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詩詞大會中許多人答錯

2020-12-20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若問「千古第一才子」是誰?答案尚有爭議。但若問「千古第一才女」是誰?答案則毋庸置疑,那就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後世評價李清照,有太多讚美的詞彙,但筆者認為,其中最恰當、最精準的當屬那句「自是花中第一流」

女人如花,而李清照則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冠,這個「第一流」說的不只是才華,還有道德和品格。李清照的魅力就在於,不僅有詠絮之才,更有高潔之姿。

「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李清照的代表作《鷓鴣天·桂花》,又稱《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其詞曰: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這個問題在詩詞大會中考了不下五六次,但每一次都有很多人答錯。原因很簡單,這種花比較冷門,並不經常出現於文學作品裡。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寫詩作詞詠花者甚多,但所詠之花大多是梅花、菊花、荷花。原因很簡單:梅花迎寒而開,美麗絕俗,象徵著堅韌的人格和不屈的精神;菊花豔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列,象徵著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著在汙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相對比於梅花、菊花、荷花,桂花的知名度和受喜愛度明顯要遜色不少。這是因為,桂花似乎既沒有美豔的外表,也沒有明顯的象徵意義,很容易被忽視、被冷落,以至於千百年來很少有人歌詠。

李清照偏偏獨闢蹊徑,她專門寫詞盛讚桂花,為桂花鳴不平。該詞的高明之處在於,一改詠物詩詞以詠物抒情為主的慣用手法,先以議論入詞,三層議論,層層遞進,然後再託物抒懷,既論證了桂花是「花中第一流」,又抒發了作者自身的幽怨之情,巧妙至極,高明至極。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淡黃色的桂花,雖不豔麗,但體態輕盈。於幽靜處,並不惹人注意,只留清香在人間。

這兩句讚揚桂花「輕色重香」,猶如一位隱居的君子,其高尚的情操,值得世人稱頌。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需要具有名花的鮮豔顏色,像桂花這樣色淡香濃,方算得上是最一流的花。

此為第一層議論。這兩句反映了李清照的審美觀,她認為內在美高於形式美。「何須」二字,輕描淡寫間就把「以色取勝」的俗花一筆蕩開,進而得出跡遠品高的桂花才是「花中第一流」的結論。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梅花肯定嫉妒它,菊花見了它也只能掩面含羞。桂花才是秋天裡的百花之首。

此為第二層議論。此處用梅花作比,菊花作襯,用擬人化的自嘆不如,再次論證桂花才是中秋時節的花中之冠。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可惜屈原對桂花不甚了解、沒有情意,否則,他的《離騷》中怎麼沒有寫到桂花呢?

此為第三層議論。屈原當年寫《離騷》,遍收名花珍卉,用以比喻君子的美德,但其中唯獨不見桂花。李清因此批評屈原「無情無義」,實則是在為桂花鳴不平,藉以進一步論證桂花的品格高潔,值得讚美。

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寫於她與丈夫趙明誠隱居青州期間。當時,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已故,李清照與趙明誠受北宋末年黨政所累,不得不隱居鄉裡長達十年之久。

長期遠離城市喧囂、遠離官場爭鬥,安靜的隱居生活讓李清照有充足的時間享受藝術、沉澱心情。此時的她,一方面淡泊名利,享受平淡生活,另一方面卻也心存幽怨,大有懷才不遇之感。該詞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的,其中隱喻不言自明。

總體來說,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頗得宋詩之風,其中雖有詠物抒情,但更多的是議論和說理。桂花的其貌不揚、其色不豔,卻獨具「暗淡輕黃」、「情疏跡遠」、「性柔香濃」特性,這何嘗不是李清照對自己處境和人格的真實寫照。與此同時,這首詞也彰顯了李清照卓爾不群的審美品位。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李清照二十句詩詞名句 自是花中第一流,可惜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二十句詩詞名句 自是花中第一流,可惜人比黃花瘦 以李清照的詩詞成就,冠之以「千古第一才女」稱號,應沒人有異議。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領軍人物,其詩詞意境優美,婉約柔和,情感細膩,想像奇特,且很具創造性,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易安體」(李清照自稱易安居士)。像「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詞句,已成千古絕唱。作為才女的李清照,既有女性柔美的一面,更難得的是,心中有一股巾幗英雄之豪氣。
  •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硬核全能文藝才女(3)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硬核全能文藝才女(1)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硬核全能文藝才女(2)全篇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地表現了年輕詞人天真、愛美、自信的性情。買來一枝花,簪在頭上,然後叫丈夫說說是花好看還是人好看。這樣送命題看來古已有之,愛美之心也是人皆有之。就不知道趙明誠是怎麼回答的?整首詞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它截取了李清照新婚生活的一個側面,顯示她率真、自信的獨特個性。
  • 李清照唯一一首推崇某花為第一流的詞,寫花也是寫自己,收藏了!
    在詩詞領域,關於花的詩詞可真不少。「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是菊花的氣節;「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梅花的品質;「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是荷花的魅力。李清照也寫過很多花,寫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
  •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4首桂花古詩詞,暗香浮動
    年光隨處滿,何事獨無花。春桂答,春華詎能久。風霜搖落時,獨秀君知不。王績在春天的時候問桂花:你看看,桃花李花都開得奼紫嫣紅的,你目之所及,滿目桃紅柳綠,為什麼就你不開花呢?說回桂花,李清照的這篇桂花無論是從桂花的形態還是它的品性都大加讚譽。《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 李清照的這首詞,略顯稚氣,甚至忘情地批評屈原
    李清照自小就在父祖的指導下,學文習字,故而有著非同尋常的家教。她前期的詞,知名度相對較小一些,但不乏佳作,比如《如夢令》二首、《一剪梅》、《醉花陰》等詞都是清麗脫俗之作。今天我們來看看她的這首《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李清照這首寫桂花的詞,筆法巧妙,實乃千古名作,令人拍案叫絕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如果只是生在路邊,養在盆裡,花就僅是植物而已,一旦入了詩詞,它們的呼吸就多了一重意義。李清照是一個愛花之人,在她的詞裡,我們可以看到她多次提到了花,像《如夢令》裡的「海棠依舊」;像《浣溪沙》裡的「梨花欲謝」;以及《菩薩蠻》裡的「梅花鬢上殘」等,都有描寫花的地方。
  • 小學生都會的「窗含西嶺千秋雪」是指啥季節?詩詞大會上選手答錯
    小學生都會的「窗含西嶺千秋雪」是指啥季節?詩詞大會上選手答錯《詩詞大會》這個節目相信有很多人關注過。在一期節目中,給到的題目是這樣的:杜甫的詩句中:「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描寫的是什麼季節?但詩句中的「西嶺」是現在成都西南的岷山,杜甫從春日的窗戶向外看,確實能夠看到常年積雪的岷山,早春的山頂仍然覆蓋積雪,沒有融化,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小學就會背的「窗含西嶺千秋雪」,卻在詩詞大會上難倒高手。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就是這屈指可數中少見的被公認為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生於北宋時期,詩詞文都有非凡的造詣,尤其是填詞獨成一絕,雖然她的詩作也非常的好,但詞名過盛,以致於將詩名蓋過。李清照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贊稱男中李後主(即李煜),女中李易安(即李清照),連後世許多有名的大才子都對她評價很高,說她不應在閨閣中稱冠,應該和黃庭堅,秦觀這樣的大詞人一較高下。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桂花李清照心思細膩,善於借景抒情,她為花寫過很多詩詞,其中不乏千古名句。被人熟知的如夢令,寫的便是海棠花。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用詞精巧,含義雋永,生動鮮明地寫出作者愛花、惜花,不忍海棠凋零,惆悵中帶有憐惜。在眾多寫花的詩詞中,被李清照誇讚為花中第一流的,唯有桂花。屈原的《離騷》提及很多名貴的花草,就是沒有提到桂花,作者替桂花惋惜,竭力為它正名。在這首《鷓鴣天 桂花》中,李清照別出心裁,用擬人的手法,娓娓道來,先用鋪墊的寫法,幾番議論之後,慢慢寫出桂花的神韻與風採。
  • 李清照寫「花」無數,唯有三朵花,寫成經典永流傳
    清代韻學家沈謙曾評價李清照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他將李清照的詩詞水平抬升到與南唐後主李煜齊名。這位出生於山東濟南的宋代才女,在古代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方人,能夠憑藉優雅獨特的詞風,摘得詩詞界一姐的桂冠,並享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堪稱中國文學史的奇蹟。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茅店到底何意?詩詞大會54人答錯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人家陶淵明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一向不羈的陶淵明在面對前人留下的文字時,其實也是認真的,大家不要再斷章取義地為自己的「不求甚解」找藉口了。  這就是詩詞大會考蘇軾的「但願人長久」,會有90多人答錯的原因。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詩詞大會上值得注意的一道題,考的是溫庭筠最有名的一句詩,中學生都會背,但卻難倒了54位高手。大家看一看這道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的「茅店」指的是什麼?  A.商店 B.驛站 C.旅店
  • 李清照讚美桂花的一首詞,唯美至極!
    說到讚美掛花的古詩詞,最先想到的便是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綜觀古詩詞裡讚美桂花的不在少數,但推崇桂花為花中第一流的僅李清照的這一首。全詞如下: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李清照有一首詞,非常大膽,毫不客氣批評屈原「無情思」
    在李清照的一首詞裡面,她直接的表達了自己對某一種花的喜愛之情,甚至大膽地批評屈原的《離騷》,竟然在這首詞裡面沒有寫到她心愛的那種話,那麼到底是什麼花,能讓李清照如此喜愛,以至於去批評大詩人屈原呢?
  • 十首李清照的最美的詩詞,清麗典雅,真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性文學家,她寫的詞詞風典雅,語言清麗,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故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現特輯其詩詞十首,一窺才女風採。01 《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 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黃花指什麼花?
    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為傳誦。那麼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指的是菊花嗎?《醉花陰》是以重陽節為背景的,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飲酒賞菊,自然,李清照此時也來到了菊花園「飲酒賞菊」。這是一個歷來被喜愛文學的人所稱道和討論的句子!
  • 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的啥?《中國詩詞大會》難倒多人
    詩詞大會上難倒91人蘇軾的《水調歌頭》,2020高考考了,多人答錯蘇軾的《水調歌頭》算得上是傳唱度很廣的一首詞了,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相信只要是上過學的人都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可以達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因此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最喜愛、最難以忘懷的一首詞。但就是這樣一首的詩,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竟難倒了百人團中的91個人,只有9個人答對。
  • 李清照特別大膽的詞,看似寫花實則借物喻人,其中一句冠絕千古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在詩人的眼裡,這朵花清幽而又淺黃。從性情上來看這朵花蕭疏而又遠離塵世,它濃濃的香氣也可以長時間的留存下來。根本不需要用淺綠色或者是那些鮮豔的紅色來略顯招搖,它本來就是重花叢中的一股清流。
  •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中「契闊」什麼意思?詩詞大會不少人答錯
    在第五季詩詞大會中就出現了這樣的一道題目,問的是"契闊"的意思。這道題不僅讓很多人答錯,題目中的這句話還為新的主持人龍洋惹來了不少爭議,這是為什呢?我曾對你說,無論生死聚散,我一直陪著你在第五季詩詞大會中,選手被問"契闊"的含義。
  • 《攤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麼時候寫的,詞中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晚年有一首《攤破浣溪沙》的詞作,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是晚年的作品呢?亦或說詞中有沒有什麼信息可以得知這首詞是李清照作於晚年的呢?這兩句中的「熟水」又是指什麼呢?原來「熟水」是宋代一種常用的具有藥用功能的飲料。就像詞人李清照說的「豆蔻連梢煎熟水」那樣,是一種用豆蔻和連梢兩種中藥材煮製的飲品,具有保健、調養身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