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蓋房子必須要打好地,基地基打穩不了房子才能穩固,如果地基沒有打好的話,那麼蓋不起來就會倒塌,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去處理這件事情,而且除了這個之外,我們大家還要看一下軟土地基的特性都有哪些,下文小編會為大家介紹。
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強夯法處理。強夯法是利用重錘自由落下的巨大衝力能所產生地衝擊波反覆夯擊地基土,將夯面以下一定深度地土層夯實,以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土體的穩定性,降低壓縮性。由於夯擊能力大,加固深度也大。對於一般的軟土地基加固有著良好的效果。現在常用的強夯技術加固軟土地基的方法有:擠密碎石樁加夯法、砂樁加夯法、真空/堆載預壓加強夯、強夯碎石墩。
粉煤灰應用法。粉煤灰具有容量小,滲透性好,有較高的靜力抗剪強度,較低的壓縮性,與石灰等鹼性物質產生水化反應後產生凝硬性。根據軟土地基存在的弱點,利用粉煤灰可處理軟土地基。粉煤灰應用的主要有二灰樁,粉煤灰混凝土樁,粉煤灰固結樁等,與土體形成複合地基加固深層軟土地基。
軟土地基特性
一、高壓縮性:軟土由於孔隙比大於1,含水量大,容重較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植質和可燃氣體,故壓縮性高,且長期不易達到穩定。在其它相同條件下,軟土的塑限值愈大,壓縮性亦愈高。
二、抗剪強度低:因此軟土的抗剪強度最好在現場作原位試驗。
三、透水性低:軟土的透水性能很低,垂直層面幾乎是不透水的,對排水固結不利,反映在建築物沉降延續時間長。同時,在加荷初期,常出現較高的孔隙水壓力,影響地基的強度。
四、觸變性:軟土是絮凝狀的結構性沉積物,當原狀土未受破壞時常具一定的結構強度,但一經擾動,結構破壞,強度迅速降低或很快變成稀釋狀態。軟土的這一性質稱觸變性。所以軟土地基受振動荷載後,易產生側向滑動、沉降及其底面兩側擠出等現象。
五、流變性:是指在一定的荷載持續作用下,土的變形隨時間而增長的特性。使其長期強度遠小於瞬時強度。這對邊坡、堤岸、碼頭等穩定性很不利。因此,用一般剪切試驗求得抗剪強度值,應加適當的安全係數。
六、不均勻性:軟土層中因夾粉細砂透鏡體,在平面及垂直方向上呈明顯差異性,易產生建築物地基的不均勻沉降。[1]
這篇文章已經告訴了大家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都是什麼,發現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這件事情的上文主要給大家講了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任意採取一種去處理就可以了,同樣的,也知道了軟土地基的特性都有哪些,它除了有高壓縮性之外,還有促變性和流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