一省級新區呼之欲出,綿陽能否藉此衝擊「成渝第三城」?
    繼宜賓三江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和南充臨江新區之後,綿陽科技城新區有望獲得批覆,成為四川省批准設立的第四個省級新區。11月2日,綿陽市發改委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要求客觀分析綿陽市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內外環境和重大機遇,其中就包括「要深刻認識到建設科技城新區,為綿陽建設Ⅰ型大城市提供重大歷史機遇。」
  • 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舉行開校儀式
    (宜賓新聞網 曾理 攝)9月9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開校儀式舉行。這標誌著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一期建成完成交付,市校雙方攜手打造產教融合高地邁上新臺階,譜寫合作新篇章。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位於臨港經開區「雙城」規劃區域內,坐落在龍頭山與觀鬥山之間,緊鄰宜賓美麗的桃花潭溼地公園,規劃佔地面積1000畝,規劃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辦學容量為10000名學生規模,項目計劃分兩期建成,總投資近40億元。學校在保持現有本科生招生規模的前提下,有效整合辦學資源,推動成都校區和宜賓校區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形成一校兩地辦學新格局。
  • 成都工業學院宜賓校區啟用儀式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
    去年8月籤署合作協議以來,經過市校、中國五冶等多方共同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僅用8個月時間,一座美麗的大學校園拔地而起,成為宜賓「雙城」建設新地標,為宜賓建設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市和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注入了強大動力。
  • 誰是成渝 「 第三城 」?
    要論今年中國經濟最HOT的 「 超級IP 」 ,那肯定非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 莫屬!1月3日、10月16日,最高領導人兩次召集中央會議,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定了調: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帶動全國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 四川解讀最新發展思路:支持有條件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大力發展環成都經濟圈,建成與成都有機融合、一體發展的現代經濟集中發展區;加快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建成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打造全省第二經濟增長極;推動川東北經濟區振興發展,建成東向北向出川綜合交通樞紐和川渝陝甘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推動攀西經濟區轉型升級,建成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和國際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
  • 敘州區掛牌成立 宜賓大城格局劍指「雙兩百」
    本報記者 曾朗 攝以前的宜賓中心城區翠屏區一枝獨秀,2011年,南溪縣撤縣設區,擴大了宜賓中心城區版圖,此後,宜賓著力提升中心城區輻射吸納能力,加快建成長江上遊區域中心城市。宜賓縣撤縣設區,既是宜賓如期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加快建成長江上遊區域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宜賓城市良性發展的客觀需要,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不僅是城市版圖的調整、變更,更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等資源的優化、整合。翠屏區、南溪區、敘州區三區齊頭並進,為宜賓整體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和後勁。
  • 「2020年成渝青年宜賓行」活動成功舉行
    「2020年成渝青年宜賓行」活動成功舉行 2020-11-13 18:11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我國經濟增長的「第4極」將來臨,成渝經濟圈「第三城」初具雛形
    四川省成都一直是一匹狼,幾乎沒有城市的威脅,成都在全國排名中名列前茅,今年是全國第7位,四川省一共有21個市州,去年各城市的GDP相繼發表,人們在談論重慶經濟圈的誰是名副其實的第三城,這個答案越來越明確了,成渝雙城市經濟圈已被國家提名,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僅次於京津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
  • 宜賓學院:踐行初心使命 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綜合大學
    為支撐宜賓市竹產業發展,成立了「竹學院」;為支撐宜賓茶產業發展,與川茶集團聯合建成了「川茶學院」,並成為四川省「精製川茶骨幹培育產業」支撐單位的兩所高校之一;為服務國家質量強國戰略和支撐宜賓市國家質量強市示範市建設,與市政府、省質監局等五家單位聯合建成了全國第一個質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