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近代史是中國的屈辱史,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地位最低的一段歷史,在當時由於清政府的懦弱無能,很多的小國都趁機進入中國,想趁機給自己撈油水,最令人恥辱的就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當時面對八國大軍,懦弱無能的清政府為了躲避八國軍隊,向西逃竄,最終將北京和天津百萬市民和很多的文物暴露在外國侵略者的腳下。
當時的八國聯軍主要是英、俄、日、法、德、美、意、奧組成,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保全僑民」為由,對中國進行的入侵,在侵略者攻陷北京後開始了慘無人道的燒殺搶掠,其中又以德國和俄國最為瘋狂,原因是在庚子事變的時候德國公使被清軍打死,所以才到達中國後德軍找不到反抗的中國士兵所以就把仇恨都發洩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與德國士兵相比俄國士兵的惡行也不遑多讓,兇惡的哥薩克騎兵在北京街頭橫衝直撞,沙俄步兵衝入宮廷以及官員們的官邸,以最野蠻的方式進行搶劫。能拿走的,全揣在大衣裡帶走,帶不走的,直接砸毀甚至炸毀。
也是在這次的侵華戰爭中,中國在八個國家的鐵蹄下,五十的國寶流失海外,這些國寶之中就有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永樂大典》,早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永樂大典》就曾被英法聯軍掠奪一些,而在這次的庚子事變中,幾乎所有的《永樂大典》都被搶走,除了這些文物外很義和團的很多旗幟也被奪走送回了各自的國家炫耀,從而讓中國增添了很多的恥辱。更可恨的是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很多國家都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如果不是義和團和清軍圍攻東交民巷,八國怎會攻進北京,他們甚至還稱其行動是一個壯舉,根本沒想到義和團爆發的根本原因,在她們眼裡弱國就應該被欺辱。
然而這八個國家也不都是這樣的恬不知恥,有兩個國家曾經就此事向中國道歉,並且歸還了庚子年搶奪的國寶,這兩個國家恰恰就是當時搶奪最兇殘的兩個國家-----東德和蘇聯。
1955年12月21日,東德的總理訪華的時候把三冊《永樂大典》歸還給了中國,並在當時還表述了自己對當時義和團戰死的中國人的敬仰之情,就這樣,東德把當時義和團的戰旗和三冊的永樂大典還給了中國,並且對當時的暴行就提出了誠摯的道歉。
其實在東德之前,就有一個國家對庚子事件道歉並返還中國的國寶,這個國家就是剛才所提到的蘇聯,在1951年的時候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就將十一本永樂大典還給了中國,更是在三年後也就是1954年蘇聯又將列寧圖書館的五十二冊永樂大典返還給了中國。在1959年蘇中友好協會訪華的時候,為了表達對庚子事件的歉意,就把當時被俄軍奪取的義和團起義大軍軍旗上的金鐵拳還給了中國。
雖然在後來這兩個國家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他們對歷史的態度值得我們感動,他們至少敢承認歷史,不像某個島國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過不敢承認甚至還美化其罪惡。一個國家甚至一個人只要敢於正視自己曾經的錯誤,才能改正自己的過錯,才能有所成就,蘇聯和東德就做到了。雖然在之後的東歐劇變中這兩個國家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他們的精神還是值得紀念的,就像一句話說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而有些人已經死了,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