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醫院成功救治廣西首例69歲「蠶豆病」患者

2020-12-17 中國軍網

69歲的丘老伯沒想到,吃東西覺得「上火」後,服用了兩盒「六神丸」和一包穿心蓮,結果不但沒下了火,還住進了解放軍第303醫院重症醫學科。醫院重症醫學科博士後耿焱醫生告訴他,「六神丸」中的珍珠粉成分誘發了他遺傳的「蠶豆病」,如果搶救不及時,他就可能醒不過來了。

4月8日,記者在解放軍第303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裡看到丘老伯時,他躺在病床上,神志清醒,正在輸液,康復的不錯。

丘老伯目前康復良好

耿焱醫生介紹到,3月29日下午,丘老伯從外院轉到第303醫院時,外院無法診斷他到底得了什麼病。31日全院大會診後,當天下午丘老伯轉入重症醫學科,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搶救,丘老伯康復良好。耿焱說,此前接診的「蠶豆病」患者多是小孩,丘老伯在69歲的高齡發作,屬於廣西第一例。

耿焱博士後介紹病人搶救情況

據第303醫院血液科尹曉林博士介紹,當時會診,聽說患者需要輸血但血型配不上,因為患者的血液顏色像醬油一樣。「根據以往會診的經驗,如果一個病人感冒了、發燒了,或者是出現小便顏色改變等症狀,就應該懷疑是蠶豆病了」。尹博士說,丘老伯住進第303醫院時,基本沒有小便,幸好及時找準了病因。

尹曉林博士介紹病人會診情況

關於「蠶豆病」

「蠶豆病」比較特殊,主要是由於遺傳性紅細胞六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酶)缺乏者進食蠶豆後,發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溶血具體機制不明。同一地區G6PD酶缺乏者僅少數人發病,而且也不是每年進食蠶豆都發病。有的人吃蠶豆一兩次沒事,到第三次就出事,但之後吃又不會有事。

尹曉林介紹,「蠶豆病」患者在廣西、廣東、四川、貴州等省區分布較普遍。3歲以下患者佔70%,男性佔90%。成人患者比較少見,但也有少數病例至中年或老年才首次發病。由於G6PD酶缺乏屬遺傳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該病常發生於初夏蠶豆成熟季節,絕大多數病例因進食新鮮蠶豆而發病。

1.症狀

「蠶豆病」的貧血程度和症狀大多數很嚴重。症狀有全身不適、疲倦乏力、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厭食、噁心、嘔吐、腹痛等,鞏膜輕度黃染,尿色如濃紅茶甚至如醬油,一般病例症狀持續2—6天。最重者出現面色極度蒼白,血壓下降,反應遲鈍或煩躁不安,出現少尿或閉尿等急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衰竭的表現。如果不及時糾正貧血、缺氧和電解質平衡失調,可致死。

2.預防

一旦知道自己有「蠶豆病」遺傳疾病,在平時的飲食上就要多加注意,不能進食蠶豆及其製品(如粉絲、豆瓣醬),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藥物,如抗瘧疾藥(伯氨喹啉、奎寧)、退熱藥(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靈、磺胺類藥物,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腦丸,穿衣以前要曝曬。

相關焦點

  • 山東首例!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救治94歲心臟病患者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心臟中心通過微創手術,為一名94歲高齡患者進行了心臟瓣膜置換術。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老人闖過一道道難關,身體逐步恢復,於12月25日正式出院。患者家屬劉女士說:「我父親患有心臟病已經很多年了,一直不好,近半年來反覆發作。以前他在家裡斜躺著,還能睡一點時間,到後來就發展到只能坐著,一躺下還不到二十分鐘就受不住了。」於是,劉女士帶著老人來到市立醫院東院檢查,最終發現老人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只有通過手術才能緩解病情。但老人已是94歲高齡,做手術風險很大,劉女士和家人都很擔心。
  • 「蠶豆病」是怎麼回事?
    該院血液科主任張魯勤指出,蠶豆是餐桌上很受歡迎的一道菜品,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並非人人都適合食用蠶豆。原來4歲雙胞胎男孩左左和哥哥右右在晚餐時吃了幾顆蠶豆,餐後兩小時,弟弟左左出現低燒、噁心、嘔吐症狀,第二天一早還出現臉色黃、疲倦乏力、食慾減退、腹痛、雙眼鞏膜輕度黃染、尿色如濃紅茶等。雙胞胎兄弟的飲食都一樣,可哥哥右右卻安然無恙。
  • 5月蠶豆病高發 3歲以下兒童最好別吃蠶豆
    「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疾病,原因是患者體內缺少一種酶,超過一半的患者為3歲以下的男孩。不像名字那麼溫柔,「蠶豆病」一旦發病會很突然,而且搶救不及時還會有生命危險。  醫生提醒,蠶豆病可以預防,特別是大人患有蠶豆病的,一定要注意它的遺傳性,應避免吃引起溶血的藥物、蠶豆等。  4歲男孩  尿尿變成醬油色  凱凱一家都是江山人,5月6日,4歲的凱凱突然生病了。「下午接孩子時,老師說兒子可能病了,有幾次嘔吐。
  • 吃蠶豆後尿「醬油」2歲兒童患上蠶豆病
    近日,2歲半的亮亮(化名)就因為吃了幾顆蠶豆,出現嚴重病症。     2歲兒童吃蠶豆後陷入昏迷     日前,市民江女士在家閒來無事,帶著2歲半的亮亮到鄰居家串門。期間,鄰居家拿出一袋熟蠶豆,亮亮也一個勁地要吃。於是,江女士便將香脆的蠶豆咬成小塊餵給孩子吃。
  • 吃蠶豆後尿「醬油」 瀏陽市2歲兒童患上蠶豆病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這份美味,尤其是小孩子,醫生提醒家長切莫輕易給他們品嘗蠶豆。近日,2歲半的亮亮(化名)就因為吃了幾顆蠶豆,出現嚴重病症。    2歲兒童吃蠶豆後陷入昏迷    日前,市民江女士在家閒來無事,帶著2歲半的亮亮到鄰居家串門。期間,鄰居家拿出一袋熟蠶豆,亮亮也一個勁地要吃。
  • 蠶豆病2-6歲高發 男童患者多於女童
    該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助理徐大明告訴記者,近期新鮮蠶豆大量上市,該院已接收了10多名蠶豆病患兒,除了這一例外,目前病區還住著6名這樣的患兒。   5月12日,這名六歲的男童因為茶色尿、面色蒼白、嘔吐、發熱,從宜興轉到無錫市兒童醫院。到該院時,患兒面色蒼白,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濃度只有46克/升,而正常人血紅蛋白濃度為120克/升。
  • 蠶豆病的患者多為10歲以下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時下正是蠶豆上市旺季,市民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食。但對於一些孩子來說,蠶豆可碰不得,吃下蠶豆半天或一天後,會出現皮膚黃疸、發燒、尿色加深等「蠶豆病」症狀,嚴重的還會有生命危險。  小孩突發蠶豆病,血色素降到4克  日前,在市婦兒醫院血液科病房,記者見到了2歲寶寶棟棟和他的父母。一家人從湖南來寧波已經一年多了。
  • 蠶豆雖美味,但謹防得「蠶豆病」,杭州2歲寶寶因為蠶豆吃多了進醫院
    這個季節,蠶豆可是時令貨,鮮嫩的蔥油蠶豆、噴香的蠶豆飯、可口的蠶豆泥……一個杭州媽媽變著花樣地給2歲寶寶做蠶豆美食。沒幾天,寶寶也「變樣」了——臉色和全身都開始泛黃,小便顏色跟醬油一樣,整個人無精打採的,飯也不想吃,就想睡覺。
  • 吃蠶豆為啥會得蠶豆病? 為什麼得了蠶豆病的人不能吃蠶豆?
    吃蠶豆為啥會得蠶豆病? 為什麼得了蠶豆病的人不能吃蠶豆?時間:2017-03-20 10:53   來源:就醫160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蠶豆為啥會得蠶豆病? 為什麼得了蠶豆病的人不能吃蠶豆?
  • 就因為吃了蠶豆,5歲小男孩被送進醫院……
    點擊播放 GIF 1.1M圖片來源網絡記者從紹興市中心醫院兒科了解到,前不久,一對父母急匆匆送來一位小患者,他就是5歲的小男孩豆豆(化名),到醫院時豆豆臉色蒼白在與小孩父母溝通中得知,來院前他們曾給豆豆餵食蠶豆,但沒想到發生了這樣的事。醫生診斷後告知其父母,豆豆得了「蠶豆病」,如不立即治療,病情繼續惡化會危及腎臟,甚至導致死亡。於是,豆豆父母立馬將其送往省兒保進行治療。目前,豆豆已在省兒保接受了輸血治療,病情平穩。而就在去年11月,柯橋區婦幼保健院也接診過一位新生兒蠶豆病患者,當時醫院採取換血術,才挽救了小寶寶的生命。
  • 「奪命」蠶豆病到底是啥病?哪些孩子絕對不能吃蠶豆!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心吃,最近,有男孩吃了兩勺蠶豆,搶救了2個禮拜。男孩吃了兩勺蠶豆尿血4歲男童浩浩(化名)家住黃岡蘄春縣,半個月前,奶奶晚餐做了蠶豆米炒雞蛋,新鮮蠶豆米香甜可口,浩浩吃了兩大勺。
  • 這病發作很兇險!抽絲剝繭 「蠶豆病」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王利靜 何為蠶豆病? 患者在進食蠶豆或者蠶豆製品後引發溶血性貧血,因而該病被稱為蠶豆病。
  • 2歲男童患蠶豆病 家中這物竟是罪魁禍首
    2歲男童患上蠶豆病,是因為吃了蠶豆導致的嗎?什麼是蠶豆病,蠶豆病是什麼引起的呢?下面一起來看下。  2歲的黃陂男孩小傑(化名)突然拉出了「醬油尿」,很快就因病情危重而進入兒童重症病房搶救,經診斷起因為急性溶血性貧血(俗稱「蠶豆病」)。醫生諮詢其發病經歷後判斷,很可能是家裡的樟腦丸引起。
  • 泰國試管案例|42歲高齡,丈夫患蠶豆病,試管要男孩避免遺傳!
    成功案例雲南D姐,42歲試管原因:蠶豆病,要男孩選擇醫院:iBaby生殖中心(披實院長)負責試管顧問:小滕負責醫療翻譯:婷婷iBaby生殖中心最受二胎家庭歡迎的試管醫院泰悅試管顧問小滕多年備孕無果,男方患蠶豆病D姐今年已經42歲了,先生46歲。夫妻兩人年輕時忙於工作,沒考慮要孩子。最近幾年事業穩定下來了開始備孕,然而3年過去了卻一直沒有好消息。期間夫妻倆還嘗試了幾次人工授精,都沒有成功。於是便開始了解第三代試管嬰兒,在網絡搜索的過程中找到了我們。
  • 「蠶豆病」要警惕!台州醫院每年接診十多例患兒
    浙江在線05月13日訊眼下正是新鮮蠶豆大量上市的時候,這種口感軟糯的時鮮菜,頗受台州市民喜愛。不過,最近一名5歲的雲南小男孩因為吃了幾顆蠶豆,引發重度貧血,後被醫生確診為急性溶血性貧血,也就是俗稱的「蠶豆病」。  蠶豆病究竟是什麼?會有哪些症狀?網上流行的預防辦法是否可靠?
  • 兩歲男孩吃蠶豆住進ICU 謹防「蠶豆病」
    每年四五月份是蠶豆上市季節,蠶豆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可惜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吃。最近,常州市兒童醫院收治的一名小男孩,就因為吃了蠶豆而住進了ICU。醫生告訴記者,晨晨剛進醫院時,血紅蛋白檢測結果僅為56g/L,比正常值115-175g/L低了一半還多,隨後被送往ICU進行救治。常州市兒童醫院小兒血液腎臟科醫師 顧曉豔一方面我們輸注紅細胞,之後的話還有一個用的激素,抑制這種過程的免疫反應。糾正水電解質的紊亂,鹼化尿液。
  • 男寶寶患「蠶豆病」 醫生為其全身大換血
    這是我市首例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的方法為新生兒成功實施換血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張米橋株洲日報訊 出生不到一周的樂樂(化名),不幸患上「蠶豆病」,急需換血治療幸運的是,6月23日,省直中醫院新生兒科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成功為其換血,讓他轉危為安。據悉,這是我市首例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的方法為新生兒成功實施換血的病例。6月17日,樂樂(化名)出生了。正當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中時,噩運卻在不知不覺中降臨到這個孩子身上。出生後不久,樂樂出現了皮膚重度黃染現象,並逐漸加重。
  • 湖南湘雅醫院成功救治一位「尼曼匹克病」患者
    ——尼曼匹克病患者因自發性脾破裂,在湘雅醫院經手術治療,日前順利出院。據悉,這類患者80%在3歲以內死亡,而能活到52歲且自發性脾破裂的,文獻檢索為全球第4例,在中國還是首例。   52歲的患者閻某是長沙縣人
  • 汕頭市中心醫院多學科協作救治 小腸克羅恩病患者
    近日,汕頭市中心醫院全院多學科合作成功為一名反覆腹痛腹脹患者解決困擾其多年的疑難問題,患者目前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陳先生今年54歲,多年來一直反覆腹痛腹脹,最近這種症狀又出現了。感到不適的他終於下決心好好查一查到底怎麼了,於是來到汕頭市中心醫院就診,併入住消化內科。 腹痛多年病因成謎 醫生們為陳先生進行對症治療,並完善相關檢查。
  • 我市確診首例「蠶豆病」 該病易致幼兒智力低下
    可正當全家人沉醉在幸福中時,兒子出生的第4天,被懷疑患上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病」,生後18天到我市婦幼保健院確診確定為該病,其母親為廣東龍門縣人,父親為本地人,經檢查其母親也為該病而父親正常。這是我市自2008年11月1日在全市開展新生兒G6PD缺乏症篩查以來的首例患者,這是記者昨天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