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現象的審美危機

2020-12-14 人民網傳媒

網紅即網絡紅人,是指因其自身的某種特質、某種行為或某個事件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引發網民關注,被網民追捧而走紅的人。每個時代都有一批弄潮兒,而「網紅」恰好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弄潮兒。身處網絡化媒介時代的網紅,以網際網路為載體,迅速擴散並衍生為全民網紅熱現象。

網紅作為一種興盛的現象,無論是數量還是類別都呈爆發式增長的趨勢,因此,網紅現象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可否認的是,網紅的產生為大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就職空間和選擇,同時,網紅的崛起並受到追捧,印證了普通人通過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展示個人的特長或某種能力而實現自我價值的路徑是可行的。在多元的氛圍激發下,網紅傳播的內容在一定層面上滿足了受眾的需求,生產了許多創意的內容,帶來了全新的審美體驗。然而,網紅現象的正向效應和負面影響並存。其盛行也帶來了一些審美危機,審美內容的淺表化,審美活動的功利化,審美追求的平庸化,這些網紅現象的弊端不容忽視。因此,在正視網紅現象有利一面的基礎上,對網紅現象的美學反思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網紅現象的審美危機

美是反思的,審美具有批判性。網紅作為一種潮流現象,在其發展和傳播的過程中,從美學角度分析其成因,並反思它所帶來的審美危機刻不容緩。在對網紅現象作審美反思時,著重點應落在審美主體上,即網紅受眾。當然,媒介作為網紅現象盛行的重要推力,對其進行美學反思也不可或缺。

(一)審美內容淺表化

網絡紅人在網絡媒介平臺傳播的內容,往往只注重內容的「養眼」。網紅的直觀性、生動性和現場感可以給大眾提供娛樂、消閒。其內容的琳琅滿目、五光十色,讓人的眼睛為之一亮,使人真正的感到娛樂和休息,解除了視覺欲望的饑渴,滿足了「視覺上的食慾」,此所謂「養眼」。但其傳播的內容卻「不養心」。在愉悅中潛藏著消極的不健康的因素,例如拜金主義、拜物主義。過多的追求「悅耳悅目」,代替了「悅志悅神」的美學理想,在外表的娛樂和休閒的包裝下,消磨了人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導致審美內容雖「養眼」但「不養心」。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審美內容帶給審美主體的應該是精神的快樂,然而網紅現象中所傳播的內容,過多的強調單純感官上的娛樂。

網紅傳播內容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下,通過便捷的「粘貼、複製」傳播,使其內容失去了內核,失去了審美的價值。無論是傳播者還是受眾對內容的審美活動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傳播者用一種粗濫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受眾又只是從網紅當中抽取了最膚淺的成分,而不去深究內涵,這便是審美內容的淺表化。

(二)審美活動功利化

網紅產業伴隨著網紅現象的出現,甚至在社會上出現了專門打造網紅的公司,批量「生產」網絡「女神」,審美活動因其功利性、產業化而淪為簡單的消費活動。當商業目的開始滲入,染上了過多的銅臭味,網紅傳播的內容被生產製造,程式化、同質化的內容失去了審美的價值。

網民越來越少的關注美本身,美在消費的衝擊下面臨奔潰。「豔」「欲」「裸」等極具挑逗意味字眼的頻繁出現,這種在金錢誘惑狀態下產生的網紅,本質與工業產品無異,必然會降低文化意義的異質和繁榮。此外,審美活動夾雜過多的功利性因素,以及對低俗娛樂文化的過度消費,往往會導致過度娛樂,逐漸降低整個社會的文化品位。

(三)審美追求平庸化

網紅現象本質是一種大眾文化,它迎合大眾的審美趣味,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然而,這種審美趣味多半是不高雅的,甚至是低俗的。網紅現象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宣揚了這種媚俗的低級趣味,隔離了精英文化,在媒介的助力下,傳播甚廣,使得大眾的審美追求趨於平庸化,長此以往,精英文化將被大眾文化所取代。

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滲透,大大提高了受眾的參與度,各種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出現,為受眾的參與性實踐提供了有效的場所和渠道。而這種便利,使得應有的審美距離被打破,精英文化的習性傾向於保持審美主體與客體間的距離,如同有距離地欣賞世界名畫,有距離地欣賞歌舞劇等,審美的主體與客體始終保持一種疏遠的距離。而大眾文化傾向於取消這種審美距離。

受眾在參與網紅現象的傳播時,在網絡平臺中追求的是集體的狂歡,個性的張揚,純粹的娛樂。審美主體一味地追求欲望和快感滿足,將感性慾求作為唯一的審美追求,忽視審美內涵,導致審美追求的平庸化。甚至是達到娛樂至死的地步。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等與會並致辭。【詳細】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細】

相關焦點

  • 談網紅現象
    立意:原文兩重意思,第一,成名相對過去變得更加容易,可以採用各種方式成名,只要是有自己獨特特點的都可以晉身成為網紅。第二,網紅要有實材實料,真才實學,要想一直紅非此不可。結構選擇:當我們在題目中看到「現象」兩個字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我們所說的並列式:「擺現象——析原因——談利弊——說做法」結構。
  • 真題解析 | 網紅現象的成因及前景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出了這樣一道論述題:論述網紅現象的成因和前景。網紅的概念可以說火了不少時間,早已有之,熱度不減,就是不flop。概念一直存在,但網紅的特徵也在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而變化,包括媒介環境、資本環境與社會文化環境。答好這道題,要先從理解網紅開始。
  • 2016上半年網紅現象專題報告
    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放大了某些人的特性,這種特性有時候與網民的喜好、審美、臆想、娛樂等心理相契合,受到網絡世界的追捧。這群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就被我們稱之為「網絡紅人」。
  • 審美中的功利性能解釋直男為什麼偏愛網紅?
    為什麼男明星容易被網紅收割就算功成名就有作品,讓她們一開始獲益的依然是作為美的擁有者,而這種特殊性,在嫁入不是那麼鼎盛的豪門時就是最好的婆家門面。為什麼男明星愛網紅?為什麼假白富美盛行?綜合上面簡單的概念科普,因為審美活動具有功利性。
  • 網紅為什麼這樣紅?——基於網紅現象的解讀和思考
    網紅為什麼這樣紅?——基於網紅現象的解讀和思考 2017年01月16日 09:09 來源:《當代傳播》 作者:敖鵬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本文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而興盛的網紅文化,系統梳理了這一現象從網絡紅人到網紅逐漸泛化更迭的發展變遷,從網紅主體、中間推手以及網紅的受眾三個層面對當下火熱的網紅文化傳播的動因和要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 網紅審美還能走多遠?
    網紅,當代迷惑人群。她們仿佛不用工作,沒有生活壓力,有的只是用不完的昂貴護膚品和化妝品。每個月總有幾天在國外旅行,出入高檔餐廳,在社交媒體上曬出沒有瑕疵的精緻面孔和完美的身材。限量、限購對於小X書上的po主都是不存在的除了炫富外,還有對顏值的「網紅式審美」。在網紅審美下,美的標準變得單一又嚴苛。普通人難免失落,緊盯著自己的「缺陷」。
  • 關於網紅現象社會影響的調查報告
    網紅現象的利弊權衡  調查顯示,綜合考量網紅體現的價值觀以及給社會帶來的影響,絕大多數人認為網紅現象是弊大於利,佔比為69.23%;認為利大於弊的佔30.77%。如下圖所示:  網紅作為網際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進步的一個衍生物和對相關受眾人群心理需求的一種迎合與滿足,以及社交模式和消費模式的一種新體驗,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和流行暗含著時代發展的必然。因此,網紅既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經濟形態,由網紅引發的網紅經濟、網紅產業已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這表明網約現象有其持續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觀性。
  • 對網紅和網紅現象的理解 | 20北大新媒體專碩真題解析01
    在答題過程中首先要答出來網紅是什麼,這裡問的網紅肯定是現階段的網紅,所以要答出來現階段的網紅特點;其次,答案中還需要解釋為什麼會出現網紅現象,並舉出例子論證;最後,分析該現象存在的問題、如何應對等。不僅如此,還可以從網紅的本質方面進行升華和反思,提升內容質量。一般來說,網紅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或長期持續輸出專業知識而走紅的人。
  • 如何看待當今的「網紅」現象?
    答|百度派 @Chandler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名詞——網紅。越來越多的人渴望當網紅,受眾人追捧。走顏值路線的「網紅」在網絡上所營造出的場景化的生活方式,對於受眾而言就是具象的理想生活圖景,受眾在不滿自身生活狀況的情境下,很難對網絡上展現出的完美場景說不。不過被此類「網紅」吸引的受眾不會產生長期的「依賴」,如果「網紅們」無法想出其他方式增加「黏性」將會很快被新上位的「網紅」剝奪注意力資源。
  • 網紅臉 社會病態審美的一場騷亂
    有人在擁有了「芭比眼」「花瓣唇」之後,一躍成為了備受追捧的「名媛」,和明星、富二代談起了戀愛;也有人花28萬元請來專門給網紅隆鼻的「名醫」,卻做出了個「朝天鼻」,不得不再花上6萬去修復一番。作為網紅經濟一個鮮明的代表符號,網紅臉不僅是一陣流行風潮而已,它關乎技術與審美,也關乎流量與欲望。
  • 網際網路催生「網紅經濟」發展,「網紅」遍地是好是壞?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單從網民結構可以看出,大多數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總結來說,有60%左右的網民是高中以下學歷。從當下網際網路企業發展來看,一些以文化傳播為主的網際網路企業發展軌跡是實實在在跟著這部分網民的喜好在走,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網絡文化審美。
  • 「李子柒」現象:將「三農」元素織入審美敘事
    原標題:將「三農」元素織入審美敘事——「李子柒」現象引發的關注與啟示 近年來,在寧靜的村居背景中,自媒體人李子柒陸續推出了百餘支「古風美食生活」視頻,不僅在國內快速走紅,更收穫了大批海外「粉絲」。這些視頻作品常以「某作物的一生」作為主題,起始於一粒種子從萌芽到成熟的農耕過程,落腳於將食材烹為佳餚的生活技法。
  • 紅星評論|網紅丁真,見證女性審美意識的轉型
    一名攝影師,在四川甘孜州理塘縣,為一位名叫丁真的藏族青年,拍攝了一段短視頻,上傳到網上後,引發大量點擊與圍觀,丁真迅速成為網紅。丁真的網紅效應,產生連鎖反應,熱搜不斷,西藏與四川兩地文旅部門的社交帳號,以人格化的口吻,把丁真「用」到一個極致,丁真也積極配合,形成了皆大歡喜的歡樂氛圍。
  • 荔枝說:網紅乾隆的審美有多迷?
    荔枝新聞專稿(文/zZZ)   萬萬沒想到,2017年最後一個網紅居然是乾隆
  • 網紅現象,正在毀掉下一代:多少人的三觀,都輸給了網紅的五官!
    網紅現象,正在毀掉下一代:多少人的三觀,都輸給了網紅的五官!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不得不說有時候掙錢需要捷徑。最近一位社交類的直播軟體捧紅了一大波人群,他們正是花一樣的年齡,本應該享受學習的樂趣,可是他們的三觀卻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 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紅」現象的研究
    如今大學生群體正是網絡媒體所關注的焦點,而大學生群體也因為他們敢於勇於接受新鮮事物而對網絡有著極大的興趣,在這種雙方互相關注的前提下,大學生「網紅」現象應運而生。如何在「網紅」影響下引導大學生群體正確對待「網紅」現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顯得尤為重要。
  • 作文指導|網紅現象,2021高考生理性思辨話題!
    網絡直播與網紅經濟的結合得以爆發,重新定義了品牌和市場,也湧現了很多商機,網紅現象應運而生。網際網路時代,網紅」已經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特徵,而由此引發的「網紅現象」在吸引人們目光的同時,也引來資本和市場的關注。因為可以從「注意力經濟」獲得不菲的利益,所以,一些低俗的,甚至無底線的「網絡+直播」現象,肆無忌憚地消費著社會熱點。這樣的「網紅亂象」,我們應該態度鮮明地予以抵制。
  • 天貓國際搭建英文網站開放招商;醜聞危機爆發,網紅們病了
    【新聞 | 醜聞危機爆發,網紅們病了】來源:i黑馬醜聞危機爆發,網紅們病了他們在孵化網紅的過程中,發現人設快速崩塌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如何管理旗下網紅人設,已經成了一個MCN是否成熟的關鍵指標之一。按他的經驗,現在大多數網紅,其實是三低人群,年齡低(年輕,容易衝動)、收入低(出名前都是普通上班族,學生,甚至無業,賺到錢後更容易膨脹)、學歷低(很多網紅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對社會和相關局勢缺乏清晰的判斷,但高學歷的逐漸增多)。這些年輕人,一方面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一方面靠著公司的包裝和營銷,搭乘著微博、微信公號、抖音短視頻等風口和紅利,一飛沖天。
  • 19歲女大學生整容喪命:網紅審美,是徹頭徹尾的垃圾
    不管你們認不認同,我都想說,網紅審美真得好垃圾!看看網上那些主播們,長得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那銅鈴般的眼睛只給人一個感覺——大是夠大,但絲毫沒有任何美可言。我不反對變美,畢竟正是對美的追求,才讓人類越來越高級。但是,當全社會把網紅臉當成一種美,想方設法磨掉自己的特點,變成千篇一律的時候,不好意思,這分明就是在退步!
  • 網紅為何會曇花一現 紅極一時的原因在這裡
    可能許多的朋友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鐵打的明星,流水的網紅」。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網紅的曇花一現。用「紅極一時」來形容,或許一點兒也不為過。那麼,網紅為何會出現曇花一現的情況呢?這些流水的網紅又有哪些共同的特點。相信這是許多朋友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其實,無非出於這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