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的推廣有效彌補課內程式化教育的不足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靜)2018年11月10日 ,久雨後的南京沐浴著初冬暖陽,值此風和日麗之際,我們迎來了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江蘇網和南京晨報承辦的「2018江蘇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這場籌備多時的研學論壇在各方期許下拉開帷幕。省教育廳、旅遊局、學校和研學機構匯聚一堂,就研學旅行這一新興教育模式共同把脈。此次討論平臺的搭建,旨在更好地為我省研學旅行蓬勃發展指明方向,為各學校、研學機構開展活動提供可借鑑意見。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進一步深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研學旅行」應運而生。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要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政策一出臺,便受到各方關注。把學生融入社會大課堂,會受到怎樣的效果?帶著疑問和探索,眾多中小學校長來到了論壇現場,尋找想要的答案。

  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可有效彌補課本內容匱乏

  記者採訪了參加本次論壇、來自蘇北某實驗小學王校長時,他坦言:「當今社會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課本上的知識呈現的多是前人的理論經驗,無法與日新月異的事物有效銜接。因此,研學旅行便成為彌補這一缺陷的有效手段。研學旅行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可以緊跟時代步伐設計活動內容,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吸收課本之外的知識,從而彌補課本內容的匱乏。」

  追本溯源,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這種形式是一種活生生的課堂,是學校程式化教育的補充。此外,這種短暫的集體生活方式下培養的感情,在孩子成長歲月中也是一段珍貴的回憶。

  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當下,研學旅行的問世,無疑為呼喊多年的素質教育找到突破口和實施方法,受各方關注也在情理之中,其如火如荼之勢順應了教育發展的需要。

  知識融合、深度實踐體驗、結合課本成為研學產品設計標籤

  研學旅行得到了中小學校長的高度認可,基於這樣的背景,研學產品應運而生。來自南京知行研學的負責人胡健也參加了本次研學論壇,他向記者介紹道:「為了滿足研學的需要,我們整合了夫子廟文旅集團旗下景區和文化資源,精心打造多款研學線路產品。在設計研學產品時,注重跨學科的知識融合、深度的實踐體驗和高度的歷史還原性等特點,目前我們打造的以國學為主題的《狀元養成記》,在課程設計上得到了文化部國學中心的專家指導,市場反響較好,受到了學校和家長的好評。」

  有現場嘉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研學旅行對於當前發展教育與旅遊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不同的群體需求,轉變發展方式,把旅遊景點與課本結合起來,在課本中學習知識,在旅行中踐行,做到「知行合一」,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正是它的意義所在。江蘇是教育大省,擁有全國最好的人文旅遊資源,研學旅遊完全有條件走在全國的前列。

相關焦點

  • 荷潔:破局後疫情時代研學旅行教育
    中小學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把學校教育搬到校外來實施的一種創新形式,是綜合實踐育人的一個有效途徑。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我省研學旅行湧現出了孩真有趣、福叢林研學、湖南萬裡路和石侖關夢想小鎮等一批專業的研學旅行教育企業,我省研學旅行教育正處於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有專家預測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伴隨著行業需求的逐步釋放和政策人口紅利的惠及,研學旅行教育行業一路高歌猛進。
  • 研學旅行|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其中明確指出:「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01.研學旅行不是一項教育內部的改革 必須充分調動全社會廣泛參與儘管研學旅行是針對基礎教育中的諸多問題,比如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嚴重割裂、學校課體系學科化傾向過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嚴重不足等提出的,但是要科學地設計和實施研學旅行,單獨依靠教育系統自身的力量,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 研學旅行3~5年內將會如何發展?看研學天下專家專業預測
    ​研學旅行是根據區域特色、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的體驗,國內的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這個前景無限、人們充滿期待的行業,它未來的發展趨勢怎麼樣呢?
  • 教育部: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
    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導各地豐富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12月2日,教育部答覆《關於完善研學旅遊市場秩序的提案》中表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各地根據《意見》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交流會在京召開
    4月20日,「研學旅行在中國•北京地區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交流會」召開,該研討會由世紀明德主辦。嘉賓圍繞「研學旅行怎麼做」、「如何推進研學旅行課程化」、「如何實現研學旅行綜合育人效果」、「北京模式」的突出特點及「如何有效地推廣運用」等議題深度探討,分享研學旅行實施的成熟經驗,探究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創新模式,搭建更加開放的研學旅行交流平臺,促進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 無錫:積極推進研學旅行和社會實踐教育工作
    這是今天在此間召開的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工作推進會上,無錫市旅遊業協會副會長劉和平說的一番話。會上提出了《關於推進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形成了《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建設、管理和服務規範》,明確了「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工作」目標:以「不斷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為指導思想,以深化教育改革和旅遊業轉型升級「雙輪驅動」,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抓手,適應新時期研學旅行的新需求,建立「政府主導、產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新機制,推進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的新發展
  • 素質教育該不該站C位?對研學旅行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逐漸接軌的時代,青少年的教育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實踐才能出真知,在素質教育的浪潮下,孩子不僅能夠學到書本知識,還能有更多的社會體驗。那麼素質教育在研學旅行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素質教育對研學旅行行業中的重點怎麼凸顯?
  • 博大樂航參展研學基地交流會,推出研學旅行加盟新模式
    2018年12月3日、4日兩天,泰山研學基地資源交流會在山東泰安舉行,會議由泰山風景名勝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主辦,業界專家和領軍企業匯聚一堂,針對研學旅行創新模式、研學基地資源共享等問題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 無錫市召開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工作推進會
    ,召開「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工作推進會」。因此,會上提出了《關於推進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形成了《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建設、管理和服務規範》,對無錫博物院、拈花灣、影視基地、帥元紫砂博物館、黿頭渚景區管理處、無錫城職院、三國水滸城景區等25個單位,授予「無錫市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 研學旅行教育丨讓孩子探索世界 讓教育留下撼動
    研學旅行是一種「旅遊+學習」模式。具有中國特色的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中小學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體現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研學旅行成為素質教育的創新內容、方式。研學旅行對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瀘州納溪「三色」研學旅行素質教育綻放「四育」之花
    」素質教育新路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序列開發與常態實施》推廣暨研學旅行論壇在瀘州市納溪區舉行。納溪師生在「綠色」研學旅行基地野炊」豆花「  22日下午,在納溪中學新校區舉行四川省2018年度普教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暨研學旅行論壇,納溪區作《「四育合一」素質教育新路徑》成果報告
  • 研學旅行,讓教育走出圈養,讓孩子走近世界
    研學旅行的歷史淵源在中國歷史上,學習和遊歷始終是相輔相成的。最早的研學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弟子的學識,培養弟子的品質,開闊弟子的眼界。研學旅行,讓教育走出圈養研學即研究性學習,又稱探究式學習。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
  • 研學旅行變成了春遊升級版?真正意義的研學旅行應該做到這幾點!
    不少中小學的研學旅行正在火熱籌劃中。據了解,許多學校把研學旅行包給旅行社,景點由旅行社選,路線由旅行社定,對於研學大多是要求學生要認真觀察、作好記錄,回校後上交遊記或心得而已。如此研學旅行,只不過是春遊的升級版,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研學旅行。
  • 為什麼說研學旅行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
    研學旅行的培養目的與我國學校德育的培養目的有著高度契合,研學旅行秉持「在環境中教育」的思想,將學生置身於社會與自然之中研學旅行作為道德教育的新途徑,能夠幫助學校有效地提升道德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提升學生道德認知
  • 河南省首屆中小學生教育、國防公益研學旅行暨社會實踐高峰論壇
    此次河南省首屆中小學生教育、國防公益研學旅行暨社會實踐高峰論壇將國防教育、研學旅行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旨在順應新時期、新形勢要求,共同促進國家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她說,鄭州市齊禮閻強制隔離戒毒所,不但承擔起強制戒毒,而且還承擔著禁毒宣傳的工作,此次參加河南省首屆中小學生教育、國防公益研學旅行暨社會實踐高峰論壇,是充分利用各自的有效資源,與共建普法研學基地為起點和契機,為青少年學生開展禁毒普法教育,為平安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 怎樣設計研學旅行課程——「教育+文旅」深度融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時代下的「遊學」——研學旅行需求越來越大,已成為文化、教育、旅遊界的重要課題。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國印發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
  • 麗水市研學旅行產品策劃設計大賽收官
    大賽「以賽促訓、以賽推廣」,是推動我市研學旅行產品開發和人才培養的大膽嘗試,得到文旅行業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促進我市文旅行業從業人員研學旅行實踐能力提升,為後續研學產業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帶動了麗水與市外研學行業的交流合作。
  • 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下的課程研發與評價體系
    3月8日第13期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直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王春雷老師以: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下的課程研發與評價體系作為分享話題;中小學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體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型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 教育部:切實推進研學旅行 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
    研學旅行遵循了教育規律,把學習與旅行實踐相結合,把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銜接,強調學思結合,突出知行統一,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身心健康,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三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
  • 研學旅行影響了社會哪些方面?
    研學旅行市場規模可以達到千億,這麼巨大的研學旅行市場到底給社會帶來了什麼呢?受研學旅行的影響,國家相關的教育機關相繼發布了《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等多部文件,致力於改變我國「唯分數至上」的教育模式。在素質教育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研學旅行這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家長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