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溫酒斬華雄背後歷史真相,準確的說當時關羽與華雄還是戰友

2020-12-11 寒劍看歷史

關於三國時期董卓帳下都督華雄與劉備帳下馬夫關羽之間的那場經典之戰,相信網友們都知道,溫酒斬華雄是何等的英勇豪氣。不過這個故事雖然精彩,但畢竟是出自於小說家之手,事實上,華雄並不是關羽所殺的,他們兩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面,而真正殺死華雄的人是孫堅。

其實在前面的文章中老兵已經介紹過了,在各路諸侯起兵討閥董卓的時候,劉備兄弟其實並沒有參加,就連演義中他們所依附的諸侯之一公孫瓚都沒有參加。更不可能有劉、關、張兄弟了。所以包括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這些經典的戰例都是羅費中虛構的。

溫酒斬華雄,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說的是:關東十八路諸侯起兵討董卓,各領兵將在洛陽外圍駐紮,劉備帶領關、張等人也隨公孫瓚來了。各諸侯共推袁紹為盟主,孫堅為先鋒,歃血為盟。會後,首先由長沙太守孫堅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董卓以華雄為驍騎校尉,迎戰孫堅。將孫堅打敗,斬其部將祖茂,然後又斬了鮑中、俞涉、潘鳳等大將,各路諸侯震驚,袁紹嘆息說:「可惜我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誰知袁紹剛剛嘆息完,就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說是關羽。

關羽自告奮勇出戰,包括袁紹在內的多數諸侯都看不起這個劉備帳下的馬夫,只有曹操眼光獨到,贊其勇而斟熱酒為其壯膽。這關羽更瀟灑,他跟曹操說等下再喝,只顧提刀出帳。只聽帳外鼓聲大振,喊聲四起,各路諸侯正驚疑不定,關羽已提著華雄的人頭回到帳中,而曹操手裡的那杯酒還是熱的,這就是溫酒斬華雄。

但是真實的歷史上,不管是在《三國志》還是《資治通鑑》中,記載的華雄都是被孫堅所殺的。地點也不在汜水關,而是在陽人。據《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記載:初平元年,董卓專權,袁紹、劉岱、喬瑁、張邈等公推袁紹為盟主,興師討伐董卓。

而且在這場戰役中最賣力的就是先鋒孫堅,他帶著自己的部隊駐紮在陽人,呂布等兵馬追殺過來,但是當時呂布內部發生了內訌,部隊有點散,號令不一。被以逸待勞的孫堅抓住機會,率部反擊,然後就「梟其都督華雄等」。

以上基本就是歷史上華雄之死的前因後果,跟關羽沒有任何關係。那麼劉備和關羽等人沒有參加討伐董卓之戰,同一時期他們在哪裡呢?原來劉備鞭打督郵,棄官亡命之後,不久就趕上大將軍何進派遣都尉毌丘毅到丹陽募兵,劉備一小夥人就跟了他,在下邳遇到黃巾軍,力戰有功,又重新當了官,便被任命為下密丞,後來又做了高唐尉,最後升到高唐縣令。但是最後又被黃巾軍找敗了,只能去投靠公孫瓚。

從以上史料來看,各路諸侯討代董卓的時候,劉備大概還在下密當縣丞,或者到高唐做縣尉、縣令。準確的說,還屬於朝廷的人,也就是說他是董卓那邊的人,屬於政府軍,跟華雄是一邊的,那麼關羽與華雄如果在戰場上碰到的話,也應該是戰友,而不是敵人。

相關焦點

  • 溫酒斬華雄背後,也是關羽神化的開始
    在說說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之前,先聊聊正史裡面的兩位人物關羽年輕時候鬧事吃過官司,隨後逃亡到河北涿洲,遇到了當時正在招兵買馬的劉備,兩人甚為投機,之後就是我們熟知的桃園三結義了。正史上對關羽關羽的記錄其實少之又少,大多來自隋唐史書和三國志等,對華雄的記載也是三言兩語一筆帶過。不過依舊還是記載了華雄官位至帳下都督,帳下都督就相當於是主將的左膀右臂在對抗十八路諸侯聯軍時又被董卓冊封為驍騎校尉,統領五萬西涼軍。公元191年十八路諸侯聯軍大破董卓,攻入洛陽,華雄也在此戰役中被孫堅斬殺。
  • 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當時在場的人,除了關羽,還有誰能斬華雄?
    關羽是著名的歷史人物,義薄雲天、武藝高強,深受人們喜愛,他從凡人被奉為武財神,就可以看出民眾對他的認可度確實非常高,而關羽的成名戰,就是著名的「溫酒斬華雄」了,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當時除了關羽,在場的人裡邊,還有誰可以斬殺華雄呢?
  • 《三國演義》中除了關羽,當時在場的人還有誰可斬華雄?
    《三國演義》中除了關羽,當時在場的人還有誰可斬華雄?十八路諸侯聯盟討伐董卓,卻讓一個小小華雄在汜水關前耀武揚威,華雄到底有何過人的本事敢把各路諸侯視作草芥,為何各路諸侯如此畏懼華雄呢?當時眾諸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往洛陽方向來。當時劉備跟隨同學公孫瓚一起參加討董,但劉備只帶了關羽和張飛二人,並沒有帶兵馬,未引起眾諸侯的重視。但就是劉關張三人力有兩人可以力戰華雄。
  • 誰成就了溫酒斬華雄的神話?
  • 溫酒斬華雄的到底是誰?三國中被遺忘的英雄人物
    孫堅說到《三國演義》這其中的「溫酒斬華雄」想必大家都知道把。在東漢時期的時候,董卓把控了當時的朝政,在朝中做出了很多無理的事情。引起了當時很多人的不滿,才有了後面的十八路諸侯聯合去討伐董。但是董卓敢這麼囂張,自然他的手下也是少不了猛將的,比如華雄就是董卓的手下良將。在當時被討伐的時候,董卓就把華雄派了出去,並且先後將俞涉、潘鳳斬於馬下。隨後,「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 兩軍對對碰 溫酒斬華雄 象棋的規則
    小故事:溫酒斬華雄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袁紹、袁術、公孫攢、曹操等諸侯不服,就組成聯軍,攻打董卓。然而,董卓手下有個虎將叫華雄,此人勇猛異常,連斬聯軍俞涉、潘鳳兩員大將,諸侯無不驚恐。這時,有一人說道:「華雄有什麼可怕的?我來應戰。」大家順著聲音望去,只見是一個身長九尺,罵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之人。袁紹問此人是誰,公孫攢說:「這是劉備的弟弟關羽,劉備的弓手。」袁術冷笑一聲,對關羽說:「我們的大將都奈何不了華雄,你一個小小的弓手,竟口出狂言!如果你敗了,我們定會被華雄嘲笑的。」
  • 關羽溫酒斬華雄!
    還是只是一個習慣而已,就好像現在我們在喝啤酒的時候,有的人會大喊一聲:「老闆,給我來一瓶冰鎮的!」在三國之中,有兩個故事特別有名,一個是曹操煮酒論英雄,另一個是關羽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講的是曹操與劉備煮酒對飲,曹操想試探劉備是否是一個需要儘早除掉的對手,而劉備卻通過膽小怕天雷巧妙的避過了災禍的過程。
  • 溫酒斬華雄的一幕,如果把關羽換成劉備,結果會不會變得很喜劇
    劉備:「不必,我喝多了夠嗆能幹過華雄,還是等我回來再喝吧。」關羽:「大哥,你這兩下子行嗎?你要讓華雄弄死了,以後我和飛兒和誰混啊?」劉備:「二弟放心!」「三弟,借你的長矛一用!」劉備說完,提起張飛的丈八蛇矛點鋼槍便出了中軍大帳,飛身上馬直奔兩軍陣前而去。
  • 關公溫酒斬華雄的「酒」是什麼酒?
    (頭圖)小編最近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公溫酒斬華雄」這段時,忽然產生了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那杯觸感溫暖、等待關羽凱旋歸來的酒,到底是什麼酒?可如果仔細查閱資料,你會發現,白酒,或者說蒸餾酒,直至唐代才在中國出現,清代才開始大規模流行。那麼,答案只剩一個了——黃酒。中國傳統酒文化的歷史,其實就是黃酒的歷史。   關公斬華雄,桌上那杯餘溫尚在的酒,是黃酒。更早一點,先秦諸子遊說六國,縱橫捭闔,筵席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是黃酒。
  • 華雄連斬數將,曹操為何不讓人殺他,反而讓無名小卒關羽出了名?
    再來看當時華雄的戰績,打敗了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殺了孫堅四大將之一的祖茂,剩下的三大將分別是黃蓋,韓當,程普。這剩餘三大將尤其是在孫策時期,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大家想一下,能夠與這些人並列的祖茂,會是一個簡單人物嗎?結果還是成為了華雄的墊腳石。
  • 仔細讀三國志,沒想到關羽搶他那麼多頭銜,就連華雄都不是他殺的
    縱觀三國人物,獨喜關雲長,雲長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斬文丑,單刀赴會,千裡走單騎,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便是我幼時心中關公形象。然長大後讀《三國志》,忽然發現真關羽形象並非幼時那樣。方才知華雄非關羽所殺,是孫堅也。
  • 華雄叫陣,為什麼暴躁的張飛不請戰?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佩珍說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輸在起跑線,繼續自卑還是自我激勵,看武大郎和關羽是怎麼做的!
    三國演義裡的關羽,就是自卑心理創造奇蹟的典型。關羽出生在東漢末年,這個時候還沒有科舉制度,平民百姓想當官太難了,當時基本都是士族門閥這些制度,都講究出身貴族,那個時代關於平民百姓出身,根本就沒有機會能往上走。
  • 關羽的雕像,為何都閉著眼?老木匠坦言:誰敢讓他睜眼?
    提起關羽,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溫酒斬華雄的故事。當年關羽和劉備一起參加虎牢關之戰,西涼猛將華雄連續斬殺3名聯軍武將,袁紹、袁術、韓馥等諸侯嚇得想退兵,腹黑的曹操也不想出戰。只看見關羽挺身而出,在一杯熱酒尚未冷卻的情況下斬首華雄,從此揚名天下。
  • 三國中,華雄如果與河北四庭柱分別單挑,會是什麼結果?
    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那麼,假設顏良、文丑、高覽、張郃這「 河北四庭柱 」當時都在袁紹身邊,他們如果各自出戰華雄,分別是什麼結果呢?咱們就通過各自的戰鬥履歷來分析一下。
  • 這位神秘人是關羽的救命恩人,沒有他就不會有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
    關羽,字雲長,劉備的拜把子兄弟,張飛的二哥。說起關羽這個人,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顯示出了關羽英勇善戰的實力。尤其是關羽從曹操營中出走,護送兩位嫂嫂投奔劉備時,由於沒有曹操的通關手書,一路頻頻遭到曹操手下將領的阻礙,但都被關羽逐個擊破,從而造就了關羽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千古佳話。
  • 旅行時看到「關羽」的雕像,為啥是閉著眼?導遊:原因很簡單!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聊起關羽,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在我國有很多關羽廟。關羽是我國山西省運城人,在民間我們都稱他為「關公」,還是「武聖」。關羽的不僅在國有許多他的寺廟,在東南亞地區和其他國家都對他有信仰。
  • 與呂布齊名的潘鳳為什麼被華雄輕易砍死 到底是誰搞的鬼
    潘鳳早年經歷東潘鳳,西呂布,這是形容潘鳳武力的一句話,意思就是潘鳳當時完全可以和呂布打個平手。但是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華雄連殺好幾個將領,眾諸侯都不派將領出戰,而韓馥使潘鳳出戰,為何潘鳳出戰華雄就被華雄一刀就砍了呢?到底是誰害死了潘鳳?
  • 史書記載關羽身長九尺,他到底有多高?已出土漢朝尺子給了答案
    古代無論是帝王還是將相,都講究一個"異相"。畢竟那個時候的人們科技不發達,但是在謀事之前卻十分懂得為自己去造勢。早在那個時候起的古人就懂得了"人民的力量",所以很多地王才喜歡拼命地在自己身上找不同。其實在古代人們還是非常在意身高的,他們也認為人長得越高看起來越有氣勢。所以說很多古籍當中記載歷史人物的時候,首先描寫的是他的身高几何。
  • 關羽賣棗為生,武藝是從哪學來的?看看關羽的父親是誰就明白了
    關公的神勇,自從出世以來,溫酒斬華雄啊,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黃河道刀劈秦琪,古城兄弟相會撇刀斬蔡陽,為保荊州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刀斬龐德~威震華夏。關羽一生稱得起是忠義雙全言而有信,富貴不淫威武不屈!堪稱是古今第一武將,真如關羽所說「天下英雄聞我名無不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