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
一提到抑鬱,我們的腦海就會浮現出那些生無可戀的人。通常認為抑鬱症大多在成人之中,由於生活和工作地壓力,成年人患有抑鬱症的機率很大,可下面的數字會大跌眼鏡!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披露我國抑鬱症的患病率高達2.1%,青少年佔比1/4,患者年齡出現遞減趨勢,這足以引起家長的廣泛重視,因為在早期的孩子教育中,家長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我女兒今年14歲了,在學校有多次割腕行為了,現在也不和我們父母溝通,一提學習就暴跳如雷,黑白顛倒的打遊戲,醫院開的藥也不按時吃,我晝夜難安,生害怕出什麼事情,我現在也別無所求,只求孩子能想以前一樣快樂……」一個來自四川的求助者。
「我兒子15歲了,把我們父母當做仇人,在學校覺得所有人都想害他,天天打遊戲,看我們不順眼還破口大罵,這是我們上輩子造的什麼孽啊?」一位來自武漢媽媽。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這麼好,衣食無憂,但內心卻極度的脆弱,「不管就亂,一管就跳」,這似乎已經成了青少年群體的標籤。據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而抑鬱是自殺的重要原因,如此龐大的數字,10萬個青少年!10萬個家庭!10萬個希望!是誰拋棄了孩子?還是孩子拋棄了這個世界,這都值得我們深思!
在我們對孩子的印象中,他們活潑可愛,無憂無慮,似乎與抑鬱無緣的!
其實很多時候,兒童不會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會通過一些行為求助父母,比如,憤怒,狂躁,心神不安,煩躁等等,但很少有父母會去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所以孩子的需求往往被忽視,久而久之,這些情緒會被壓制在心底無法排解。
「未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它們只是被活埋,並將在未來以更加醜陋的方式湧現出來。每個沒有在原生家庭好好對待的小孩,都會在自己有選擇權的婚姻愛情上暴露自己的最真實的一面。」弗洛伊德說。
前不久,武漢一名
後跳樓自殺,整個畫面看了讓人心痛不已,那個男生用憤怒的一跳回應了媽媽:「你扇我!我把這條命還給你!」幾乎所有人都在為這個少年的離開感到惋惜,而那個媽媽餘生將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
悲劇過後,是我們對教育的思考,奪取那個少年生命的絕對不僅是那兩耳光。悲劇,不過是撕開家庭矛盾的一把尖刀,讓醜陋得以被反抗。而此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份調查,許多孩子自殺的理由往往是,「沒收手機」、「賴床被母親掀被子」、 「被關電視機」、 「不想學習」……而這些又是應試教育下,父母極力控制的,也最容易造成家庭教育問題。
在我諮詢中,不乏很多抑鬱孩子的父母,他們不僅沒有做有利於孩子的事情,反而還在做加劇孩子抑鬱的事情,真的讓人揪心。
抑鬱的孩子,更自卑、內疚、自責,而自身的能量又很弱,對生活失去信心,看不到希望,更容易出現自殘、自殺的行為,所以這就需要父母更好的陪伴孩子,去支撐孩子的脆弱世界,而不是在孩子無助的時候還做出如下的行為,那就是火上澆油了。
1、強制抑鬱的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美國作家安德魯·所羅門就曾在他的《憂鬱》一書中記述自己病中的狀態,他本來只是想洗個澡,在心裡複述了連串的程序之後,用盡全身的力氣從床上坐起來,把腳放到地上後卻又感到所有念頭化為烏有,於是恐懼地轉身躺回床上,而腳還在地上,這讓他為自己的無能而沮喪地哭泣。
對於抑鬱的孩子,他自身的價值低,能量很弱,行動力不足,如果這時家長去強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學習,運動等等,孩子會因為自己無力達成,而更加自責,加重抑鬱情緒。
2、用父母的愛,要挾孩子
「你這樣做,對得起父母嗎,你要為你的將來考慮。」這幾乎是很多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希望以愛的名義喚醒孩子的鬥志,但對於抑鬱的孩子則不然,他們很懂事,只是暫時喪失了考慮未來的能力。
父母這樣要挾孩子,只會增加孩子的負罪感和內疚感,讓孩子更加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僅會加重抑鬱,還會讓孩子失去對生活的渴望。
3、用藥不用心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抑鬱只需要配合醫生的藥物治療就可以了,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抑鬱的復發率極高,而孩子的抑鬱多來自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當外在的環境沒有改善,孩子再次置身時就會復發,所以對於抑鬱孩子的父母,也要徹底的反思!
在實際的案例諮詢中,很多孩子拒絕看醫生,或者拒絕用藥,這就更需要父母學會如何去陪伴孩子,如何給孩子正能量,建立與孩子心與心的溝通,幫助其化解負面情緒。
對於抑鬱的孩子內心是極度脆弱,力量感低,他需要從外界汲取能量,而父母才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這就需要父母的接納和理解!
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認同和肯定,讓他逐漸形成自我認同,看到自身的價值,也要引導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幫他實現,喚醒孩子內在的能量。總之,要帶領孩子走出黑暗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成為黑暗裡的一束光!
青春期問題答疑解惑,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