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導各地豐富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12月2日,教育部答覆《關於完善研學旅遊市場秩序的提案》中表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各地根據《意見》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答覆表示,為嚴格研學旅行承辦企業或機構的準入條件和服務標準,2016年,國家旅遊局發布了《研學旅行服務規範》,明確要求承辦方應為依法註冊的旅行社,應設立研學旅行的部門或專職人員,宜有承接100人以上中小學生旅遊團隊的經驗等資質條件,進一步提升了研學旅行開展水平。為進一步提升研學旅行人才質量,2019年增補設置「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在1+X證書制度試點過程中,遴選發布研學實踐策劃與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生培訓和考核工作正陸續開展。文化和旅遊部也通過指導相關協會加強人才培訓,為研學實踐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同時,為推動各省高度重視研學旅行工作,國家教育督導部門已將「推動學校實踐教育條件和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全社會共同參與立德樹人氛圍營造的情況」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中進行督導。

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研學實踐教育管理制度,推動建立研學旅行市場聯合監管機制,研製《中小學研學實踐活動指南》,推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在各地各校有序、有效開展。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切實推進研學旅行 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對於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基礎教育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是貫徹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重要舉措。
  • 湖南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各國研學旅行有哪些內容方式
    隨後研學旅行這一新事物在全國各地風生水起,學校和社會機構爭相參與。這次湖南省將研學旅行正式納入教育教學計劃之後,備受社會關注的安全問題、目的地建設問題、貧困學生如何參與的問題,都將有具體辦法可依。­  其他國家的中小學有沒有類似的「研學旅行」?校外實踐體驗活動都有哪些內容和方式?在教學安排中又佔有多大的比重?
  • 河南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每學年一至兩次研學旅行
    3月20日,省教育廳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方案》,全省中小學要將學生研學旅行納入教學計劃,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及綜合素質評價。《方案》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 認識研學旅行-千策科技-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實訓教學
    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研學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內容選取上,研學旅行是需要充分由學校根據自身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讓學生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
  • 旅行成了教學計劃?研學旅行市場這塊蛋糕有多大?「圖」
    一、研學旅行市場簡介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門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其中將研學活動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學校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儘量錯開旅遊高峰期。
  • 「中歐研學」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關於研學旅行五大問題
    其實是指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意見》提出,各中小學可以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儘量錯開旅遊高峰期。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至於具體學分如何安排,課程如何設置,孩子參與情況如何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這些都將涉及到學分的計算,具體的細則還要等待進一步討論。
  • 學校組織研學能否收費?教育部明確:可根據自願和非營利原則收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樊未晨)2020年已經剩下不足兩個月,每到假期的臨近,研學成為學生和家長關注的話題,近日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關於進一步補齊我國研學旅行短板的建議」時指出,教育部正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研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學校在完成正常的保育
  • 湖南將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安全問題將有具體辦法可依
    隨後研學旅行這一新事物在全國各地風生水起,學校和社會機構爭相參與。這次湖南省將研學旅行正式納入教育教學計劃之後,備受社會關注的安全問題、目的地建設問題、貧困學生如何參與的問題,都將有具體辦法可依。其他國家的中小學有沒有類似的「研學旅行」?校外實踐體驗活動都有哪些內容和方式?在教學安排中又佔有多大的比重?
  • 教育部所要求的「研學旅行課程化」,到底難在哪?
    2016年12月包括教育部、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遊的意見》第一次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並明確要求學校搭建一套完善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遊的意見這其實是一個教育契機,自從部委發出《意見》後,各地中小學校正在進行各種探索和嘗試。如何將研學旅行課程化?研學課程如何進行和實施?
  • 高校增補「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淺談研學旅行對人才的需求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培養目標來看,此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研學旅行相關政策法規和規範標準,熟悉中小學研學旅行相關教育政策、目標、大綱和方案要求,從事研學旅行項目開發運營、策劃諮詢、線路設計、課程開發等運營、管理及服務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研學旅行的推廣有效彌補課內程式化教育的不足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靜)2018年11月10日 ,久雨後的南京沐浴著初冬暖陽,值此風和日麗之際,我們迎來了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江蘇網和南京晨報承辦的「2018江蘇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這場籌備多時的研學論壇在各方期許下拉開帷幕。省教育廳、旅遊局、學校和研學機構匯聚一堂,就研學旅行這一新興教育模式共同把脈。
  • 挫折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教育部回復了!
    2011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專門就「大學生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等主要教學內容提出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壓力和挫折,了解大學生壓力及挫折的主要來源,了解壓力與挫折對人生的意義,學會正確管理壓力和應對挫折。
  • 學校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實踐研究
    一研究背景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方式呈現多樣性,教育創新理念開始出現,一場全民教育改革正在潛移默化地進行著。其中,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成為教育新路的探索先驅。國務院辦公廳在2013年頒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 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中提出「 要逐漸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構想。2014 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鼓勵學校全方位提升中小學生的生活能力素養、實踐觀念和動手協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集體主義精神。
  • 研學旅行與學科課程有機融合,怎麼做?
    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中小學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 關於研學旅行 大連有說法了
    12 月 7 日,大連市教育局等 10 部門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的實施意見(大教發〔2020〕53 號),指出,根據教育教學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研學旅行時間,原則上每學年安排 1 至 2 次,小學四、五、六年級 1 至 3 天,初中一、二年級 1 至 5 天,高中一、二年級 1 至 7 天的研學旅行,儘量錯開旅遊高峰期。
  • 成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嚴禁以營利為目的
    1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根據《指導意見》,研學旅行將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各中小學要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
  • 暑期研學旅行≠枯燥輔導班
    研學旅行就是一個兼顧玩與學的「新型課堂」。事實上,近年來研學旅行的熱度一直在不斷升高。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研學旅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查,約3/4的受訪者表示了解研學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對研學旅行很感興趣,六成左右受訪者參加過研學旅行。
  • 城市中小學校將安排農業生產勞動,研學旅行有望迎來「井噴」?
    2014年4月,國家教育部提出了研學旅行的定義: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11部門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成為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 研學風勁吹,怎樣的研學旅行更得人心?
    讓英國戲劇走入研學旅行課堂 鼓勵學生利用假期遊學,在實踐中增長見識,提高英語水平,是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的傳統,也是該校落實教育部提出的「各中小學校要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實踐時間,儘量錯開旅遊高峰期」的具體行動。
  • 孩子參加研學旅行家長們應該做哪些準備?
    2014年8月,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了「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疇,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將研學實踐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及中小學生綜合評價體系,研學實踐學習的地位逐漸被確立下來。一次好的研學旅行不僅能給孩子帶來一次好的研學旅行體驗,還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學習印象,那麼怎麼判斷研學旅行的成功與失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