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鍾靈毓秀的江南水鄉,到瑰麗多姿的蓮花寶地,再到美麗富饒的葡語國家,蘊藏著巨大的投資和合作潛力。10月15日-18日,第九屆江蘇—澳門·葡語國家工商峰會在中國澳門舉行。江蘇藉此契機,向中國澳門及葡語國家發出誠摯邀約:緊抓新時代發展機遇,拓展「一帶一路」合作共建、推動投資貿易共同發展、深化人文領域交流,促進合作、共創商機,共同推動互利合作邁上新臺階。
濟濟一堂,交流合作成果豐碩
從2011年至今,工商峰會已經成為推動江蘇、中國澳門和葡語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金色橋梁」。本屆峰會,來自江蘇、中國澳門和葡語國家的400多位中外嘉賓濟濟一堂,共謀發展。
在峰會的推動下,江蘇與中國澳門及葡語國家的交流日益深入,貿易聯繫更加緊密。2018年,江蘇與中國澳門及葡語國家進出口總額達到163億美元。截至今年8月,中國澳門及葡語國家在江蘇投資708個項目,實際投資17.5億美元。江蘇企業經核准在中國澳門及葡語國家投資項目108個,協議投資額7.4億美元。
近年來,江蘇與中國澳門及葡語國家合作領域越來越寬,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旅遊等領域展開深層次的務實合作。去年,江蘇旅行社組織居民赴中國澳門旅遊超過50萬人次,全省接待中國澳門同胞入境旅遊過夜人數近3萬人次。
藉助工商峰會的平臺,江蘇與「大西洋上的明珠」維德角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去年,如東縣與維德角博阿維斯塔市籤署了友城結好備忘錄;目前,共有25名維德角學生在江蘇高校學習;明年7月,由江蘇龍信集團承建的中佛兩國合作項目——維德角大學新校區將竣工交付……
境外園區建設是江蘇經濟全球化的靚麗品牌。省商務廳廳長馬明龍說,江蘇高度重視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接下來,將以徐州巴西工業園為重要載體,進一步加大在葡語國家建設境外園區的力度。到2023年,江蘇將在包括葡語國家在內的地區,新建10家境外經貿合作區。
熱情滿滿,江蘇搬來了整個「江南」
姑蘇刺繡、東海水晶、宜興紫砂、揚州玉器……15日至18日,第四屆澳門國際文化藝術品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在中國澳門舉行。
展廳門口,一組紅樓夢主題的秦淮花燈栩栩如生,引得眾多中外觀眾駐足留影。展覽現場,蘇風蘇韻撲面而來。崑曲演員甩起水袖表演《遊園驚夢》,婀娜的身段、婉轉的唱腔讓人驚嘆連連。嫋嫋崑曲聲中,蘇繡非遺傳承人盧建英正在飛針走線,用亂針繡將一隻貓呈現得靈動活潑。
短短十來分鐘的時間,一朵精緻的手繪牡丹便綻放在手提包上,由於使用了特殊的顏料,手繪畫並不會掉色。瀟丹閣手繪藝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霞芬畫牡丹已35年,「我很榮幸參展,希望通過展覽讓澳門民眾了解江蘇,走近江蘇。」
本次展覽,包括「紫金獎」文創產品在內的1500多件藝術精品甫一亮相,即獲得多家採購商籤約。「姑蘇荷言」旗袍是蘇州展區內的「寶貝」,吸引了不少採購商的目光,一家採購商當場拍板,將這款旗袍作為澳門美善會協會的定製服裝。
「今天的展覽,讓我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澳門市民張佳佳從事文創產品貿易,她希望將江蘇展品推介到全球,讓更多人了解江蘇。
17日,「江蘇-澳門-維德角兒童畫展」在中國澳門開幕,該展覽是本屆工商峰會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展出來自江蘇、中國澳門和維德角的 99 幅優秀兒童畫作品。一幅幅稚氣的畫作中,展現了孩子們對當下美好生活的描繪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不少澳門小朋友的作品都跟大灣區有關。港珠澳大橋、5G通訊、飛馳的高鐵、大三巴……一位叫李昊宸的9歲小朋友,展示了他所理解的5G大灣區。維德角教育部長瑪麗特扎對畫展非常重視,33幅來自維德角的作品都由她親自選定。兒童畫展的舉辦,進一步促進了江蘇、中國澳門、維德角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
蟹肥魚香,江蘇大閘蟹飄香澳門
金秋送爽,蟹肥魚香。本次「江蘇大閘蟹推介會—長蕩湖專場」是本屆工商峰會的重頭戲之一。推介活動向澳門業界和廣大民眾介紹了江蘇如痴如醉的水韻風情,展示了江蘇漁業發展成果及大閘蟹產業發展情況。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雲介紹,江蘇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漁業歷史悠久,水產品品味上乘,發展漁業具有得天德厚的資源稟賦。多年來,江蘇大閘蟹以其品質上乘、口味鮮美享譽海內外,已成為江蘇的一張靚麗名片。
常州市金壇區長蕩湖蟹業協會會長沈建國介紹,由於養殖技術和養殖環境優良,長蕩湖大閘蟹品質有保障。近年來,長蕩湖大閘蟹深受港澳臺民眾的歡迎,每年出口澳門 100 噸左右。
來自江蘇、澳門和香港的工商界朋友雲集活動現場,以蟹為媒,相聚一堂,溝通交流,共謀發展。
江蘇形象展示館是歷年工商峰會上的傳統項目,今年,常州帶來了金壇刻制、常州梳篦等非遺作品,不僅如此,常州還展示了作為工業明星城市的魅力——常州帶來的石墨烯加熱器、智能騎行登機箱、智能公交車,深受歡迎。深蘭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帶來的一款智能公交車模型,裡面裝有智能零售櫃、智能眼控廣告燈,多家企業現場表達洽談意願。「常州智能製造的實力讓我大開眼界!」一名葡萄牙觀眾說。
來源:交匯點新聞 記者 許海燕/文 餘萍/攝
編輯:吳盈青
版 權 說 明
轉載需獲得授權,如需轉載本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本公眾號ID、作者、二維碼;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