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鬱,感受快樂!我就是靠堅持做這4件事,每一件都很給力

2020-11-16 簡客心理GAKER

作者|簡客GAKER

很多人私信問我,抑鬱症期間感受不到任何快樂,感覺特別壓抑,特別痛苦,有沒有好的方法能夠提升快感呢?

我就來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抑鬱症期間讓自己快樂起來的,這個過程是我先有了很多次的失敗,然後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我先來說我失敗的過程以及為什麼失敗。

我嘗試了很多提升快感的方法,比如看喜劇電影,聽相聲,去人多的地方,打遊戲等等,甚至想過去吃點讓人快樂的那些神奇藥丸,出了違法的那些事,能讓人瞬間感受到快樂的方法我幾乎都試了一遍,你們想知道結果是什麼呢?

結果就是我不僅沒有感受不到任何的快樂,反而還感覺挺失落的,還傷心無助地哭了一場。


為什麼我會感覺到失落呢?因為這兩個負面想法。

第一個想法就是我以前看喜劇電影,相聲的時候,我會很開心,但是我現在就是開心不起來,我一定出了大問題,比抑鬱症還嚴重的問題,我很傷心;

第二個想法就是所有的我能想到的方法都嘗試了一邊,但就是感覺不到快樂,我覺得我是無能的,我不認可自己。我當時的心理狀態恰恰就是想不好的事情和否定自己這兩種典型的抑鬱症表現。

失敗的原因,就是始終沒有放下否定自己的信念,而且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

我是怎麼成功地讓自己在抑鬱症期間快樂了起來的呢?

其實途徑已經很明確了,就是想辦法解決掉否定自己的信念,讓自己往好的方面去想。為了做到這些,我堅持做了4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堅持鍛鍊。

堅持鍛鍊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就可以讓人產生快感,提升生命活力。同時,堅持鍛鍊可以提升我們的自信。

記住,重要的不是鍛鍊,重要的是堅持鍛鍊,堅持才會有效果。

假如你想鍛鍊一次就要獲得快感,讓自己快樂,結果一定會讓你失望。我抗擊抑鬱期間,個月徒步1000多公裡,靠的就是堅持。

第二件事,就是堅持閱讀。我在抗擊抑鬱的時候,每天都堅持閱讀半個小時。

我不是默默看書,而是朗讀,並且會把自己朗讀一些片段錄下來,後頭自己去聽,自己去看。

尤其是我覺得一些充滿力量的話,我會用手機拍成視頻自己去看。

知道為什麼這麼做嗎?當我看自己朗讀的視頻,或者聽自己朗讀的錄音的時候,就是在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自我鼓勵。

給自己加油打氣,給自己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抑鬱症患者一定要明白,沒人幫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幫助自己。沒人救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自救。


第三件事情,就是堅持寫作。我特意學習了一種寫作的方式,叫做表達性寫作。

表達性寫作的目的是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解,轉移注意力去想一些好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給自己希望。

一種負面情緒就能引發幾十種負面情緒,如果沒有和負面情緒和解,那麼我們的內在,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感知覺,就都是負面的。

沒有正面力量的牽引,怎麼能走出抑鬱呢?

所以我堅持表達性寫作,不斷的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解,不斷的給自己希望,最後建立了積極心態和思維,讓自己在抑鬱症期間快樂了起來。

第四件事情,就是堅持學習。

2017年5月份是我抗擊抑鬱症的第6個月,也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你們知道我在做什麼嗎?我在幫一個朋友寫大學畢業論文,而且是跨專業的,難度很大。

我是主修的自動化和心理學,但是寫的是化學系材料學的論文。這麼難我能寫出來嗎?論文查重率低於10%,沒有做任何後期修改,一次性就過了。

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一個習慣,就是堅持學習,每一年讀至少50本書,每一年都要學一個新的技能。

學習能帶給我快樂,學習能帶給我自信,學習能消除我的恐懼,學習能賦予我能力。


就是堅持做了這樣 4件事情,讓我在抑鬱症期間感受到了快樂,而且是持久性的快樂。

也是因為堅持這樣4件事情,讓我改變了自己原本的生活習慣,建立的積極的心態的正向思維,最終幫助我戰勝了抑鬱症。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抗擊抑鬱症的戰士。

如果你也被抑鬱症困擾,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幫助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

相關焦點

  • 戰勝抑鬱後我明白了,家人要幫助我抗擊抑鬱症,必須做好這4件事
    一定要做好這4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共情共情就是同理心,就是要求我們能夠換位思考,真切去感受抑鬱症患者的處境,承受的生理痛苦和心理痛苦,尤其是要關注抑鬱症患者那顆敏感的心。很多家屬經常把這件事做反了,就是雖然一直陪伴在身邊,但卻總是沒完沒了的嘮叨,給患者各種指責和批判。這樣的陪伴只會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和恐懼。
  • 戰勝抑鬱症:嘗試做這3件事,容易又經濟,幫你走出抑鬱
    不過任何一種疾病都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根據臨床來看,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都是由於早期抑鬱情緒沒有及時處理,結果長期壓抑自己,最終從抑鬱情緒成為了真正的抑鬱症。所以,我們平時要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有所覺察,例如自己高興的時候是怎樣的表現、面對壓力的時候是什麼表現、悲傷的時候是什麼表現。
  • 《我是怎樣擺平焦慮的》:4招走出焦慮和抑鬱,重獲快樂新生
    所以,不論是將自己劃為抑鬱患者或是焦慮患者,你都無須緊張,選擇這本書就對了!它將對焦慮和抑鬱的嶄新的認識。這本書序章很長,但是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去深入地將它閱讀一番——它能讓你充分了解你的焦慮和抑鬱。你還可以採用這樣的放鬆方式: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體育鍛鍊腦裡鍛鍊冥想清理一下周圍的環境進行場景切換做讓你快樂的事這些方法看起來簡單而平常,但是卻都有著神奇的功效
  • 抑鬱症「偏愛」這四類人!堅持做好幾件事,或能慢慢走出「陰霾」
    2、抑鬱症早期徵兆:一個人獨來獨往大多數出現抑鬱症的人都不喜歡與他人交流,喜歡把自己封閉在一個角落之中,也不知道到底想要做什麼,他們大多數心裡都非常自卑,覺得為什麼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進而就會慢慢產生抑鬱的情況,此時就會越來越喜歡鑽牛角尖。
  • 從產後抑鬱到找回活力自己,我做對了這幾件事
    時隔1年多,我還是能清晰地想起那些壓抑到暴怒的瞬間,也依然能深深地體會到事後愧疚到無地自容的心酸。幸運的是,一直興趣的心理學知識和情緒練習,在產後第3個月,開始點醒了我,在產後6個月時讓我真正走出了育兒抑鬱的漩渦。過去一年,我寫作分享一些個人探索的思考和情緒管理的方法。今天,我將以一位母親的身份,分享我如何走過那段灰暗的時期。
  • 大學沒必要做的4件事,每一件都覺得虛度光陰,第三件卻被人喜歡
    高三畢業後,很多人都開始想大學生活要怎麼樣過,才是最好的,才是能滿足自己之前的光陰的。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上了大學的大學生都開始走向遊戲的快樂,戀愛的酸臭以及變得享受吃喝玩樂的快樂。其實很多時候在大學裡沒必要做的這4件事,每一件都有很多人在做,而這4件事也被老師、家長看作是虛度光陰的事情。大學,其實就是一個人改變的地方,這4件事,你是不是正在做。
  • 當在乎的人抑鬱時,你可以做的7件事
    這是好事,多一些關注就多一些認識,多一些認識,對避免或者緩解抑鬱就會有多一點的幫助。 之前,我們也分享過很多如何分辨和應對抑鬱症的文章,但角度都集中在患者自身的角度。 但其實,還有一類人也很關注抑鬱,他們就是抑鬱症患者身邊的人,譬如家人,朋友等。
  • 「我變得不快樂了,卻不知道原因」:抑鬱後,我是如何自救的?
    蛤蟆說自己最近不太快樂,提不起興趣做任何事,感覺自己沒什麼價值,生活也搞得一團糟……但蒼鷺醫生詢問他感受時,他卻說自己挺好的。結果,在情緒打分測評中,蛤蟆承認自己有過自殺的念頭。蛤蟆的經歷,讓我回憶起自己如何陷入抑鬱的經歷。七月的一天,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壞掉了。
  • 抑鬱症:怎樣堅持把一件事做好,淺談抑鬱者的工作狀態
    但抑鬱症病友們實在是很難堅持工作。主要表現在工作中不知道怎樣展開,失去了主動性。別人安排一件事做一件事,做成了做砸了也不在意,因為抑鬱症患本身對自己的事情都不關心,別人的事就更不關心了。所以在工作當中被動、拖拉、敷衍、應付。回憶抑鬱期間工作狀態,我自己都不滿意。根本靜不下心來做好一件事情。在2014年和2015年因為兩家公司都倒閉了,這也加重了我抑鬱的狀態。
  • 堅持做這三件事,閨蜜養出水潤少女肌,第一件我就堅持不下來
    堅持做這三件事,閨蜜養出水潤少女肌,第一件我就堅持不下來我們都想擁有無瑕的少女肌,不想讓自己永遠活在美顏相機中。每次拍照都要精心修圖,一個細節都不肯放過。而閨蜜每次都是坦然地講新鮮的照片發出去,以至於同時拍的照片,我發圈的節奏總是慢半拍。
  • 戰勝抑鬱症:嘗試去做這四件事,簡單又經濟,助你走出抑鬱
    發現自己的情緒 積極的OR消極的下面來講戰勝抑鬱症,嘗試去做這四件事:把運動列入到你的計劃內,不要當成是你跨越的障礙,而是一件讓你感覺輕鬆而又有趣的事,樂在其中,堅持一段時間,會慢慢的有變化。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不幸時,最重要的就是堅強面對,向他人傾訴,多與人交流溝通,與人保持交往的人要比那些孤僻獨處的精神狀態要好。
  • 我不要似是而非的人生,我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刻骨銘心!
    我不要似是而非的人生,我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刻骨銘心!經典的文藝作品總是充滿精神力量打動人心,《當幸福來敲門》一部小投資電影,沒有特技特、華麗的場景、深沉的音樂,然而就是靠著質樸的故事,就能打動人。《當幸福來敲門》影片裡的Chris只說一次:You got a dream, you gonna protect it.
  • 心理學家:抑鬱並不是那麼可怕,跟著這三種方法,你就能走出抑鬱
    2、能力下降:邏輯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記憶力等都被削弱。如果你不能做你想做的事,你的大腦就會崩潰。  3、行為習慣:害怕社交,缺乏組織語言,經常覺得困,無論睡多少都無法恢復精力。  正如《戰勝抑鬱》一書所說,抑鬱的人對「快樂」很遲鈍。天空灰濛濛的,周圍的空氣死氣沉沉的,景色變得毫無意義。你身邊的人來去匆匆,好像與自己無關。
  • 老師暑假一定要做的10件事,每一件都很有意義! | 特別關注
    今天,中教君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假期,老師最該做的10件事。倘若您還在糾結如何過暑假生活,不如就從這裡找找靈感吧。,反而應該是我們感受生活的一種方式。試想,當某一天,突然發現,原來你養護的綠植,早已為你長出了一片綠意盎然,讓每一縷陽光都充滿了愛意與生機,是不是連想想都覺得很幸福呢!
  • 廖智:死裡逃生讓我明白,活著就是最值得感恩的一件事
    在一次分享中,廖智提到,在被廢墟埋著的30個小時裡,感受著女兒和婆婆在身邊相繼離開,曾想過要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父親不顧自己安危的堅持,不斷的呼喊,讓她感受到了深深的父愛。這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也讓她意識到了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 面對青春期抑鬱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做這3件事,別火上澆油了
    歲了,在學校有多次割腕行為了,現在也不和我們父母溝通,一提學習就暴跳如雷,黑白顛倒的打遊戲,醫院開的藥也不按時吃,我晝夜難安,生害怕出什麼事情,我現在也別無所求,只求孩子能想以前一樣快樂……」一個來自四川的求助者。
  • 當你難過抑鬱的時候,堅持這5件事,心情會慢慢變好
    壞情緒人人都有,但是有了解決方法,就可以把它對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當你心情不好時,可以嘗試做以下5件事。逛逛菜市場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動彈也不跟別人說話,一待就是一整天——這是很多人在鬱悶時會選擇的排遣方法,但是它並不健康。而且,那個時間段人往往都比較愛鑽牛角尖,想得多了反而會加重抑鬱情緒。
  • 暢銷書作家、抑鬱康復者馬特·海格:走出抑鬱,先學會面對
    從有關方面的統計顯示,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就是抑鬱症。書中作者真實的經歷抑鬱後,他形容抑鬱的感受是:「我再也無法忍受這殘酷的、一刻不停的自我折磨,那感覺就像我眼見著周圍到處都是冰塊,卻只能將自己的手放在滾燙的爐子上。這種永遠找不到精神安寧的感覺令我筋疲力盡。
  • 自在一覺:請你正確認識失眠抑鬱這件事
    「我不知道為什麼不開心,可能就是因為一句話,一點事,或者某一個抽象的事物造成了我這樣的狀態他對我說,一個失眠抑鬱症患者可能會因為某一個小細節而使得自己不開心,不吃飯,不睡覺,對一切都失去興趣。我們了解到,當你出現失眠抑鬱的狀況時,你不能把這件事情告訴你周邊的朋友和家人。因為你說出來時,大家會對你避而遠之。他們大多以為你是開玩笑,他們會覺得你不夠健全或者不夠堅強。
  • 27歲的全職媽媽產後抑鬱,靠這個走出抑鬱
    漫畫的題目是《我的好爸爸》。形象地描述出了當代婚姻中的情形,媽媽做再多都是應該的,不然就不是個好媽媽,而爸爸只要偶爾做點事就可以被人稱為好爸爸。就像我們平時看到一個男人抱著孩子,就算只是抱一會兒,都天然會覺得這人真是個好男人,而看到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大家會覺得習以為常沒什麼大不了的,女人就該帶孩子,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