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蘇秦,曾佩六國相印,後被刺客所殺

2020-12-16 壹典歷史

每一個讀書人對於「懸梁刺股」這個成語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它喻指讀書人刻苦用功到了忘記身體上的痛楚的程度。可是你知道嗎?「錐刺股」的傳說來自於戰國的縱橫家蘇秦,他用這種方法讀書,最終身佩六國相印。按照一般的道理,一個讀書人,尤其還是一個出身寒門的讀書人,能夠作一國之相,就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但是為何蘇秦一個人就做了六個國家的丞相?他到底有什麼樣的能力可以取得六個國家國君的信任?

蘇秦的出身貧寒,但他是鬼谷子的弟子,在學成了縱橫之術和權謀之道後,他便下了山去遊說各國的國君,以圖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但是他最初選擇的是秦國,因為當時的秦國,可以說在商鞅變法之後,各個方面都在諸侯國中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此次秦國之行,令蘇秦失望了,儘管費盡心機與人脈見到了秦王,可他的主張並不為秦王所採納,反而在滯留秦國的過程中,耗盡了自己的盤纏。最後,只得狼狽不堪地回到家中。

蘇秦回到家中後,他的父母以及妻子都非常的勢利,見到蘇秦如今不得志,不僅不去安慰他,還都不和他說話,甚至連飯都不肯給他做。蘇秦見到此情此景,心中悽涼,但他更加明白這些家人之所一這樣對他,全是因為他沒有官做,生活窘迫,就此找到一本《太公兵法》後,發憤苦讀,一旦晚上想睡覺了,就用錐子直刺自己的大腿,如此苦讀了整整三年,期間家人見他把自己的大腿刺得鮮血淋漓,心中不忍,曾經勸說過他,但他明白只有自己讀出名堂,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一次出遊的蘇秦,擁有了比上次更為豐富的知識和計謀,他選擇了遊說六國國君組成聯盟,共同對抗西方的秦國,憑藉著自己過人的口才和謀略,讓六個國家明白,面對強大的秦國,只有聯合才是眼下六國的生存之道。因此,他們感激蘇秦為他們帶來保國之策,就任命蘇秦為國相。蘇秦後來坐著華麗的馬車途逕自己的家鄉,全家人又畢恭畢敬地迎接他回來,蘇秦也並沒有計較他們之前的冷漠,而是賜予了他們很多的財物,一家人重歸於好。

但是,蘇秦的做法在齊國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於是他就遭遇了刺客的暗殺,受了重傷,在臨終前要齊王把他的人頭懸在城門,宣揚要重賞刺客,從而引出真正的兇手。蘇秦死後,齊王依計行事,果真抓到了兇手。

蘇秦是一位傳奇的縱橫家,他用自己的智慧為六國打造了合縱的戰略,有效抵擋了秦國的進攻。蘇秦雖然出身並不好,但從未為自己的人生設限,因此,他的人生獲得了成功。其實在很多的時候,我們往往只要有勇氣去追夢,總能觸到夢想的陽光。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蘇秦在兼佩六國相印之前混得有多慘嗎?
    蘇秦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他一出場就應該是學富五車,風度翩翩,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其實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歷史上的蘇秦第一次出道就在外面碰了一鼻子灰,不但沒有受到重用,反而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
  • 說服六個國家聯合起來,歷史上的蘇秦真的算是六國的丞相嗎?
    蘇秦是團結六國來制衡秦國的人,是六個君主授予他相位和權力的人,但是真正的蘇秦真的是六國的丞相嗎?最後為什麼有人說是刺客謀殺了他?在他死前,他留下了找到刺客的方法。最後,齊王抓獲了殺害蘇秦的兇手,並按照蘇秦留下的方式為蘇秦報仇。
  • 戰國時期:六國宰相「蘇秦」一代名士卻死於非命
    再加上六國之間還會產生其他一些利益上的矛盾、糾紛、摩擦。所有這些都會對合縱之盟產生不利影響。六國盟誓時,都說要齊心協力,一心一意,對抗強秦。可在實際行動時,卻大打折扣,六國諸侯,六條心。諸侯之間往往總是各懷鬼胎,互相觀望,不肯向前,欲求自保。蘇秦儘管兼佩六國相印,為「縱約長」,總轄六國臣民,可事實上他什麼權力也沒有。而且,他也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國家的利益。
  • 頭懸梁,錐刺股,師從鬼谷門下,身佩六國相印,看戰國縱橫家蘇秦
    在這個亂世,湧現出了許許多多人才,有治國能臣,沙場勇將,正人君子還有善辯說客,其中,就有縱橫家的代表人物蘇秦。蘇秦師從鬼谷子,合縱六國,巔峰時期任命為縱約長,被拜為六國國相,身佩六國相印,好不氣派。我們小時候常聽的故事頭懸梁錐刺股的主角,也是蘇秦。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蘇秦的一生,看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看看刺殺蘇秦刺客的遭遇,你就明白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250」就成為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十分忌諱的數字,設定商品的標價時,商人們往往會避免這樣的標價;在找錢時,顧客或者老闆往往會避諱找二百五十塊錢,那麼「250」為什麼會稱之為「愚蠢」或者「傻」的代名詞,這個特殊的數字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歷史內涵呢?
  • 蘇秦身佩六國相印,嚇得秦國15載不敢出關,為何最後遭五馬分屍
    他曾經身佩六國相印,嚇得秦國15年都不踏出函谷,蘇秦究竟做了什麼呢?蘇秦是雒陽(現河南洛陽)人,字季子。年少時他千裡迢迢去齊國求學,拜入鬼谷門下一心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學成後他便開始外出遊歷,本以為會有收穫,結果還是一事無成。結果回到家鄉,受盡了親戚鄰居的嘲笑。
  • 頭懸梁錐刺股,身掛六國相印的蘇秦,為什麼卻沒有一個好結局?
    戰國時期有這麼一個人,他為了讓自己好好學習,就將頭髮吊在房梁上,困了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讓「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流傳至今。他憑藉自己的智慧獲得了國君們的賞識,成為了六國的丞相,一時風光無限。他去齊國做間諜,齊閔王還把他當成心頭肉,掌上寶,最後卻懇求齊閔王處死自己,了卻此生。
  • 張儀和蘇秦哪個厲害?
    兩人不分伯仲,都是厲害的辨士,都有一怒諸候懼的本領,只是若沒有蘇秦的故意怠慢,其後又讓人假裝成客商一路護送張儀到秦國,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張子」。
  • 蘇秦的一生充滿起伏,從史料入手看他從成功到失敗經歷了什麼?
    一年多後,蘇秦便完成對列國形勢的揣摩分析,信心倍增。最終揣摩出合縱連橫,完成了聯合六國的壯舉。(《戰國策》上說,蘇秦回來的時候,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他一生為了燕國的強大而進行頻繁的外交活動,同時又大大地影響了齊、趙、魏等國的政治決策傾向,為燕國伐齊做了充分地準備。
  • 蘇秦與太后私通犯下死罪,燕王卻裝作沒看見,40年後發現真高明
    《鬼谷陰符》表面上像是一種道家的吐納修習方法。但實際上,是一種實用性極高的縱橫術內功修煉方法。《鬼谷陰符》一共分為七術,分別是「盛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和「損兌」。這些都是縱橫之術的內在基礎。打個比方,《鬼谷外經》相當於招式威猛的降龍十八掌,而《鬼谷陰符》則相當於加強內力的九陽神功。內功修得越厲害,《鬼谷外經》所教的招數就越有效。
  • 俗語裡「二百五」的由來 卻是《夢想帝王》手遊裡的挖角神將蘇秦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二百五」的由來竟然和戰國大縱橫家蘇秦有關。本期月半叔就和大家聊一聊蘇秦和「二百五」之間有什麼故事。戰國時期大縱橫家蘇秦,四處遊說六國共同抗秦,最終身披六國相印,做到了前無古人的成就。
  • 蘇秦張儀:中國式合伙人
    蘇秦非常慚愧,於是就在家閉門讀書,他感嘆說:「士人既然已經立志不辭辛勞的讀書,如果不能建功立業,讀再多書又有什麼用呢?」於是他讀書更加刻苦,勤於揣摩。當讀書想瞌睡的時候,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血都流到了腳上。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學有所成。這就是「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蘇秦於是外出遊說諸侯,推行合縱抗秦的政策,終於取得諸侯信任,同時掛燕、趙、齊、楚、韓、魏六國相印。
  • 歷史故事:縱橫家蘇秦能從一件小事為自己謀取N重利息,為何最終卻落...
    蘇秦看秦國不接受他的連橫建議,轉頭便跑到趙、魏、齊、燕、韓、楚六國,推銷他的合縱聯盟。蘇秦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成了六國的聯盟長,擔任了六國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的相印,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蘇秦的三寸不爛之舌到底有多厲害。
  • 中國歷史上忍辱負重的四大人物,你最敬佩的是哪位?
    1、蘇秦刺股   蘇秦是鬼谷子的徒弟,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辭別師父下山之後,自以為學有所成的蘇秦滿懷壯志四處遊歷,結果卻處處碰壁一事無成,窮困潦倒的他只好回到洛陽的家裡。歸家後,父母兄弟都不搭理他,嫂子給他冷臉看,並譏笑於他,妻子甚至不願意做飯給他吃。
  • 戰國嘴炮第一人,身掛六國相印,一人能破一城
    後有人評價,說他的才能可以和商鞅並論。然而秦孝公剛剛去世,新上位的秦惠王剛把變法的商鞅「五牛分屍」,對這些靠嘴皮子的人沒有多少好感。蘇秦來了秦國之後向秦惠王說「秦國地勢很好,四面天險,簡直就是天府之國,而且百姓有多兵強馬壯,可以吞併天下完成一統大業」。可惜秦王不為所動,回了一句:「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今先生儼然不遠千裡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 蘇秦、張儀之縱橫術及悲慘結局
    成功合縱蘇秦遊說完各個諸侯後,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團結一致。蘇秦被任命為從約長(合縱聯盟的聯盟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衣錦榮歸蘇秦六國封相衣錦榮歸圖合縱成功後,蘇秦自楚北上,向趙王復命,途經洛陽。車馬行李、各諸侯送行的使者頗多,氣派比得上帝王。
  • 戲說歷史,《大秦帝國》之蘇秦,上演最驚心動魄的一怒為紅顏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隨著《大秦賦》的熱播,大秦帝國系列也隨之迎來了尾聲。因為未曾看過崛起,所以小C只能一邊追劇一邊補課,時至今日,我終於看到了那個足以比肩張儀的縱橫名士——蘇秦。蘇秦,東周洛陽人,師承鬼谷門下,然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在這已經腐朽到了骨子裡的東周國中卻全無用武之地,這既是東周之哀,亦是蘇秦之哀。既然報效母國無望,蘇秦只得周遊列國以訪明主,但奈何天下雖大,竟無蘇秦容身之所。
  • 時也命也,蘇秦張儀
    蘇秦、張儀二人都師從於鬼谷子鑽研縱橫之學。二人學成下山後面臨的首要選擇自然是前往何國出仕。蘇秦本欲入秦,他看好經商鞅二十年變法強大起來的秦國。而張儀本為魏人,魏與秦為世仇,且山東六國多以蠻人視秦,從心底裡瞧不起遠離中原文化的西陲之國。即使如張儀這見識卓越之輩起初也認為秦國國小民窮卻又蠻勇好戰,覺得其忝列戰國。縱使有商鞅變法,也只是一時振作而已,充其量與韓國不相上下。
  • 頭懸梁背後的故事——屌絲蘇秦的逆襲之路
    公元前284年,齊國臨淄城的刑場上,一代縱橫大家,合縱聯盟的倡導人、身佩六國相印的蘇秦,被齊泯王處以車裂之刑。望著悠悠天空,生死之際,陰陽之間,他將用生命去回報那份遠在燕國的知遇之恩。他明白,從他入齊的那一刻開始,這一天,已經成為他躲不掉的生死劫。
  • 漫談張儀蘇秦
    談到蘇秦,咱們第一印象就是鬼谷子高徒,腰懸六國相印的縱約長。太史公寫諸子,要按字數論,蘇秦也是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孔子,光字數就有八千多。比比墨子那著名的「二十四真言」,就知道太史公在蘇秦身上下來多大的功夫。但太史公自己也知道「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史記蘇秦列傳》所記載的事實水分很大。    而我看了《史記》,發現《蘇秦傳》確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