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界,海底撈算是一個標杆性的存在,眾所周知,海底撈的服務是一等一的好,而在南方的鼎泰豐的服務也是數一數二的。
這兩年大陸餐飲企業也開始注重提升服務品質,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過度,想要熱情服務,卻變成了過度打擾,讓有些客人叫苦不迭。皆是因為學到了服務的皮毛卻沒有看到本質。不同於一般餐廳,在鼎泰豐,外場人員的權力要比廚師大。
火不是沒有原因的,對於鼎泰豐的員工來說,只要穿上鼎泰豐制服,就是鼎泰豐的品牌代言人,從頭到腳、行為舉止都要有規範。即便是外場員工下班後從前場走到休息室,也要精神奕奕地行走。
鼎泰豐就有一套專門培訓員工服務的方法,「讀心術」就是鼎泰豐員工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在鼎泰豐的新員工培訓裡,還會有一項專門的「聽筷子掉落」的訓練課程,在鼎泰豐式服務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客人筷子掉了,還沒開口,服務人員就馬上送上一副全新的;客人才把杯子放下,準備招手,服務人員已經等在旁邊準備加茶。
鼎泰豐的第二代傳承人對於廚房的要求更是嚴格,用心的餐飲品牌,都會對於員工的毛髮、皮屑特別留意,避免服務客人的過程中有毛髮掉落,影響觀感及造成衛生疑慮。儘管如此,鼎泰豐偶爾還是會遇到「餐點上出現毛髮」的客人投訴情況。
楊紀華因此為前廚與後廚人員準備了包覆性最強大的額連肩式網帽,以確保食物製作品質。外場服務人員則是每隔兩小時都要輪流回到員工休息室,清理身上的毛屑,並且設定標準動作程序。
2014年,楊紀華把臺北信義店原來的送餐電梯質變成上方有長方形透明觀景窗的不鏽鋼門板,角度經過計算,送餐電梯內一目了然,旨在上飯菜從製作到飯桌整個過程都是可觀賞的。
在店裡,服務人員的衣著、走路姿勢都是有嚴格標準,要優美且有精神氣。以極致的服務精神,鼎泰豐打造了一個小籠包世界,更是創下一天內翻桌19次的紀錄,遠超海底撈。將一個小籠包做到如此境界,「匠心」精神值得深思。
一個小籠包,如此賞心悅目的服務,恰到好處,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鼎泰豐一年收入上千萬是理所應當的,在這裡吃的不是包子,而是一種生活的品質。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