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家長都聽說過校園裡面會對學生進行分班,尤其是在初高中當中,學校一般會根據學生的入學摸底成績進行劃分,儘可能地把程度偏好的學生安排在一個班裡,這樣班級當中學習氛圍更好,優秀學生之間還能互相促進。
其實分班情況不僅存在於初高中當中,幼兒園也是如此,只不過幼兒園的分班套路,往往和家長們想的不一樣。
分班的目的是什麼?在初高中當中,學校為了保證教育質量、提高升學率,會更加照顧那些學習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因此,好學生集中的班級會被稱作是「重點班」,這就意味著,該班級內的學生,在未來學習過程中,競爭力會逐漸變強,會成為學校提高升學率的主要力量,是帶有一定競爭性的,為此,有很多家長想通過各種方法讓孩子擠進重點班,這樣孩子就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未來考入好學校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與初高中分班相比,幼兒園分班的目的就相對比較單純了,孩子入園主要是為了發掘各方面潛力,提升能力,通過集體生活學習各項技能,形成良好習慣,每個孩子之間並不存在競爭關係,分班只是為了更好地對孩子進行照顧和教育。
幼兒園的分班套路有哪些?1、每個班的人數都會控制在一個範圍內
幼兒園在分班過程中,會對每個班的人數進行控制,孩子數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帶來一定的麻煩。如果一個班上孩子太多,而老師數量有限,那麼就會導致老師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另外,孩子太多班級裡難免吵吵鬧鬧,不方便管理,會影響到教學進度。但如果一個班孩子數量太少,也是不行的,班裡孩子數量有限,會顯得太過冷清,課堂氛圍會比較差。
另外,孩子入園後交際能力需要不斷提升,如果班級人數偏少,孩子沒有足夠的交際對象,孩子的交際能力就得不到提升,影響孩子成長。因此,幼兒園在分班時會將班級人數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樣就能在確保方便管理的情況下,給孩子創造一個合適的成長環境了。
2、按照年齡進行劃分
孩子入園的年齡普遍在3至4歲之間,但由於開學時間在9月份,這就意味著,入園孩子的年齡會出現分層。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身心成熟度不同,如果放在一個班裡,萬一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年齡稍小的孩子就容易被年齡稍大的孩子欺負。
因此,幼兒園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分班,將8月31日之前出生,年齡相對偏小一些的孩子分在一個班裡,將8月31日之後出生,年齡偏大一些的孩子分在另一個班裡,這麼一來,一個班上孩子的身心成熟度基本一致,不僅便於教育,同時還能減少孩子之間的衝突,課堂氛圍會更好一些。
3、男女比例儘可能持平
一般來說,幼兒園會在一個班級中分配相同人數的男生和女生,即便男女生數量不同,人數差距也不會太大。幼兒園這麼做主要是因為,孩子3歲左右正是性啟蒙的關鍵階段,生活中需要接觸一定數量的異性,才會輔助孩子形成性別意識。
而且,幼兒園為了促進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好地引導孩子學習性知識,還會設計一些男女搭配的遊戲,如果男女人數差距較大,就無法完成配對,遊戲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幼兒園一個班上的男女生人數基本相同,並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