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依附情結要不得

2021-01-14 共產黨員

  「背靠大樹好乘涼」「朝裡有人好做官」,所謂的為官之道至今仍被一些人奉為圭臬。這種「依附」心態的存在,也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圈子文化」肅而不清、殘存未絕的產物。有依附情結的幹部,總覺得決定自己政治命運的是個別人,只有找個「大樹」「靠山」才能有底氣、有信心;只有「站對隊」「進圈子」才能得到庇護、站穩腳跟、順風順水。事實上,「小圈子」因利而聚,也會因利而散,註定了它只是暫時的,在現實中更是貽害無窮。

 

  這種不健康心態的產生,是自私自利、投機取巧心理在作祟。搞人身依附的幹部,心中一定是忘記了理想信念,忘記了為民服務的使命職責。私慾的膨脹、理智的喪失,讓他們滿腦子都是功名利祿,一心想著倚傍靠山進入「快車道」。為實現飛黃騰達,一些人甚至不惜拋棄黨性原則、漠視黨紀國法,不擇手段投機鑽營、拉幫結派,搞非組織活動。

 

  這種不健康心態的形成,反映出權力觀的扭曲錯位。搞人身依附的幹部,錯誤地認為「官帽」是某些「貴人伯樂」賞識和提攜的結果,對權力的來源、如何獲取權力、如何運用權力,沒有清晰理性的認知,忘記了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對上畢恭畢敬,對下漠視冷落,一心圍著「貴人」轉,不對人民群眾負責,是政治上的糊塗蟲。

 

  幹部一旦有了這種不健康的心態,要麼一味奉承,要麼隨波逐流、墮入「小圈子」,破壞政治生態。有的幹部喪失了黨性原則,行走於違法亂紀邊緣;有的不敢動真碰硬,向歪風邪氣示弱妥協;還有的甚至結黨營私拉山頭、沆瀣一氣謀私利。從近幾年查處的窩案、串案來看,都是一拎一大串、拔出蘿蔔帶出泥,最終害人又害己。

 

  依附心態對幹部而言,無異於健康肌體上的一塊淤結,及早清除尚無大礙,任其發展就會「存腠理」「附肌膚」「入骨髓」而「傷性命」。所以,黨員幹部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的形勢下,那種搞小山頭、小圈子、靠人身依附和結黨營私混官場的做法不僅行不通,而且必遭嚴懲。事實證明,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小圈子終究是靠不住的,只有黨組織和人民才是最穩固的「靠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內不能搞人身依附關係」「我們共產黨人決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為官從政不是做買賣,容不得半點利益交換。對此,奉勸少數幹部及早摒棄思想深處的依附情結,徹底丟掉依附小圈子的幻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價值觀。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代仁人志士、良吏賢官尚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政治抱負,黨員幹部更應有大境界大格局大情懷,做到慎獨慎微、知理明責、知止守規,一步一個腳印,行得穩也走得遠。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之依附情結
    當我們迫切地希望父親或者母親愛我們,但又覺得自己不值得這份愛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願意做任何事,就算不計代價,也要讓父親或者母親不排斥我們,為了確保自己不被離棄,我們做出很大的犧牲,我們犧牲了自己。這就是典型的依附。
  • 小男孩「戀母情結」的是與非
    ,甚至要撫摸媽咪的乳房才能入睡。   有戀母情結的男人,因為非常害怕失去媽咪的愛,所以一直是試探著母親的態度,處處希望媽咪滿意,抑制自己的要求和願望。由於過於依附母親,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都容易女性化。在社會上也是一個懦弱的人,缺乏自主意識。   2.戀愛時難以形成穩定的戀愛關係。
  • 孩子太黏著媽媽可能是戀母情結 家長要這麼做
    原標題:孩子太黏著媽媽可能是戀母情結 家長要這麼做   孩子喜歡媽媽相信這是媽媽們的幸福,然而過度的依賴就是所謂的「戀母情結」,勢必會對以後造成不良影響,那麼,戀母情結對孩子以後的影響有哪些呢?
  • 人的依附心理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症狀又稱為人質綜合症,是指受害人在長期遭受迫害的情況下,對於犯罪分子偶爾施與的小恩小惠表示出感激,甚至在最後時反過來抵制救援者,幫助犯罪者的病態依戀情結。這一症狀受到廣泛關注便是在1973年斯德哥爾摩發生的銀行被搶事件,最後受害者反而轉為幫助罪犯,不出庭指證,甚至為他們籌集法律辯護的資金。
  • 「依附類型」從何而來?這要從童年開始說起──依附理論系列(15)
    沒關係,讀完這篇文章,或許你就會對自己的依附類型有更清楚的了解。那麼,你或許也會問我說:「萬一我是XX型依附,我又該怎麼辦呢?」這一些東西,我在這篇文章裡,也會給出一些建議,提供讀者們一個可以前進的方向。現在的依附理論,採取的是兩軸四象限的分類模式,這個四象限在依附理論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有更完整的說明。而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安全依附。
  • 四種依附類型從何而來?讓我們從童年談起──依附理論系列
    在比較早的教科書裡面會提到,逃避依附又可以分成排除型逃避依附 (dismissing attachment) 和恐懼型逃避依附 (fearful attachment),但事實上,就我的理解來看,所謂排除型逃避依附和恐懼型逃避依附,其差別並不是過去所說的「我好,但世界不好/我不好,而且世界也不好」,而是「我不得不強裝自己很好
  • 高中男生的苦惱:我是不是有戀母情結?
    我曾聽說有的人有嚴重的「戀母情結」,是不是就是我個樣子?「戀母情結」,是不是會影響我未來的生活?  戀父和戀母情結並不是什麼貶義詞,恰恰相反,在它形成之初,是一種有益的心理驅動力,可以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建立一種親密聯繫,使雙方互相親近,父母愛護子女,子女喜愛尊敬並模仿父母,從而使孩子健康成長,家族血脈得以延續。   在這裡我們以戀母情結為例。
  • 為什麼很多男人都有「處女情結」?這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現嗎?
    處女情結起初源於人類農業社會的財產式婚姻,那時,生產力落後,思想自然封閉又保守。男尊女卑的社會讓女性依附於男性,而綱常倫理約束的往往都是女性行為。以前,女性沒了處女膜不僅會被世人詬病,還可能失去生命,女人甚至比男人更在意。
  • 嚴防「帶病提拔」 杜絕「人身依附」
    原標題:嚴防「帶病提拔」 杜絕「人身依附」為貫徹落實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規範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幹部任免事項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中組部近日修訂印發了《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幹部任免事項守則》。《守則》明確了「凡提四必」和「三個不上會」、「兩個不得」、「五個不準」的要求。
  • 如何正確地看待男人的戀母情結呢?
    2.有意無意地將妻子與母親進行比較「說句心裡話,你比我媽做的飯要差遠了。」「你這到算個啥?我媽當年一邊上班一邊照顧我奶,還要管我們弟兄三個,都不見說一句累。」「你比我媽差得多了,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其實這種男人不奇怪,他只是有強烈的戀母情結。02那麼什麼是戀母情結呢?心理學書中說道:戀母情結的說法源於古希臘神話與傳說。
  • 大學生娶同學媽媽並當眾表白 戀母情結的產生
    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結的影響。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我們把戀母情結及其變化進行編碼,3-6歲出現的戀母情結是第一戀母情結,進入青春期後出現了第二戀母情結第二戀母情結的對象不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兩位長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歷史上的名人或當紅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現為與一位替代父母認同,模仿他,學習他,崇拜他;互補作用表現為愛上一位年紀比自己大許多的異性,這種現象叫做「牛犢之戀」。
  • 小男孩「戀母情結」是對是錯?
    39健康網 作者:   很多媽咪都為兒子對自己的依戀而自豪,她們一直帶著寶貝睡覺,一直到寶貝七八歲甚至十幾歲,寶貝很喜歡賴在媽咪身邊,甚至要撫摸媽咪的乳房才能入睡
  • 戀母情結---男性力量的失輝
    一般地,男性如果有戀母情結,會有如下幾種特徵:一、長相一般比較文弱或者外表強大,內心卻是軟弱的,缺乏陽性力量,缺乏自主意識和獨立精神,非常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評價。有嚴重的戀母情結的男人,會對母親的依賴性特別強。在母親的溺愛下長大的男人,心理上可說是跟母親的臍帶仍然相連未斷,故長大成人後仍然凡事依賴母親。
  • 臺灣的「日本情結」由何而來?
    臺灣的「日本情結」由何而來?   (三)經貿交流:臺灣對日經濟地位有所上升  日本在臺灣二戰後的經濟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臺灣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日本一直是臺灣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對日經濟上的依附性地位
  • 戀母情結易致不成熟個性 重母輕妻影響家庭團結
    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上高一的小智(化名)就擔心自己有「戀母情結」。過分的「戀母情結」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嗎?如何才能克服「過度戀母」?
  • 越依附男人就越沒有安全感
    她們之所以願意找一個比自己更強大的男人,全心全意地依賴他們,是因為「戀父情結」。有些女人希望男人可以改變自己、顛覆自己,讓自己變成男人所想像的那樣。而強大的有才華的男人則會讓女人變得更好。    但「果兒」的感情狀態一般都很「悲慘」,你越是依附一個男人,你的內心就越沒有安全感。對男人來說,這段關係也不美妙,那些依附他們的女人更像女兒,不像情人。於是,兩性關係就這樣產生了衝突。
  • 解惑 為什麼黨內不準搞人身依附關係?
    黨內人身依附關係,是錯誤的權力觀、扭曲的權力運行機制條件下所滋生的「毒瘤」,任其泛濫,貽害無窮,歷來為我們黨所反對。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曾批評不少地方和單位「都有家長式的人物,他們的權力不受限制,別人都要唯命是從,甚至形成對他們的人身依附關係。
  • 獨立與依附
    自由意味著要承擔責任,被豢養的狗跟人一起生活,永遠吃得飽,有安全感。而狼,只能混跡於野外,風餐露宿,挨餓受凍。 成為一隻狼,意味著獨立。不僅要面對自己溫飽問題還要面對危機四伏的環境,每一種生物要生存下去,總要發展一些相關的技能。要自己解決溫飽問題,狼耐飢,機警,善奔跑,耐力強,常採用窮追的方式獲得獵物,耐心令人驚奇,為了一個目標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而絲毫不覺厭煩。
  • 戀母情結是怎麼回事 戀母情結有哪些表現
    核心提示:  說到戀母情結這個詞語,相信很多人都略有聽聞,但是如果真的要細說其具體表現,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也有很多人不認為戀母情結是什麼大問題,更加不知道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戀母情結的表現。   說到戀母情結這個詞語,相信很多人都略有聽聞,但是如果真的要細說其具體表現,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也有很多人不認為戀母情結是什麼大問題,更加不知道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戀母情結的表現。那戀母情結是怎麼回事?戀母情結有哪些表現?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戀母情結是怎麼回事?
  • 安全感與安全依附者的內心世界──依附理論系列(三)
    :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當中提到了一些關於近代依附研究的基礎概念,這一篇則要開始深入地探討近年來依附理論的研究結果。我將先簡單介紹一下三種依附型態對於安全感的看法,接著再談談安全型依附者的眼中,看到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安全感:依附類型形成的關鍵安全依附,顧名思義地,就是充滿了穩固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