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進入學校後,家長都希望他們能取得好成績,但有時可能關心則亂,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
湯女士的女兒在幼兒園學習還不錯,各方面表現也很突出,可沒想到升了小學後成績一直不理想。老人覺得老師沒有用心教育,於是讓小湯給買點禮品送去。
媽媽給班主任送「禮」,孩子依舊不被「關照」
湯女士本來不屑於這些,可為了孩子的學習還是到商場買了一條名牌絲巾送到了老師的辦公室,之後她有意無意問女兒有沒有得到老師的「特殊照顧」,孩子懵懂地說和之前一樣。這讓湯女士有點懵,於是去學校找老師了解情況。
聽到小湯的話,班主任一臉茫然,原來她並沒有拿走絲巾,直到現在絲巾還在辦公室等待認領。老師表示教育好每個學生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與禮品無關。叮囑小湯以後不要搞這些小動作,否則會帶壞孩子,也會把教育風氣搞。
弄清楚情況,媽媽羞愧,也反省了自己
孩子的成績與老師確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和家長。作為家長,應該多花心思配合學校教育孩子,而不是想些旁門左道,讓孩子在是非觀尚未形成的情況下遭受不積極思想的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
孩子的學習和家庭教育分不開,家長們不要僅指望老師,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自己也要出力。
1)加強溝通,配合老師共同教育
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學校和家長共同完成的,父母應該多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和薄弱科目,並跟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情況,增進了解,這樣能優化各自的教育方式,以便取得更加好的教育成果。
發現孩子學習出現問題,應該跟孩子溝通了解情況,保持溫和的態度了解他們內心所想。可以跟他們一起找到問題所在,尋求解決辦法。但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只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即可,讓他們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去學習更有助於提高成績。
2)以身作則,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
父母在家應該做出好的榜樣,帶動孩子共同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沉迷網絡,給孩子傳播不好的風氣。可以陪孩子閱讀,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當孩子學習時,不要看電視或打遊戲,避免影響他們,給孩子創造相對安靜的環境,這樣有利於集中注意思考問題。
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學習提升,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家長也要給自己充電,掌握更多技能,引導孩子努力完善自我,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思想觀念都是從小養成的,家長應該從小為他們做出正確的行為示範,用自身言行引導。另外還要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只關注成績,要多詢問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克服困難,讓孩子磨練得越來越有韌性和毅力。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