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有不少女性在月經期間卻會有各種不正常的表現,比如痛經、月經量減少、月經周期不穩定等。其中以月經持續時間不確定性最多,有些女性可能延長兩三天,也可能提前兩三天就走了。受到情緒、飲食以及睡眠等方面的影響,月經持續時間出現這樣的變化情有可原。進入40歲左右的年紀,有的女性卻會出現月經持續一個月的情況,顯然是不正常的。
月經持續一個月和月經量減少、痛經頻繁等,都屬於月經不調的表現。論其危害性,則以月經持續一個月較為嚴重。進入40歲後,身體的造血能力顯著下降,長時間的月經出血將會使得女性面臨貧血問題。生活中會有乏力、疲倦、頭暈等各種不適表現,也會提前讓女性成為黃臉婆。那麼,是什麼使得月經持續將近一個月呢?有些原因,女性必須要引起重視。
絕經是一方面的因素,45到55歲,正是女性進入絕經的年齡,絕經的信號就可能提前出現,由於身體內雌激素分泌量不穩定,內分泌系統就會處於不均衡的狀態,從而幹擾女性的正常月經周期,使得月經時間變得更加不穩定。月經持續一個月或者間隔大半年不來都有可能出現,只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調理,養成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少抽菸喝酒少生氣,避免激素出現大範圍的波動。
婦科炎症也是可能的因素,細菌進入身體內產生炎症之後,將會影響到正常的月經出血,使得月經周期明顯延長。而炎症的出現都是和女性不講究個人衛生有關,比如內褲不經常換洗、過度清潔身體的隱秘部位、夫妻相處過程中沒做好安全措施等。所以有了炎症,除了要進行必要的調理之外,還需要在個人衛生方面有所講究。
子宮出問題也會影響月經,比如子宮裡面長了肌瘤。子宮有這種問題的女性並不少見,也有年輕化的趨勢,40多歲的女性受到激素波動的影響,子宮出問題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一些女性脾氣又不好,經常生氣也會使得子宮出問題。月經是內膜脫落而成,當子宮出現了問題,月經量就可能驟然增多,持續時間也可能延長。養護子宮是一輩子的事情,平時要控制體重減輕腹部壓力,多吃清淡食物,保持情緒平和。
肝對於月經出血的影響,很容易被女性所忽視。肝受到了損傷,就會使得造血凝血功能受到影響,經期出血量就會增加,時間也可能延長。一些年輕女性習慣於熬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還可能抽菸喝酒,肝就可能出問題。到了40歲左右這一問題就可能變得嚴重,進而對月經造成更深的影響。
月經持續一個月不走,對身體的危害還是蠻大的,背後潛藏的原因也會成為健康的隱患。不管年齡多大,月經出現這種現象之後,要儘快找到源頭,將身體調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