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庚庚爸爸
孩子到了3、4歲的時候,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一是為了集體生活,二是為了孩子早早接受教育。但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小插曲,比如分班。有家長說:為什麼同時去報名的孩子,卻在入園後被分到不同的班級呢?
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家長很多都不了解,同時也好奇 幼兒園的分班原則是什麼?還是說按照家長支付的費用和班級的待遇進行分班呢。
其實,幼兒園的分班也是有「套路」的,請不要誤會這和家長花的費用是沒有關係的,當然和每個班級的待遇也沒有關係。一般幼兒園分班的「套路」有3種,而這3個內幕,也是老師不會說的秘密。
一、班級的人數
幼兒園內的班級肯定不會是一個,也許有好幾個。所以為了每個班級能更好的帶孩子,教育孩子,幼兒園肯定會將所有入園的孩子進行平均分配。使得每個班級的人數均等。
理由是:一是為了公平公正,不區別對待,二是人數較少減輕壓力,三是照顧教育孩子。
所以基於以上三點理由,我們可以得知,第一個常見的幼兒園分班套路,就是班級內人數的分配問題。
二、孩子的年齡
一般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年齡上也有差別。有的家長會選擇在孩子3歲的時候入園,有的家長則會選擇讓孩子在4歲的時候上幼兒園,所以在年齡上,是看家長自己的選擇的。
但3歲-4歲的孩子,在生理、心理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為了孩子能更好的發育,所以在幼兒園開學分班時,老師會按照,孩子年齡的大小分配。
理由是:一是方便孩子的交流,二是儘量避免大孩子欺負小朋友的現象發生。
所以對於幼兒園的分班來說,讓孩子能在幼兒園健康的成長,和諧的相處,也是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有用知識。
三、男女比例
也許這一則內幕,才是家長關心的,同時也是對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在男女比例上平衡了,也能讓孩子良性的成長。
3歲4歲左右的小孩子處於性別意識的發展期,所以作為一個幼兒園,它有責任將孩子的男女孩比例控制在1:1左右。
其目的是為了男女孩均衡的良性心理、身體健康發展,不會因為「男女比例失衡」而導致性別意識的匱乏。
而且現在我國的男女比例失衡,幼兒園也難免會出現「女多男少」的情況出現,所以在有幼兒園分班上,一般幼兒園都會按照男女比例1:1去合理分配,儘量做到最好。
一般孩子在剛入幼兒園分班時,遇到的問題,實際上與家長教的費用多少沒有關係,往往是為了孩子的生長發育。作為家長的你了解了幼兒園的分班內幕後,是否才明白幼兒園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其實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的呢。
那麼在沒被送入幼兒園之前的孩子,在家裡除了教導孩子上幼兒需要的吃飯,上廁所的技能外,還有教育孩子什麼呢?
一、學會區分男女
在孩子上幼兒園時,讓孩子學會區分男女生。比如,夏天穿小褲褲的男孩子,穿小裙子的是女孩子。比如長頭髮的是女孩子,短頭髮的是男孩子等等。
這樣的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學會男女生的不同,不要讓孩子好奇,男女生的身體。
二、不要搶別人正在玩的玩具
很多孩子在家獨處慣了,所以即使到了幼兒園,也會發揮自己的「霸道」性子,所以一定要教導孩子,不要搶別人正在玩的玩具。當小朋友不玩的時候,要詢問其他小朋友是否能給自己的玩。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除了幼兒園的老師,家庭的教育也很重要。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送入幼兒園的時候,有什麼小插曲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