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坤輿圖說》二卷,清初來華耶穌會士南懷仁撰。
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耶穌會士,比利時地區人。
[何按:舊說南氏為比利時人。但是他的生活年代,比利時與義大利地區都未成為獨立國家,包括比利時的低地國家當時隸屬於西班牙帝國。所以南氏與利瑪竇、湯若望都應為西班牙帝國人。西班牙王時為教皇的世俗君主代表,耶穌會是天主教的秘密情報與傳教組織。來華耶穌會士都是為其服務的間諜也。]
17歲(1641),入天主教耶穌會初學院。1657年,隨同衛匡國(M.Martini)神父至中國,抵達澳門耶穌會神學院從事傳教活動,經歷多舛。
1660年被明帝崇禎調往北京幫助年事已高,欽天監監正湯若望神父從事歷算工作。
1669年清帝順治降旨令南懷仁任欽天監一職。1675年,南懷仁因修復湯若望所制大炮火器,幫助清軍平叛吳三桂之亂,而蒙受清帝信任。
南懷仁精通天文、地理、西洋經算之術,常入宮為康熙師,特旨加工部右侍郎,卒諡號勤敏。
康熙十三年(1674),南懷仁為康熙皇帝繪製《坤輿全圖》並獲準雕版印刷。
該圖採用經緯法進行繪製,繪有亞細亞州(亞洲)、歐羅巴州(歐洲)、利未亞州(非洲)、墨瓦臘泥加州(南極洲)、亞墨利加州(南北美洲)五大洲,大東洋、大西洋、小西洋、北冰洋四大洋,及其山脈、河流、動物等。
為解釋《坤輿全圖》,南懷仁撰《坤輿圖說》。
《坤輿全圖》和《坤輿圖說》內容被清代多部著作所引用。《坤輿全圖》中所繪動物的畫像以及解釋被收入《石渠寶笈》續編中的《獸譜》。《坤輿圖說》內容被王士禎《居易錄》、紀昀《河源紀略》和《閱微草堂筆記》、阮元撰《疇人傳》、《八千卷樓書目》、丁日健《治臺必告錄》、方濬師《蕉軒隨錄》等文獻引用。
【南懷仁其人】
費迪南·韋爾比斯特(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年),中文名南懷仁,字敦伯,又字勳卿,西班牙帝國比利時地區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
他於1659年到達中國,起初在陝西傳教。
1660年奉召入京參與修歷。
康熙八年(1669年),南懷仁特命治理曆法,授欽天監監正、太常寺卿,又加通政使司通政使等職。
康熙十三年(1674年),他與蔣友仁(法蘭西地區耶穌會傳教士米歇爾·伯努瓦的中文名,Michel Benoist,1715-1774年)仿明末利瑪竇(Matteo Ricci)所繪之坤輿萬國全圖,刊印成屏風式世界地圖,稱為《坤輿全圖》。
隨後又與蔣友仁刊印此書,即《坤輿圖說》,分二卷,以作說明。上卷論述自然地理,地體之圜,地月關係、南北兩極、地震、山嶽、海水之動、潮汐、江河、氣行、風、雲、雨、四元行之序並其術、人物等十餘章。下卷載國外諸國城池山川風土物產,分亞細亞、歐羅巴、利未亞(即非洲)、南北阿墨利加(美洲)五大洲,附珍禽異獸圖說25幅,而終之以西洋七奇圖說,及其與人文地理之關係,頗可增廣當年國人之「異聞」。
死後獲諡「勤敏」,為在中國任官西洋傳教士中身後唯一有諡號者。
【版本】
《坤輿圖說》,梵蒂岡圖書館藏有二種。一系清康熙年間刻本(書號為R.G.Oriente-III229,3-4),另有殘卷一冊。
南懷仁云:「坤輿圖說者,乃論全地相聯貫合之大端也。如地形、地震、山嶽、海潮、海動、江河、人物、風俗、各方生產,皆同學西士利瑪竇、艾儒略、高一志、熊三拔諸子通曉天地經緯理者,昔經詳論。其書如《空際格致》《職方外紀》《表度說》等,已行世久矣。今撮其簡略,多加後賢之新論,以發明先賢所未發大地之真理。」
其書分上、下兩卷,上卷主要敘述一般的自然地理知識概念,分十五篇,如」坤輿圖說「篇,對地球形狀、大小、赤道、南北回歸線、氣候帶、經緯線等等,都有說明。
下卷主要是介紹五大洲及各島的地理知識。
卷末除了《坤輿全圖》地圖中的珍禽異獸之外,還附有《七奇圖說》,即所杜撰之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圖像與文字。
《坤輿圖說》的版本,除上述梵蒂岡藏本外,還有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康熙時期刻本,國家圖書館藏清錢熙祚等輯叢書「指海」本,臺北藏清道光年間內閣學士李文田手批手抄「指海」本《坤輿圖說》,東京大學圖書館藏日本嘉永七年(1854)池田生抄本,日本文公書館藏江戶時代寫本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坤輿圖說》·二卷(內府藏本)
國朝南懷仁撰。
懷仁,西洋人。康熙中官欽天監監正。是書上卷自《坤輿》至《人物》,分十五條,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載海外諸國道裡、山川、民風、物產,分為五大州,而終之以《西洋七奇圖說》。大致與艾儒略《職方外紀》互相出入,而亦時有詳略異同。
案東方朔《神異經》曰:「東南大荒之中有樸父焉,夫婦並高千裡,腹圍(案此下當有腹圍之裡烽,原本脫佚,今姑仍之)自輔天初立時,使其夫婦導開百川。嬾不用意,謫之並立東南,不飲不食,不畏寒暑。須黃河清,當復使其夫婦導護百川」云云。
此書所載有銅人跨海而立,巨舶往來出其胯下者,似影附此語而作。
又《神異經》曰:「北方層冰萬裡,厚百丈,有磎鼠在冰下土中焉。形如鼠,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熱」云云。此書記此物全與相合。
又周密《癸辛雜識》曰:「西域有沙海,正據要津。其水熱如湯,書影不可嚮邇。此天之所以限華夷也,終古未嘗通中國。忽一日有巨獸浮水窒,其骨長數十裡,橫於兩涘,如津梁然。骨中有髓竅,可容並馬。於是西域之地始通中國。謀往來者每以膏油塗其骨,懼其枯朽而折,則無復可通故耳」云云,此書記此事亦全與相合。
疑其東來以後,得見中國古書,因依仿而變幻其說,不必皆有實跡。然核以諸書所記,賈舶之所傳聞,亦有歷歷不誣者。
蓋雖有所粉飾,而不盡虛構。存廣異聞,固亦無不可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