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是中國畫歷程中的一座高峰,其無論是山水還是花鳥,都有蓬勃向上的發展高潮。而宋元時期開創處融合博大與精微濃鬱並存的全景花鳥畫,在清逸、華麗與素樸中既具有清逸淡遠的自然美感,又不乏細膩瑰麗的詩意刻畫,獨具花鳥畫特有的秀潤意境。
讀郭慧慶的花鳥畫,留下一個印象,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表達讀後感受:簡淡,清雅,古韻。蘊藏其間的,是簡淡之美,清雅之美,古韻之美,這也是郭慧慶花鳥畫創作的審美趨向,亦或是他花鳥畫作的美學品格和藝術特徵。郭慧慶的作品在構圖、筆墨、設色和意境營造方面均流露出冷逸清新之感,具有傳統文人畫的風雅,在幽深的古意雅韻的色彩是內心的寫照。
郭慧慶作品《清氣隨風》
觀郭慧慶的花鳥畫他的用筆、用墨、用色皆取諸宋元之法,作品裡蘊涵著較為濃厚的宋元繪畫氣息和味道,這份古意讀起來讓人感受到一股平和靜謐的生活氣息。
郭慧慶作品《千裡清秋》
郭慧慶在宋元繪畫下足了功夫,因此他的作品有充實的古典寫意性。臨摹是通往創造的一條捷徑,他在宋人鉤勒和元人墨花墨禽中自由倘佯,加之筆性矯健,所作花鳥走獸飛禽作品細謹精雅,頗為可觀。而除了臨摹外,郭慧慶靜心放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反反覆覆地研究,直到品讀出宋元繪畫的「靈魂」與「精神」。
郭慧慶作品《幽谷早春》
臨摹是取其「形」,讀畫是取其「神韻」。郭慧慶「入古」體味對宋元之法的深究細研,是他對傳統繪畫一種精神上的領悟和把握,而非是形式和表象上的照葫蘆畫瓢。他曾言:「學習傳統經典不是學習形式上的外在皮毛,而是深入到傳統內核,深刻把握傳統經典的內在精神與氣息。」
郭慧慶作品《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郭慧慶的花鳥畫上,宋元工筆與花鳥寫意、抽象精神與具象形態等元素相結合,融寫意的神韻與工筆的精細於一處,一張一弛,疏密有致,流露出雅韻悠長的感性內美。他畫裡的花鳥生命,哪怕是壽石,一片殘葉都單純安寧,仿佛心靈蕩漾在純粹的自然萬物上,筆墨間洋凝聚了生命的律動。
郭慧慶作品《香似海沉濃似酒》
在郭慧慶的作品中,不管是松青寒梅,或是玉蘭芙蓉,亦或是靜靜佇立、梳理羽毛、展翅飛翔的鳥兒,都彰顯出他對宋代工筆畫傳統的繼承。色與墨交融,情與景呼應,工筆與詩意相映,借物抒情,以清幽曠遠的意境表達對人生與自然生態的理解和感悟,觀賞者無不心領神會,受到莫大的生命啟示與藝術感染。一幅一幅的花鳥作品,傳遞出如此豐富的思想情感信息,其藝術語言在寧靜致遠中淨化自己的心靈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