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向北

2020-12-20 新華網北京頻道

  

  3月10 日,北京海澱(中關村科學城)城市大腦展示體驗中心,工作人員展示海澱區生態環境領域分平臺 任超攝

  ◇中關村科學城發布北區發展行動計劃,給出系統性目標,推動空間與高精尖產業高度匹配,協同土地、人才、資本等要素,強化基礎前沿和核心技術布局。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腹地,發展的新大幕正徐徐拉開

  ◇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打穩根基,協調發展與環境改善齊頭並進,激發創新活力,做好民生保障,中關村科學城向北發展,承載北京高質量發展之夢

  中關村,見證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集聚與蓬勃發展。隨著企業的持續集聚,發展空間有限、「大城市病」等現象日益突出,拓寬產業發展空間、激發創新發展新活力已成為擺在北京、中關村科學城面前的重中之重。

  5月18日,中關村科學城正式發布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推出一系列發展新舉措,超前規劃基礎設施,拉開城市發展骨架,推進高新技術項目建設,高標準建設公共服務體系,著力緩解職住平衡難題……在北京市海澱區北部地區,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腹地和發展縱深,發展新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向北中關村科學城再出發

  2萬餘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多家上市公司,誕生了聯想、小米……作為北京打造的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中關村科學城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中關村科學城由於科技資源稟賦和社會條件的限制,高精尖產業長期在海澱的南部地區即中關村科學城南區集聚,發展空間日益侷促、社會資源供給不平衡趨勢加大。

  而海澱廣袤的北部地區,則被城鄉接合部和鄉村所覆蓋,低端產業集聚、高新技術產業不足:區域有城市發展框架,但缺乏高品質的城市服務體系;有高新產業布局,但缺乏引領性頭部企業……

  隨著「三城一區」戰略的全面發力,在中關村科學城南部地區發展空間趨於飽和的背景下,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2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一批承載北京高質量發展前景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已經露出嫩芽。

  隨著此次行動計劃的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藍圖愈發清晰:

  ——吸引50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形成1個至2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集群;

  ——釋放700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

  海澱區區長曾勁說:「行動計劃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讓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成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持續釋放改革創新紅利。」

  變化的種子已經悄悄發芽,正在激蕩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新動力。

  十餘棟玻璃幕牆高樓拔地而起,直上雲霄,現代感十足。在辦公樓裡的工位上,工程師正在忙碌地敲打著鍵盤。坐落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建築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

  「園區以前的基礎條件一般,但是隨著地鐵線路開通,公交路網的密布以及商業配套設施的完善,人氣漸漸興旺起來。開園一年多的時間,已經有超過50家企業入駐,員工規模近3000人。今年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園區招商仍在穩步推進。」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發展公司董事長苗軍說。

  與此同時,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項目、北區5G網絡部署及示範應用項目、升級中關村自動駕駛示範區……一批「新經濟、新基建,引領數位化」項目正在落地。

  海澱區委書記於軍說:「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產業集聚推動城市發展繁榮,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不但是全球頂尖科技的集聚地,更是全球前沿科技實驗、應用的首選地。」

  高質量發展打造未來城市新樣板

  夏日的中關村公園,青草舞風,樹木擁翠,只有一些遺留的建築提示著這裡的曾經。這裡是唐家嶺村的舊址,也就是多年前因「蟻族」一詞而被人們所熟知的那個城中村。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所在區域,長期缺乏高端產業布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城市功能配套不足,老百姓靠房租的『吃瓦片』現象顯著。」於軍說。

  「以前的日子沒法說,外地來租房的人特別多,晚上有的時候水、電都用不上。」80多歲的西北旺居民王旭臣回憶起這些往事,忍不住嘆氣。曾經的唐家嶺村戶籍人口3000多人,流動人口卻達到7萬多人,居民靠著房租的「瓦片經濟」過活。

  芳林新葉催舊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海澱區北部辦負責人說,中關村科學城的高精尖產業不斷「向上向北」,北區已建、在建建築規模約3169萬平方米,規劃實施率約67%。根據北京城市總規和海澱分區規劃,5年內將整理釋放約700萬平方米的空間增量。

  曾勁表示,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目前初步形成翠湖科技園、永豐基地、中關村軟體園三大高科技園區發展格局。

  隨著多個高新技術園區拔地而起,拉卡拉、小馬智行等一大批優質企業紛紛落地。2018年,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孫陶然果斷地將公司總部搬到北區,600多名員工在此地工作生活。「這裡是一個有活力、又有溫度的地方。」孫陶然說,北區聚集了各類高新技術產業,政府也提供了支持創新的全鏈條服務,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不到2年的時間裡,已經有5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了,北區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負責中關村壹號園區運營的馮戈說。

  以人為本 讓城市為百姓服務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企業規模數量持續擴張,人口規模顯著增長,給這裡的交通、環境、社會保障等基礎設施帶來更高要求、更嚴峻考驗。

  「一方面科技企業的集聚給區域帶來旺盛的發展活力,但同時也應看到目前區域資源要素供給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海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勁林說。

  百姓所需,即政策所向。行動計劃將引導越來越多優質的社會資源向北區集聚,推動北部的基礎設施建設向支撐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方向轉型。

  根據規劃,為推動北區教育優質、特色發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北區全覆蓋,北區將在2025年前新建各類基礎教育設施20多處,新增中小學學位1萬多個,擴增學前教育學位7000多個。

  在商業領域,以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商業規劃為重點,有序引入優質商業營運項目,補建餐飲、便利店、咖啡廳等商務設施。2021年社區八項便民服務功能要全覆蓋。

  面對醫療資源相對緊張的局面,海澱區還將增設3家三級規模醫院,增加1100張床位,健全完善北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針對已入駐的企業,有關部門為企業員工爭取公租房,解決職住平衡問題,今年有約70萬平方米的綜合居住類項目開工建設。

  軟體工程師李瑩隨公司搬遷到北區,「剛開始覺得這是落後偏遠的地方。搬過來才發現,交通便利,工作環境舒適,我通過公租房申請分到了房子,從家到上班的地方只需要十來分鐘。」李瑩說,現在她已經在北區紮下根。

  通過騰退還綠、留白增綠、代徵綠地建設、水清岸綠等逐步實現綠色空間規劃,至2025年,建設10平方公裡量級的體育休閒綠色公園等一批特色公園、小微綠地和沿河線性綠地,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持續生態修復。

  在唐家嶺舊址建設的中關村公園,目前已建成面積佔地4300多畝,一個髒亂差的城鄉接合部村莊變成了現代化的社區和城市「綠肺」。(記者 吉寧 蓋博銘)

相關焦點

  • 中關村軟體園「Z計劃」創新成果發布
    9月22日,中關村軟體園「科技向北」2020創新之源大會召開,行業頂尖學者、企業家及初創企業共同探討了科技產業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更多可能性。大會發布了中關村軟體園「Z計劃」創新成果及「Z計劃」創新基金,現場與「Z計劃」創新之源大賽12強獲獎項目籤約。
  • 首都構建「南箭北星」格局,衛星網際網路首隻獨角獸現身中關村
    記者11月17日獲悉,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現身中關村,亦莊「火箭街」已集納全市約1/4民營航天企業成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助推器,中關村科學城還將建成千億級空天產業集群。伴隨著「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爐,首都正大力發展構建「南箭北星」的空間布局,助推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全面起飛,給公眾生活帶來新變革。
  • 地鐵在中關村十字大交叉(圖)
    北京地鐵4號線與10號線在中關村地區的黃莊相交形成了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一個大大的十字。京城西北部將以中關村為核心形成「三縱三橫」近乎一個九宮格的軌道交通網。  中關村成地鐵交通節點  中關村是眾多高技術企業扎堆的地方,也是大家心目中的IT產品購物天堂,然而許多人一提到去中關村就頓生怯意,不為別的,糟糕的交通狀況令人不得不「三思而後行」。究其原因,中關村地區缺乏大運量、高效率的公交系統不能不說是一個主因。  地鐵4號線和10號線的修建使人們看到了徹底解決中關村交通擁堵狀況的曙光。
  • 五道口技術學院與中關村文理學院
    京順路,西八間房五道口技術學院與中關村文理學院 見到有人調侃或自黑清華大學為五道口技術學院
  • 廣順北大街全線貫通 中關村朝陽園北區主幹路網基本形成
    12月8日,貫穿望京地區和中關村朝陽園及朝陽園北區的廣順北大街正式建成完工,實現了廣順北大街一期、二期及北延南北全線貫通。今後,居民駕車從望京可直達朝陽園北區,對緩解望京地區交通擁堵,推動中關村朝陽園北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北京海澱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中關村科學城按下...
    中國日報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辛聞)5月18日,中關村科學城正式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圍繞園區向城區,園區融於城市轉變的主題主線,緊扣制約區域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補空間短板、強要素弱項,通過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高品質城市新形態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 北京海澱: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三期開工建設
    項目定位「高精尖」預計2023年完工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三期項目位於海澱區東升鎮塔院地區,在北京市規劃的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通風廊道和景觀功能的楔形綠地之內,位於京藏高速北沙灘橋西側,處在北四環的中心,是北京市重點工程。
  • 中關村科學城要「北上」:爭取19號線北延 推進名校建分校
    原標題:中關村科學城要「北上」了 昨天,中關村科學城發布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包括三大行動和14項具體任務,破解制約佔海澱區域面積54%的百望山以北地區發展的重難點問題,實現南北協同發展,加快推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   三大行動指高品質城市新形態構築行動、科創治理改革試驗區建設行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行動。
  • 中關村醞釀轉型 高新產業或「擠」走低端服務業
    這不僅涉及就業、區域規劃等實際問題,還關係到該區域乃至整個中關村產業園的發展模式調整。正在醞釀轉型的中關村西區,未來將走向何方?  根據中關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的資料,中關村西區東起中關村大街,西至蘇州街,北起北四環路,南至海澱南路,規劃佔地95公頃,公共建築(寫字樓)規模約250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僅佔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的0.5%,卻是商業物業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的區域。  楊志強表示,除了在售的「PE大廈」,微軟總部大樓和一座創新類會展中心也在建設中。
  • 海澱區成立中關村電競學院
    12月11日,海澱文旅集團與中關村學院、中關村電競產業協會在中關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了中關村電競學院。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中關村電競學院主要傳授學生電子競技產業的基本理論、現狀和發展趨勢各方面常識,培養學員運用電子競技攝影、攝像技術,使學員具備對電子競技活動和賽事進行直播、轉播,以及對音頻、視頻進行設計、製作、處理的能力,栽培有良好的設計素質和專業拓展能力的應用技能型人才。
  • 中關村村史館今天建成開放,數百老物件講述中關村發展歷程
    今天,歷時兩年多籌備建設的中關村村史館在海澱區中關村街道雙榆樹二街建成開放。這是目前唯一既講述企業、企業家和科技進步史,又介紹科學家、街區、社區變遷史的中關村主題展館。展廳內,一位觀眾通過地圖了解中關村地區的變遷。
  • 中關村朝陽園北區主幹道路明天通車
    全長2.91公裡的朝陽區廣順北大街(包含廣順北大街一期、二期、北延),將於明天正式通車,實現雙向六車道與廣順北大街北延南北貫通,接駁香江北路,與現狀來廣營東路也得以連通。該道路的通車打通了區域堵點,為阿里北方運營中心、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東郊農場保障房等重點項目建設以及望京地區、中關村朝陽園及朝陽園北區等區域百姓出行提供極大便利,隨路建設的還有上水、汙水、中水、燃氣、電信等各種專業管線,更為朝陽園北區內各重點項目的發展和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中關村配套住宅公開排號銷售 均價比周邊便宜近萬元(圖)
    上周,位於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內的「北清國際公寓」項目,在電商網站上排號待銷。記者調查發現,打著不限購旗號的精品公寓,其實是禁止對外銷售的園區配套住宅。緊挨國際醫院的「低調公寓」上周末,位於北清路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內,來往車輛比過去頻繁了許多。這些從園區外進入的社會車輛,都奔著一個地兒——新開業不久的北大國際醫院。
  • 北京常春藤醫學高端人才聯盟到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交流訪問
    9月1日,應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劉可欽的邀請,北京常春藤醫學高端人才聯盟主席吳永波,副秘書長王敬民,理事、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趙春鵬,行政部主管徐曉歡,事業發展部主管劉毅倫,後勤部主管肖文華等一行6人到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萬柳北校區交流訪問。
  • 天津這裡將設立京津中關村科技城!
    近日,天津政務網上發布《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的批覆》,同意設立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總規劃面積約14.5平方公裡,規劃四至範圍為,東至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基地西邊界,西至朝霞路,南至北環路,北至京哈高速公路防護綠帶南邊界。
  • 中關村村史館建成開放
    這是目前唯一既講述企業、企業家和科技進步史,又介紹科學家、街區、社區變遷史的中關村主題展館。  中關村有多個「曾用名」  中關村村史館展覽分序廳和中關村記憶、科學進軍、創業試驗、中國世界四個篇章,立體、全面介紹了「中關村」從一個地名到行政區劃再到逐步發展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的輝煌歷程。
  • 北京中關村第二小學學區房攻略
    想上海澱的公辦小學,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購買學區房,下面北京奧數網為大家整理了海澱中關村第二小學學區房相關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入學條件】   落戶要求:家長雙方須有一方為北京戶口,戶口和房本一致。   落戶年限:3年。   學區名額:一房一名額。
  • 2019年北京中關村燈光秀時間幾點開始結束 地點範圍
    北京中關村「祖國萬歲」主題燈光秀  時間:在9月26日,20時30分開始24時結束,9月27日到10月2日,每天18時開始24時結束,10月3日到10月7日,每天18時開始23時結束。  地點:燈光秀範圍南至白石新橋、北至清華西門,覆蓋中關村大街沿線7.2公裡,以最璀璨絢爛的模樣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青島牽手中關村!青島·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揭牌
    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石七林表示,「中關村信息穀公司是落實中關村區域合作任務,以科技產業組織和服務為主的平臺公司。揭牌成立的青島·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項目將依託中關村的優質資源,以產業資源集聚為核心,實現了中關村與青島的協同發展。」
  • 中關村 一條街的產業「三級跳」
    時代巨變下,海澱圖書城不再,中關村電子賣場不再,中關村在迭代中完成「定位升級」,要建設成為中關村科學城,支撐北京打造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走出的每一步,都打上了國家戰略的烙印,是中國改革開放宏大事業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