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星期三,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大街3號鼎好大廈某電腦品牌的銷售員郭佳(化名)來說,這是她的「周末」。
「生意不好,想換工作了。」郭佳說,電腦城的口碑不太好,生意越來越難做。公司前一天召集員工開會時說,如果發現銷售人員與顧客的衝突事件將馬上予以開除。近期,在這座電子產品賣場的一層和二層,幾家小公司因為擾亂市場秩序已被勒令搬走。
此前一天,在距離這座賣場僅數百米的「中關村PE大廈」,中關村SOHO與3家知名投資公司舉行了籤約儀式,擬發展PE及相關產業。北京市海澱區政府的相關領導到場慶賀。
在海澱區政府的最新規劃中,電子賣場與商場(店)、購物中心、餐飲等產業一起,被列入中關村西區「不鼓勵發展」的業態範疇。相比之下,高技術產業和科技金融服務將成為該區域未來發展的重點。
這不僅涉及就業、區域規劃等實際問題,還關係到該區域乃至整個中關村產業園的發展模式調整。正在醞釀轉型的中關村西區,未來將走向何方?
調整
高新產業進低端服務業出
根據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8月初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關村西區的功能定位是:以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和輻射為核心,以科技金融服務為重點,以高端人才服務、中介服務和政府公共服務為支撐的創新要素聚集功能區。《意見》稱,根據該定位,不鼓勵電子賣場、商場(店)、購物中心、餐飲等業態在本區域內發展。
「目前中關村西區業態的狀況是,商業面積過大,低端電子產業所佔面積過大。」海澱區常務副區長楊志強日前表示,西區的電子市場有12個,佔地近30萬平方米,海澱區政府正在醞釀將電子市場移到大鐘寺區域,分流低端電子產業和配件市場。他還表示,下一步將鼓勵科技要素的進入,限制新增的純商業業態,淘汰部分存量電子市場。
按照《意見》規定,鼓勵發展的業態包括創新要素類、科技金融類、科技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類、高技術服務業類和文化創意產業類五大類產業。「中關村PE大廈」的命名便是基於其科技金融類機構載體的定位,該項目於去年8月被SOHO中國收購。
在15日的籤約儀式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該區域以國內的科技企業為主,避開了金融危機的正面衝擊,又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十分看好未來的發展。
根據中關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的資料,中關村西區東起中關村大街,西至蘇州街,北起北四環路,南至海澱南路,規劃佔地95公頃,公共建築(寫字樓)規模約250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僅佔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的0.5%,卻是商業物業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的區域。
楊志強表示,除了在售的「PE大廈」,微軟總部大樓和一座創新類會展中心也在建設中。明年建成後,基本上可以完成建設任務。
現狀
業態與市場秩序較為混亂
為什麼要進行調整?
《意見》稱,目前中關村西區業態較為混亂,高新技術產業、電子貿易業、商務服務業、商業等多種業態並存,電子賣場重複建設現象嚴重,商業所佔比例偏高,科技、金融特色不突出,與中關村西區新時期的發展定位存在較大偏差。
楊志強表示,除了上述情況,治安狀況差、市場秩序混亂也是該區域存在的重要問題。
「最近一兩年,電腦城的名聲越來越差了,不僅欺詐行為增多,還發生過銷售人員與顧客互相毆打的現象。」郭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作為知道內情的銷售人員,她不會去商場買數位相機、MP3等產品,怕上當受騙。郭佳表示,商場的客流量明顯比以前少了,而且主要是老客戶光顧,新顧客都不敢來。
北京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中關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弘向記者表示,該區域的核心問題在於,賣場管理缺陷造成市場秩序混亂。他表示,由於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知識有限,造成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這就造成了一些商家故意打擦邊球的欺詐現象。
根據記者的了解,中關村區域每天的價格投訴為5起,質量、服務等其他投訴量更高,消費者與銷售人員爭執的現象屢見不鮮。該區域附近的某高校學生向記者表示,「附近總是堵車,環境也不夠好,不少同學還在那裡丟過手機。」
長城戰略諮詢機構研究員孔偉強向記者表示,上述問題多是賣場帶來的,並使老百姓形成了固有印象。但更重要的是,大賣場太顯眼,衝淡了研發服務業的主體地位。孔偉強主編的《中關村產業發展報告(2008)》指出,2008年,中關村計算機及網絡產業發展速度開始放緩,產業集中度不高。
相比之下,東區的情況要好得多。位於海澱區知春路紫金數碼園某公司的行業總監呂建明向記者表示,該區域的企業以研發類為主,較少涉及貿易環節。一直以來,辦公環境較為安靜,從業人員的收入也普遍較高。
前景
「中關村模式」能否保留?
但在實際的轉型過程中,事情卻並不簡單。
楊志強表示,企業最初入駐時,商業地產的賣出價格較高,所以動員起來很有難度。而且大鐘寺區域的業態不太成熟,業主考慮到商業風險,也有顧慮。他透露,對於低端產業的調整,應當不會完全擠出,但「目前保留多少、保留多大的面積還在評估。」
趙宏表示,從商業地產的角度看,中關村西區是「寸土寸金」的地段,租金價格較高,且一直在按照市場模式運作,這就造成了其發展方向與政府的規劃不符。他認為,作為聚攏人氣的重要工具,賣場不宜全部遷出。賣場的出現不僅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且也為各種高技術產品提供了展示與交易的平臺,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孔偉強表示,中關村是由「電子一條街」發展而來,「貿易」是其最初的產業形態,後來才逐漸轉向「技術」,這也是全國54個高新技術開發區中最獨特的地方。同時,中關村的規劃建立在建成區的基礎之上,其他產業園區則是「白紙上畫圖」,不會偏離規劃初衷。
趙宏對此也表示認同,稱中關村從最初的「貿供技」逐漸演變成如今的「技供貿」,這種模式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範圍內都已擁有它的品牌效應。
那麼,業態調整會否削弱這種品牌效應?孔偉強持否定的態度,他認為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如果賣場轉移,勢必會對生活帶來影響;但對於業內人士和國外同行來說,中關村一直代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前沿,這種印象將不會改變。「每年有三到四成的『海龜』選擇到中關村創業,如果僅僅是基於『混亂』的印象,應當不會有這麼多。」孔偉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