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交通」振動沉管砂樁施工技術在軟黏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

2020-12-12 中國高新科技期刊社

振動沉管砂樁擁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成本低,二是零汙染,因此該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處理軟黏土、淤泥質土和鬆散砂性土特質的地基中。本文首先引入了工程實例,對軟黏土地基中應用振動沉管砂樁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1工程概況

某原料堆場的軟土地基加固處理中用到了振動擠密砂樁法,該地基由黃褐色亞粘土、淤泥質粘土以及灰色淤泥質亞粘土組成,其土質擁有含水量高、承載力低以及壓縮性大等特徵。該土層擁有約78.5~98kPa的承載能力,而砂石堆所能承載的最大值為400kPa,這一承載能力將遠超天然地基的承載能力,技術研究人員通過將多方案進行對比研究論證,最後決定使用分組堆載預壓振動擠密砂樁處理方案。

2振動擠密砂樁法處理軟土地基的原理

根據工程試驗所呈現的結論,振動擠密砂樁法詳細是利用振動荷載使砂進入軟土地基,該方法可以達到多種效果,不僅會形成較大直徑的密砂樁,而且有助於軟土地基抗剪能力的提升,還能降低沉降量,進一步加固地基。可是針對不同的土質,該技術所產生的效果以及實施的目的是不同的。當針對軟弱粘性土時,因為地基由軟黏土、砂樁共同組成,所以該技術可以增強軟土地基的承載力以及提升抗剪強度,還能避免滑動造成的影響;施工時需要利用應力將砂樁集中到地基,使軟土地基固結沉降量降低;針對軟土地基,砂樁體可充當垂直排水通道,使飽和軟土地基的固結速度更加迅速,從而縮減軟土地基的穩定時間。

3振動沉管砂樁施工技術

3.1 工藝流程

鋪設、平整砂墊層→組裝、調試砂樁設備→試樁→在砂樁點位放樣→砂樁機到達指定位置→振動插管、管內灌砂→插管長度為設計長度、留振→振動拔管、管內補砂→砂樁機到達指定位置→砂樁施打→在下一樁位重複操作。

3.2 施工方法

(1)砂墊層施工。將透水性比較理想的中砂和粗砂使用在砂墊層,其中中砂和粗砂中泥的含量應該≤4%,細度模數≥2.3,砂墊層的幹密度在1500kg/m以上,同時砂墊層的寬度應該比地基處理的範圍≥1m。土地基控制在50cm就可以,但是對於特殊的地段需要在100cm。

(2)砂樁施工。一次性拔管法被應用在利用振動沉管砂樁成樁的工序中,一般需要將直徑377mm的砂井樁以梅花形的形狀進行布置,且每個樁間隔在2.8m,樁的設計長度是23.0~30.0m。樁間距d及樁深l的參數設置由地質勘探結果和軟粘土層厚度決定。

(3)材料準備。所用韓江河砂中的中粗砂,具體要求是含泥量<4%,細度模數≥2.3,幹密度≥1500kg/m。

(4)施工機械準備。砂樁機所用到的是振動沉管式機械,所用鋼管為鋼製活瓣樁尖,張瓣的提升、下料在活瓣沉管閉合的情況下進行。機組由發電機、振動錘(DZ90型和DZ75型)、驅動設備共同組成。

(5)場地準備。施工前,首先要檢查施工場地的安全性是否達到標準。要求,場地平整並且有足夠的承載力。

3.3 工藝性試樁

按照設計規定,應該在施工前完成工藝性試樁,一般為了確定施工參數的最優值,例如成樁時間、壓放砂量、拔管速度,可以通過技術參數的檢驗得到確定。決定試樁位置時,不能忽視軟土的厚度和地質特徵,所選位置要有代表性,在試樁的過程中施工的甲乙雙方必須在場,並且將相關參數記錄完整。

3.4 測量放樣

(1)開始施工時依據圖紙進行測量,樁位依梅花形布置,該過程中要精準確定軸線,並用小木樁進行標識,多次測量。

(2)在區域交界線處確定樁位時,為了防止遺漏需要多放樁位,且相互之間的距離按照設計要求安置。

3.5 振動沉管、灌砂

(1)沉管之前需要保證樁尖葉瓣合攏,確定在閉合的情況下沒有縫隙,精準確定位置方可進行沉管。

(2)沉管時,對於料鬥灌砂的速度要合理控制。該過程中可以利用水來確保灌砂量的準確性。

(3)沉管時,利用經緯儀來確定樁管的垂直度,如果發生傾斜立即停止沉管。重新確定好位置後才能繼續進行。應當保持樁管的傾斜度<1.5%,當超過該範圍時需要拔出樁管,立即補打。

(4)施工時保證所用材料的質量合格。砂井樁中所用的砂需要保持含泥量在4%以下,細度模數不低於2.3,且施工中防止其他雜質出現在樁內。

(5)為了便於對砂樁的入土深度進行控制且符合設計要求,需要在相隔50cm的樁管間進行標識。

3.6 達到設計長度後留振

當沉管符合設計深度時需要在原位置留振,以便增加樁管內的砂密實度。當上一根砂樁自身的灌砂量較低時,可以利用延長留振時間的辦法增加砂量,一般延長10s以上。

3.7 拔管、補砂

(1)管的拔出應在樁尖葉瓣張開的情況下進行,保持砂的位置不變,完成成樁。

(2)拔管注意一次完成,不能過於拖沓,當拔管速度>3m/min時可以使樁更加密實。

(3)拔管時需要注意補砂的及時性,以便砂樁的密實度增加,防止出現短樁。

3.8 質量檢查

(1)在安裝樁徑樁管之前先測量鋼管內徑。

(2)控制沉管的傾斜度時可利用經緯儀,設置成互相垂直的方向進行架設,時刻觀察。

(3)樁深就是沉管地面上方的樁管高度,鋼管外壁每50cm以自下而上的順序完成標識。

(4)灌砂量的檢測以及成樁深度的檢驗需要利用鑽芯法進行,具體是利用鑽芯將砂樣取出,並且對其砂量和鑽芯管的直徑兩者之間進行比較,便可知道灌砂量,所要檢測的數量一般是總樁數的5%。

(5)砂樁的施工中,如果出現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樁需要重新補打。

4振動沉管砂樁施工技術在本工程中的應用

4.1 施工平面布置

該工程原料場軟土地基的面積很大,所需要的樁及較多,為了縮短施工時間可以將其劃分為50m×50m的小區域,設定樁號時依據這些區域進行,將樁機安裝在小區域的開端,以後退的方式進行施工。將上料系統、車輛行走路線設置在樁機的右邊,而左邊放置好空壓機、電纜線以及風管。

4.2 採取預灌砂和復打措施,以避免縮頸、斷樁

實踐表明,如果軟土地基出現震動,則鋼套管周圍的軟土會發生觸變。隨著鋼套管的打入,孔隙內的水壓也增大,泥漿倒灌現象會發生在套管底部,如果拉拔速度太快,縮頸短樁現象也會發生。因此,需要先投2~3鬥砂到管內,再將鋼套管入土,當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後重複拉拔2~3次,以使砂分布均勻,將樁端土壤擠密,有利於成孔。

4.3 分級堆礦預壓效果

原料堆場軟土地基在進行擠密砂樁處理後,針對砂石進行三級堆載預壓的同時保證貯礦的管理,需要在堆礦前確定堆礦時間,以此縮減固結時間。地面沉降的測量是為了確保土的固結度;在對土的強度進行測量時,先計算出增高堆礦的安全度;提前測量地面的水平位移量,以便測試軟土地基有無滑動破壞的現象。

5工程實踐效果

1、2級堆載後,堆礦荷載(169~256kPa)>天然地基的承載能力(80~1130kPa),複合地基出現較大的沉降,表1是沉降量匯總。當砂樁經過處理後會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不會出現滑動破壞。由此可以得出,振動擠密砂樁載預壓處理軟土地基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

表1 1、2級堆載後地基沉降量匯總

砂樁進行成樁時,因為軟弱粘性土會出現嚴重的擾動,使其強度快速降低,當擾動後強度僅為之前強度的66%。成樁後因為砂樁擠密會對粘性土發生擾動,其孔隙的水壓力會慢慢減少,從而讓強度漸漸增加。

完成擠密砂樁後第1層的強度增加了33%,第3層的強度增加到了54%;第1級堆礦荷載強度並沒有出現較大變化,因為其超固結壓力與經過砂樁處理後的壓力值相差無幾,且標貫值也大致一樣。以上數據表明,砂樁形成的軟土地基有了很大的優化。而第2級堆礦荷載,因為其超固結壓力>砂樁處理后土的值,可見土的強度有所增加。

6結語

本文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分析了振動沉管砂樁施工的詳細工藝,對該施工技藝的關鍵點進行了詳細分析,並且對振動擠密砂樁的可行性進行了驗證,以期為以後類似工程提供有關實踐參考。

撰稿:張旺興,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地基處理技術。

(轉自《中國高新科技》雜誌2020年第14期)

相關焦點

  • 試論複雜地基條件下機場場道地基處理
    在複雜地基條件下的機場場道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通常會應用振動沉管技術,即是在施工之前要在典型的複雜地基條件向下進行相應的成樁試驗,目的是為了核對現場施工條件是否適用碎石樁法,然後要對施工的設備以及材料和工藝水平進行嚴格的檢驗,最終確定振動沉管碎石樁技術的相關施工參數。安裝碎石樁時按照設計要求採用了隔排隔樁跳打法並且沿著施工軸線的方向整體進行施工活動,保障地基施工質量。
  • 10種人工地基處理方式!
    這種強大的夯擊力在地基中產生動應力和振動,從夯擊點發出縱波和橫波,向地基縱深方向傳播,使地基淺層和深處產生不同程度的加固作用。在砂土中和粘性土中振衝法的加固機理是不同的。在砂土中主要是振動擠密和振動液化作用;在粘性土中主要是振衝置換作用,置換的樁體與土組成複合地基。振衝法適用於各類可液化土的加密和抗液化處理,以及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溼陷性土等地基的加固處理。
  • 地基處理的方法,你能說出道道的有幾種?
    夯錘底面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圓形不易旋轉,定位方便,穩定性和重合性好,應用較廣。錘底面積取決於表層土質,對砂土一般為3~4 m2,粘性土或淤泥質土不宜小於6 m2。夯錘中宜設置若干個上下貫通的氣孔,以減少夯擊時空氣阻力。(3)脫鉤裝置。脫鉤裝置應具有足夠強度,且施工靈活。常用的工地自製自動脫鉤器由吊環、耳板、銷環、吊鉤等組成,系由鋼板焊接製成。
  • 巖土工程:不良地基土、處理與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藝
    施工要點:施工前應試夯,確定有關技術參數,如夯錘的重量、底面直徑及落距、最後下沉量及相應的夯擊遍數和總下沉量;夯實前槽、坑底面的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夯實時地基土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含水量範圍內;大面積夯時應按順序;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先深後淺;冬季施工時,對土已凍結時,應將凍土層挖去或通過燒熱法將土層融解;結束後,應及時將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將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實至設計標高。
  • 地基和基礎是不是一回事?
    這種強大的夯擊力在地基中產生動應力和振動,從夯擊點發出縱波和橫波,向地基縱深方向傳播,使地基淺層和深處產生不同程度的加固作用。 在砂土中和粘性土中振衝法的加固機理是不同的。在砂土中主要是振動擠密和振動液化作用;在粘性土中主要是振衝置換作用,置換的樁體與土組成複合地基。 振衝法適用於各類可液化土的加密和抗液化處理,以及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溼陷性土等地基的加固處理。
  • 建築施工知識普及第十一章:CFG樁複合地基處理施工技術總結
    、管內泵壓混合料成樁:適用於粘性土、粉土、砂土等地基,以及對噪音及泥漿汙染要求嚴格的場地;4、沉管灌注成樁:適用於粘性土、粉土、淤泥質土人工填土及無密實厚砂層的地基。四、CFG樁複合地基施工流程平整場地→測量放線→鑽機就位→鑽孔至設計標高→泵送混合料→邊泵送邊勻速提鑽杆至樁頂→鑽機移位→清除樁間土→切除樁頭→打磨樁頭→樁基檢測→樁帽施工→樁間土回填→褥墊層施工五、CFG樁複合地基施工控制要點
  • 「建築界」建築論文優秀範文:談道路路基軟地基處理市政工程技術
    地基處理工作,是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施工環節,而在道路整體建設期間,軟地基處理工作更是具有重要作用與意義。在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軟地基是比較常見的,到底該如何處理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城市道路建設項目逐漸增多,路基軟地處理工作,是城市道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路基軟地處理工作,可能對整體市政工程建設質量造成影響。由此可見,軟地基處理過程中,市政工程技術對於城市道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建築地基處理的對象是軟弱地基和特殊土的地基
    【學員問題】建築地基處理的對象是軟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解答】我國的《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J7-89)中明確規定:「軟弱地基係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衝填土、雜填土或其它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  特殊土地基帶有地區性的特點,它包括軟土、溼陷性黃土、膨脹土、紅粘土和凍土等地基。
  • 「建築交通」路基高邊坡防護工程關鍵施工技術研究
    我國經濟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顯著提升,項目工程施工也隨之獲得飛速進步,創新便在工程技術上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我國在此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且眾多問題存在於詳細的實踐中。其中最為主要的技術之一便是開挖技術以及高邊坡支護施工技術,整體工程的質量與此技術能否在具體的工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息息相關。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在伶仃洋下安家,「海底初吻」這樣實現
    這個新家,建設者約用時兩年打造,從疏浚、鋪基礎到裝修,都採用中國最先進的工程智造技術。 與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沉管相比,深中通道工程受地質條件、水流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更為嚴重,它所在的位置是珠江口回淤區,對這種地基的處理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 傳統的海底基礎處理,通常在土層裡打下幾根樁作為加固,或者採用置換法,挖走軟土填充石料。
  •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2-2002  1總則  1.0.1為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統一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範。  1.0.2本規範適用於建築工程的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1.03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採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於本規範的規定。  1.0.4本規範應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配套使用。
  • 淺談溼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方法
    非自重溼陷性黃土地基,其溼陷起始壓力較大,當用重錘處理部分溼陷性黃土層後,可減少甚至消除黃土地基的溼陷變形。因此在非自重溼陷性黃土場地採用重錘夯實的優越性較明顯。   強夯法加固地基機理一般認為,是將一定重量的重錘以一定落距給予地基以衝擊和振動,從而達到增大壓實度,改善土的振動液化條件,消除溼陷性黃土的溼陷性等目的。
  • 地基施工,加固處理要點總結,收藏學習
    地基施工時,應採取相應的地基加固方案,提高地基承載力,從而避免出現地基沉降量過大,地基不均勻沉降,膨脹土地基損壞,溼陷性黃土地基損壞,凍土地基損壞等問題。施工時應分層填築,且每層壓實厚度應為25cm。同時,填料需用推土機初平,可並用刮平機二次平整,而進行機械碾壓時應按照「先靜壓,後振動碾壓」 「先輕,後重」;「先慢,後快」 「先兩側,後中間」的原則進行施工,以保證地基壓實均勻,填層密實度符合要求。
  • 615詳細為你解讀軟基處理——CFG樁定額計價
    一、基本概念1、CFG樁是一種低強度混凝土樁充分利用樁間土的承載力共同作用,並可傳遞荷載到深層地基中去,具有較好的技術性能和經濟效果。2、CFG樁是用鑽機鑽孔或用振動設備沉管至設計深度,在孔內澆築水泥混凝土(含粉煤灰),待硬化後再土層中形成直徑較均勻的圓柱體。
  •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2-2002
    規範摘要:  4地基  4.1.5對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強夯地基、注漿地基、頂壓地基,其竣工後的結果(地基強度或承載力)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  4.1.6對水泥土攪拌樁複合地基、高壓噴射注漿樁複合地基、砂樁地基、振衝樁複合地基、土和灰土擠密樁複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複合地基及夯實水泥土樁複合地基,其承載力檢驗,數量為總數的0.5%~1%,但不應小於3處。有單樁強度檢驗要求時,數量為總數的0.5%~1%,但不應少於3根。
  • 「建築界」不良地基土處理與加固的方法你知道嗎?快來學習下壓實與...
    地基的穩固與否決定了基礎的質量,基礎質量的好壞是整個建築物穩固,安全與否的重要保障。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下處理不良地基的方法——壓實與夯實法。施工要點:施工前應試夯,確定有關技術參數,如夯錘的重量、底面直徑及落距、最後下沉量及相應的夯擊遍數和總下沉量;夯實前槽、坑底面的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夯實時地基土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含水量範圍內;大面積夯時應按順序;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先深後淺;冬季施工時,對土已凍結時,應將凍土層挖去或通過燒熱法將土層融解;結束後,應及時將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將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實至設計標高
  • 建築工程施工技術:基坑驗槽與局部不良地基處理方法
    基坑驗槽與局部不良地基處理方法  一、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  (1)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2)附有基礎平面和結構總說明的施工圖階段的結構圖;  (3)其他必須提供的文件或記錄。
  • 易蓋房漫談:農村自建房地基怎麼做?
    5、真空預壓法在黏土層下鋪上砂墊層,隨後用塑料薄膜密封性砂墊層,用機械泵對砂墊層及對砂井抽真空,使地下水位降低,另外在大氣壓強的實際效果下加速地基土體。適用於能在加固區組成穩定負壓力初始條件的軟基處理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