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馬達一響、黃金萬兩,車門一關、一月一萬」是當時卡車司機的真實寫照;20年後,運費難掙、車多貨少也是當代不少卡友心知肚明的事情。
再加上貨運行業近兩年的迅速發展,使得卡車司機崗位缺口增大的同時,也造就了這一群體青黃不接的現象。
○ 圖丨小饒
最近,家哥通過貨車寶社區,聯繫上了一位來自江西、身在廣東的90後卡友小饒,看看他對於現如今的貨運行業都有哪些看法呢。
關於用車——「肯定要自己開得舒服」卡車,是所有卡友的生產力工具,可以說一輛車的好壞,有可能直接決定他們的收入高低。而90後的小饒,則有著自己的一套心得。
據他所說,自己在買車之前,東風、江淮、解放等品牌都有去看過,畢竟自己剛出來沒買過新車,肯定要多看看。
○ 圖丨小饒的6米8載貨車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有朋友向他推薦柳汽乘龍M3,說可以上18噸的公告,四缸機、185馬力,這對於經常拉機器設備的小饒來說正好合適,如果選擇公告噸位小的車型就很容易超載。
就以東莞為例,近兩年就增加了好幾個暗磅。一般來說,大家都是老司機,拉了多少都知道,基本上不停車執法人員也能知道有沒有超載,所以能多裝兩噸不超載對他們來說已經很滿意了。
另一方面,小饒選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貨物性質考慮。這臺乘龍M3搭載的是玉柴發動機,在行業內也是公認的力氣大、有勁。
他也對比過康明斯、五十鈴的發動機,同樣拉十噸貨,玉柴還是要更勝一籌,如果是拉輕貨、泡貨的話,他也會酌情選擇康明斯發動機。
○ 圖丨小饒6米8自重
用小饒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拉重載肯定是自己要開的舒服,玉柴力氣夠大,適合我們乾重載的,這才是我選擇玉柴的原因。」
關於貨源——「某些人不按套路出牌」有了車,沒有好的貨源也是徒勞。
據小饒介紹,自己的車是包給他表哥的物流公司用來做設備轉運,每個月有個固定的金額給到他,不用去外面接私活,也不用他自己墊錢。
另外還有額外的提成,公司賺一百他就拿五十,賺一萬他就拿五千,每個月也算是有固定貨源能夠帶來穩定的收入了。
○ 圖丨小饒協助上貨
而當我問他怎麼看待如今不少卡友聲討的找貨軟體時,小饒的回答,夾雜著些許無奈與不甘。
他說,找貨軟體的初衷其實是好的,方便卡車司機尋找合適的貨源,壞就壞在某些人,不按套路出牌,導致現在的行情越來越差。
如果你說平臺不好的話,價格低了你不接、我不接、他不接,平臺還能生存下去嗎?它不得倒閉嗎?
所以說,再爛的價格都有人接,接完之後再反過頭說別人平臺不好,這種人有什麼臉面說平臺不好?
說到這裡,小饒還給我生動的打了個比方。
比如你自己買了一車家具,你要怎麼找車呢,以前是通過小黑板,現在信息發達了就是通過平臺,什麼貨、尺寸多少、重量多少,一目了然。
有的司機覺得價格合適就會選擇接單去跑,價格沒談攏就繼續找下一位,決定權很大一部分在司機自己手裡,所以貨運行情差,跟平臺的關係並不大。
可偏偏就有那麼幾個唯利者破壞規矩。
小饒跟我說,他們老家有個4米2藍牌,拉20噸,出廠門就斷了鋼板,居然還跑到平臺上發求助帖,結果當然是沒人理。因為這種人根本沒必要可憐,20噸貨,差不多是一輛前四後八的載重了,你搶別人的活還想視行情不亂嗎?
聊到這裡,小饒義憤填膺的說:「你價格爛到底了,你不接我不接,幾千萬卡友都不接,你哪個平臺能做得下去?簡直開玩笑!」
關於限行——「一刀切的治理怨氣當然大」車和貨的問題都解決了,但上路以後的麻煩也接踵而來,城市道路限行、排放升級等政策條例的更迭,使得貨車的生存範圍進一步縮小。
小饒跟我說,有一次客戶要出貨,讓他早上八點半到廠待命,正常的話六點半左右起床,刷個牙洗下臉就七點多鐘,吃個早餐七點半了,然後就可以出發了。
○ 圖丨小饒到達中轉場
但事實是,因為要避開限行,小饒必須繞路,多出來的十公裡路程因為堵車可能需要多花2-3個小時才能到達。
那天小饒起的特別早,五點鐘就起床了,刷牙洗臉五點半了,結果他六點鐘就到了目的地,由於沒到約定時間,他只能在車上休息,某種意義上也造成了運輸資源的浪費。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闖禁區的話,他將要面臨3分兩百塊錢的處罰,這對於貨車司機來說代價太大。
除了限行,小路段的限高限寬才是最讓小饒難堪的。
人生地不熟碰到禁區,電子眼拍了也就是花錢的問題,但是遇到限高限寬,你總不能飛過去吧。
遇上過不去的路,只能倒車,像小饒這種6米8車型,如果沒有人指揮,後面突然竄出一個人、一輛車,根本看不到,遇上碰瓷的都沒地方說。好在他車上裝了倒車影像,以此規避了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另一方面,小饒也說出了自己對於疲勞駕駛判定規則的顧慮。
如果卡友在高速上面遇到堵車,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趕到服務區,又不能在高速上違停,這樣的情況如果被判了疲勞駕駛真的很冤。
就比如說深圳高速違停扣6分罰3000,疲勞駕駛也是扣6分,等於是走也扣6分、不走也扣6分,左右為難,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堅持下去了。
○ 圖丨小饒6米8空車稱重
為此,小饒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等我們這代人退休了,或許你只能讓部隊(轉業)的人去運送物資、生活用品了;一刀切的治理怨氣當然是很大的,你要慢慢來,行業才能平穩發展……」
關於社會——「見得多了,脾氣也就好多了」除了同行的為難以及政策的限制,開車上路以後,也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小饒告訴我,在馬路上應該小心的不是他們大貨車,而是那些不懂規矩的小轎車。有一次它拉了一車設備正常行駛,直行綠燈還有幾十秒,左轉道上的小車突然跨實線變道想要右轉,但無奈其他車道都是正常直行的車流,它只能橫在車道上。
此時小饒的車速已經提了上來,如果強行剎車避讓的話,後面的設備就很容易出問題,再一個滿載狀態剎車距離也長,不一定能剎停,所以他也只能壓實線強行超車,避免了事故發生。
據他說,自己跑車這麼多年來,基本上什麼事故現場都看到過,脾氣也就好多了,他自己也說:「我現在開車都比較慢,遇上這種不守規矩的小車很多時候只能嘴上罵一罵咯,能避免的就儘量避免咯。」
打開了話匣子,小饒還說起了他之前從事危化品運輸時,被人為難的一件事。
他跟我說,當時是給一家日本企業送貨,廠裡的門衛就處處刁難人:來早了,罵人,來晚了也罵人,車輛開進去之後,依然在那裡嘰嘰歪歪的,他說那個人八成是走後門進來的,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門衛就被人投訴了,緊接著就被辭退了,再後來因為貨物性質的改變,小饒就再也沒有碰過這種人了。
關於生活——「認識的人多了想法自然來」最後,小饒跟我聊了聊自己的生活以及未來的規劃。
他說自己開車也是親戚帶上路的,屬於吃到甜頭的那一批人,家人都在老家,自己一個人在廣東這邊住公司,基本上一年就過年期間回去一次,沒事不想回,放假不敢回,放七天假最少有兩天在路上。
○ 圖丨小饒協助卸貨
當我問他以後有什麼打算時,他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無奈。
想娶老婆又沒錢,老家彩禮太高,然後房車另算;想換工作又啥都不會,除了開車基本沒有其他賺錢的技能了。
○ 圖丨小饒給自己的6米8加油
他也常常安慰自己:「現在也沒什麼打算,先多開發幾個客戶嘛,認識的人多了想法自然來……」
家哥有話說其實小饒是很多卡車司機的縮影,他們為城市的正常運作出車出力,到頭來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再加上常年開車落下的病根,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遠離貨運行業,從而造成卡車司機將近1000萬的缺口。
看似高收入的他們,實際上在扣除日常開銷、貸款、車輛保養等費用之後,大部分人的收入都處在中下水平。家哥覺得,我們真心欠這個群體一句話:謝謝,你們辛苦了,因為你們在衣食住行方面充滿艱辛,才保障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