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懸梁,錐刺股,師從鬼谷門下,身佩六國相印,看戰國縱橫家蘇秦

2020-12-22 回憶汝水

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百家爭鳴。在這個亂世,湧現出了許許多多人才,有治國能臣,沙場勇將,正人君子還有善辯說客,其中,就有縱橫家的代表人物蘇秦。蘇秦師從鬼谷子,合縱六國,巔峰時期任命為縱約長,被拜為六國國相,身佩六國相印,好不氣派。我們小時候常聽的故事頭懸梁錐刺股的主角,也是蘇秦。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蘇秦的一生,看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蘇秦字季子,出生於河南洛陽的一個農民家庭,成年之後,蘇秦不滿足於在家種田,於是到了齊國,和張儀一起,拜鬼谷子為師,學習遊說之術。蘇秦學成之後,在外遊歷,沒想到處處碰壁,混的是窮困潦倒。錢花完了,沒辦法,蘇秦只好回家,不過,在他回家的路上,蘇秦獲得了一個寶貝,就是姜太公所著的《陰符》。回家後,因為蘇秦沒有取得成就,他的家人都對他冷眼相待,他的嫂子不願意給他做飯,他的父母妻子也都不想搭理他。

蘇秦是一個有志向的人,他不滿足於現狀,決定繼續學習。他將自己關在屋內,刻苦研讀回家路上淘到的《陰符》。蘇秦學習不分晝夜,但他卻總是犯困,效率不高。為了讓自己能夠保持清醒,蘇秦想了許多方法,他起先在頭髮上綁一根麻繩到天花板上,這樣只要自己一犯困低頭,就會被拽頭髮的刺痛給弄醒,但時間一長,蘇秦發現這種方法並不奏效,並且還有禿頭的風險。於是,蘇秦換了一種方法,他找了一個錐子,每當自己犯困的時候,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地上。有這樣的決心,蘇秦苦讀一年,覺得自己學成了這本書,便再一次外出遊歷。

蘇秦這次遊歷,起先也不是很順利,他先後找到了周顯王和秦國,可前者瞧不起蘇秦,後者因為新太子即位,剛剛處死了商鞅,很討厭說客,於是也把蘇秦趕走了。那時的天下,秦國一家獨大,蘇秦覺得,既然秦國不願意用我,那我便聯合其餘六國,一起抗擊秦國。由於秦國地處西部,所以將秦國東部六國由北至南聯合起來的策略就是合縱。值得一提的是,蘇秦的兄弟蘇代,蘇厲,都是戰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歷史上將其合稱為三蘇。

為了實現合縱的願景,蘇秦這次換了種策略,他先來到六國中相對較弱的燕國。各國均得人才而富強,可燕國卻很少有大才涉足,所以燕王也可謂是求賢若渴,可是儘管如此,蘇秦也等了足足有一年之久才見到燕王。燕國時常和鄰居趙國起衝突,在兩國邊境上常常發生摩擦,兩國關係也很不好。蘇秦見到燕王,批評了燕王對趙國的態度,說現在秦國一家獨大,趙國在燕與秦之間,是起到保護燕國的作用,燕國應該擔憂的,是秦國,應該和好的,是趙國。燕王一聽很有道理,便採用蘇秦的建議,資助他去遊說趙國。

蘇秦這是第二次來到趙國,第一次來趙國時,因為趙國奉陽君趙成嫉賢妒能,不願意將蘇秦介紹給趙王,現在奉陽君已死,蘇秦以燕國使者的身份,見到了趙王。見到趙王后,蘇秦詳細分析了天下形勢,趙國此時在六國中,實力比較強,蘇秦提出合縱戰略,聯合六國,大家互幫互助,共同抗擊秦國,之後可進一步成就趙國的霸業。趙王一聽很有道理,便資助蘇秦去遊說其餘國家。

蘇秦到了其他國家,分析了各個國家的優勢和當今天下的形勢,提出了合縱抗秦的戰略,得到了各國的響應,使各國國君放下各自恩怨,都將西方強秦看作是頭等大敵。在實現合縱戰略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蘇秦還在趙國的時候,秦國派大將犀首進攻了魏國,俘獲了魏將龍賈,不僅如此,秦國大軍還有繼續東進的意思。蘇秦擔心這樣不利於六國聯盟,便聯繫了自己的師弟,仍然賦閒在家的張儀。

蘇秦派人勸說張儀來投靠自己,張儀聽後,高高興興的到趙國都城去見蘇秦,認為這個同門師兄會給自己安排個一官半職。沒想到張儀到蘇秦府上時,蘇秦非但沒有給自己任何好處,甚至都不願意理會自己,更有甚者,蘇秦還當眾把張儀羞辱了一番。張儀氣不過,決定前去秦國,和蘇秦作對。蘇秦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了秦國,秦惠王拜張儀為客卿,此時,幫助張儀的人才將蘇秦所做的一切和盤託出。張儀感嘆自己沒有師兄高明,並許諾在蘇秦當權時不會攻打趙國。

蘇秦遊說完各個諸侯後,成功實現了合縱,蘇秦被任命為縱約長,並被六國國君拜為相國,身上佩戴六國相印,十分風光。蘇秦回國時,隨行的陣仗比帝王還要豪華,當初不願意用蘇秦的周王,也為蘇秦清掃道路,設宴款待。蘇秦有權有錢後,也沒有忘記當初幫過他的人,他一一給了賞賜。六國合縱後,秦國有十五年時間沒有進行任何軍事行動。

可惜,好景不長,聯盟中六國國君各懷鬼胎,再加上數十年新仇舊怨的積澱,使秦國看出了聯盟的破綻。秦國怕人挑撥齊國,魏國與趙國的關係,齊國派兵攻打趙國,六國聯盟宣告破裂。蘇秦怕受到趙王指責,提出出使燕國,並發誓報復齊國。蘇秦到了燕國,燕王對蘇秦很是厚待,甚至蘇秦私通燕王的母親,燕王知道後,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對蘇秦越來越好。即便如此,蘇秦還是很害怕,便又提出出使齊國,提高燕國地位。蘇秦到齊國後,想起當初與齊國的仇恨,便唆使齊王大興土木,意圖削弱齊國國力。最後,蘇秦也被人刺殺在了齊國。

蘇秦,可以說是一位靠嘴皮子發達的人,他先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分析天下形勢,然後到各國進行遊說,使他的觀點被認同,從而獲得權力。可是,當合縱實現後,蘇秦卻並沒有進行什麼實質性的活動,來加強聯盟,致使脆弱的聯盟破裂後,蘇秦只能到處奔走,逐漸從歷史的主流中消失。

相關焦點

  • 頭懸梁,錐刺股的開創者,別人家的孩子——蘇秦
    在以前讀書時我們經常會被家長拿來比,所以就有別人家的孩子一詞;而家長老師們為了勸學,經常說的莫過於「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借光」這兩詞了,尤其是頭懸梁,錐刺股。「頭懸梁,錐刺股」之所以被大人們經常拿來舉例勸學,是因為這個典故的主人公蘇秦的確讓人為之嘆服。蘇秦的身世:蘇秦生在農家,最後通過頭懸梁,錐刺股般的學習狀態,成功身佩六國相印,成為六國「從約長」,他這翻蛻變可以說是從寒門到封侯拜相的典範,而父母也希望自己子女成為人中龍鳳,所以頭懸梁,錐刺股就成了最適合對我們勸學的典故。
  • 頭懸梁錐刺股的青年——蘇秦、孫敬告訴你,人生沒有隨便的成功
    在戰國時期,雖沒有高考選拔這一說,但發奮圖強的人同樣不少,我們經常聽到的「頭懸梁錐刺股」就是刻苦學習的榜樣。上學時經常被師長拿來激勵我們。故事《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錐刺股,出自《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 頭懸梁錐刺股,身掛六國相印的蘇秦,為什麼卻沒有一個好結局?
    戰國時期有這麼一個人,他為了讓自己好好學習,就將頭髮吊在房梁上,困了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讓「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流傳至今。他憑藉自己的智慧獲得了國君們的賞識,成為了六國的丞相,一時風光無限。他去齊國做間諜,齊閔王還把他當成心頭肉,掌上寶,最後卻懇求齊閔王處死自己,了卻此生。
  • 你眼中的蘇秦,除了頭懸梁錐刺股還有什麼
    戰國著名縱橫家蘇秦,用「頭懸梁錐刺股」揭示了如何刻苦。當他終於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成功後,榮譽鋪天蓋地。他身挎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不過,蘇秦的合縱政策在一次死亡事件中破產了。死亡事件發生在燕國,死的人是燕國國君燕文侯。
  • 頭懸梁,錐刺股的兩人後來混得怎樣?歷史老師肯定忘了告訴你!
    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我們耳熟能詳,那麼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結局究竟如何呢?相信歷史老師絕對不會告訴你。頭懸梁的主人公是孫敬。孫敬是漢朝人,年幼時就很愛讀書,視書如命。他讀書是為了激勵自己用繩子把自己的頭髮拴在橫梁上,只要自己打瞌睡低頭,繩子就會扯他的頭髮,這樣就會清醒過來。
  • 戰國嘴炮第一人,身掛六國相印,一人能破一城
    戰國時代,他師從鬼谷,與商鞅為同門師兄弟,早年間窮困潦倒,寄人籬下,受盡世間冷眼與嘲笑,就連妻子,父母和親戚都不拿正眼瞧他。遂逼迫自己發奮研讀《陰符》一書。終功成名就,眾人仰望。然而秦孝公剛剛去世,新上位的秦惠王剛把變法的商鞅「五牛分屍」,對這些靠嘴皮子的人沒有多少好感。蘇秦來了秦國之後向秦惠王說「秦國地勢很好,四面天險,簡直就是天府之國,而且百姓有多兵強馬壯,可以吞併天下完成一統大業」。可惜秦王不為所動,回了一句:「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今先生儼然不遠千裡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 歷史上真實的蘇秦,曾佩六國相印,後被刺客所殺
    「錐刺股」的傳說來自於戰國的縱橫家蘇秦,他用這種方法讀書,最終身佩六國相印。按照一般的道理,一個讀書人,尤其還是一個出身寒門的讀書人,能夠作一國之相,就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但是為何蘇秦一個人就做了六個國家的丞相?他到底有什麼樣的能力可以取得六個國家國君的信任?
  • 都聽過「頭懸梁,錐刺股」,但你知道那個錐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都聽過「頭懸梁,錐刺股」,但你知道那個錐究竟是什麼東西嗎一說到考古,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古老文物,由於這些物件大多年代久遠,與我們現在的生活偏離的有些遠,所以,大多人會覺得關心這個沒有太多的意義,其實,如果抽 出一些時間,對文物做些了解
  • 鬼谷子的徒弟蘇秦簡介 蘇秦刺股的故事
    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師出鬼谷子,學成後在外遊歷多年不得志,生活過的窮困潦倒。不過蘇秦沒有放棄,失敗而歸之後他更加努力的學習,一年後遊說列國得到燕文公的賞識,遇見伯樂的蘇秦便從此開始有了用武之地,開始他遊說列國合縱六國的壯舉。
  • 蘇秦身佩六國相印,嚇得秦國15載不敢出關,為何最後遭五馬分屍
    蘇秦兄弟三人,皆遊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於權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摘自《史記·蘇秦列傳第九》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局勢混亂。在這亂世之中仍有不少人才出現,其中就有這樣一位機智多謀的謀略家,他叫蘇秦。
  • 蘇秦與太后私通犯下死罪,燕王卻裝作沒看見,40年後發現真高明
    鬼谷子,是戰國中期縱橫家學派的創始。他本是衛國人,名叫王詡。因為他長期隱居於清溪之鬼谷,因此被稱為鬼谷先生。在鬼谷,鬼谷子開門收徒,最終培養出許多名震天下的學生。而其中,就包括著名縱橫家——蘇秦。據說鬼谷子在教授縱橫之學時,曾要求學生將自己埋在坑中,然後用言語說服自己,必須要說到鬼谷子「泣下沾襟」。
  • 蘇秦的一生充滿起伏,從史料入手看他從成功到失敗經歷了什麼?
    蘇秦是戰國時期的東周洛陽人《戰國策》裡說"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可以說是家徒四壁,蘇秦決定改變,司馬遷在《史記 蘇秦列傳》中稱他"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說明他曾經拜鬼谷子為師。
  • 孫敬懸梁蘇秦刺股|努力成就人才
    從古至今都有對於文化的教育不斷發展,從奴隸社會的"六藝」到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秦漢推崇法家學說,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朝選士制度的改革設置進士科,標誌科舉制的創立。隨後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宋、元、明、清歷代相襲。一直都是以考試衡量人才,現在依然如此,自78年恢復高考便持續至今,一樣以成績進行衡量。所以我們從來都是靠勤奮努力換來的成績。
  • 徐華潔借古道今: 蘇秦遇到「監察法」,可否還會「錐刺股」?
    >,可否還會「錐刺股」?這是五千年來莘莘學子、十年寒窗的內心真實寫照,所以有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祖逖聞雞起舞等人的典故名流千古。春秋戰國時期,孔夫子老先生主張 "學而優則仕",其一生志向遠大,一心想用自己的博聞多識為朝政出力,被逼帶弟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
  • 頭懸梁背後的故事——屌絲蘇秦的逆襲之路
    而他更想不到的是,他的死不僅動搖了戰國的實力格局,並且為後世留下了刺股求學,屌絲逆襲的典範。1.初生牛犢,都逃不掉不堪回首的往事蘇秦,戰國時代洛陽人氏。出身寒微,家中世代務農。在豪貴滿地走,隨便拉一個人出來都是卿大夫後裔的戰國時代,這樣的身份實在不值一提。
  • 蘇秦:從失敗到成功
    下面講的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主人公是戰國時蘇秦。戰國時期,秦國通過變法國力越來越強,想要統一其他六國,於是經常攻打其他國家。由於秦國的強大,其他國家都很擔心,但又想不到合適的方法抵禦秦國。蘇秦遊說各國,提出了「合縱」抗秦的主張,即六國聯合起來,一起抵抗秦國。蘇秦生於洛陽,而洛陽正是東周的都城。
  • 「蘇秦刺股」真是形容讀書用功?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個人炒作?
    「頭懸梁」說的是晉朝有個哥們叫孫敬,他讀頭時喜歡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梁上,防止自己打瞌睡。「錐刺股」說是就是本文主角蘇秦這位仁兄。他每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在讀書,要打瞌睡的時候,他就拿一把尖尖的鐵錐在自己的大腿上猛扎,常常把自己的大腿搞得鮮血淋漓的。
  • 戰國時期:六國宰相「蘇秦」一代名士卻死於非命
    再加上六國之間還會產生其他一些利益上的矛盾、糾紛、摩擦。所有這些都會對合縱之盟產生不利影響。六國盟誓時,都說要齊心協力,一心一意,對抗強秦。可在實際行動時,卻大打折扣,六國諸侯,六條心。諸侯之間往往總是各懷鬼胎,互相觀望,不肯向前,欲求自保。蘇秦儘管兼佩六國相印,為「縱約長」,總轄六國臣民,可事實上他什麼權力也沒有。而且,他也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