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紅現象社會影響的調查報告

2020-12-14 荊楚網

  網紅因網而生,隨網而長。「網紅是網際網路的產物,沒有網際網路就沒有網紅。」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縱深發展,網紅也在不斷隨之迭代升級,從文字時代的網紅、到圖文時代的網紅,再到視頻時代的網紅,每一次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都帶來網紅展現形式和傳播內容的變化和擴展。隨著社交網絡在網際網路技術中居於主導地位,特別是微博、微信的誕生以及各類直播平臺的大量湧現,網紅的產生和迭代也變得更加簡便和快捷。在這個開放的時代,良莠不齊的網紅們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和消極作用?我們又該用何種態度看待他們,他們對社會倫理道德和主流價值又有哪些衝擊和影響呢?為了了解這些問題,我們開展了這次調查。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網上問卷調查和街頭隨機訪談的方式進行。問卷設有13個問題,共收回有效問卷130份。其中女性佔61.54%,男性佔38.46%,13-18歲青少年佔62.31%,36-50歲佔22.31%,19-35歲佔12.31%,50歲及以上佔2.31%,6-12歲佔0.77%。

  1.對網紅的關注程度

  首先我們調查了大家頗為關心的網紅熱問題。數據表明, 130人中僅有10人對網紅處於非常關注的狀態,115人對網紅保持無所謂的態度或偶爾關注。還有5人對網紅持有相當抵制的態度,稱自己「很厭惡」。此組數據顯示,網紅現象確有一定熱度,但並沒有嚴重影響到大家的生活,並且大部分人並未過度追捧網紅。大部分人對網紅只是偶爾關注,比例為49%;其次是持無所謂的態度,但聽過周圍的人討論,比例為39%;非常關注,經常搜索相關信息的人比較少, 比例僅為8%;很厭惡,從不關注的比例為4%。如下圖所示:

  

  圖為:對網紅的關注度

  2.關注網紅的原因及關注的類型

  在為什麼會關注網紅這個問題上,調查發現原因是多樣性的。其中「為了打發時間、放鬆一下」,「想對新生事物進一步了解」,「覺得可以從中獲得一些知識」三個原因佔據大多數。「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周圍人在關注、自己也去關注」及其他原因的人為數不多。具體數據為:「為了打發時間,放鬆一下」的佔35.68%;「想對新生事物進一步了解」的佔19.25%;「覺得可以從中獲得一些知識」的佔18.31%;「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的佔12.21%;其他的佔9.86%;「周圍人在關注,自己也去關注」的佔4.69%。

  關於關注哪類網紅,從數據上來看,網民最看重的是網紅在某一方面是否具有過人的才華,20%多的人關注的是才華類的網紅,緊接著有20%左右的人選擇關注搞笑類網紅,如吐槽,段子手等,而對網紅顏值的關注僅處在第三位。可見,並非如大家所想,這是個僅僅只看臉的時代。具體數據為:關注才華類,科普知識佔22.78%;關注搞笑類,搞笑段子、吐槽佔19.22%;關注顏值類,長相出眾佔17.44%;關注時尚類,潮流穿搭、美妝博主佔11.39%;關注其他類佔11.03%;關注治癒類,心靈雞湯的佔10.32%;關注生活類,健身寵物的佔7.83%。如下圖所示:

  

  圖為:關注網紅的原因

  

  圖為:關注網紅的類型

  3.網紅體現出來的價值觀及是否與當今社會價值觀相符

  對於網紅體現出來的價值觀,調查顯示網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和分歧。其中選擇樂觀的佔18.97%;選擇開放的佔17.95%;選擇奮鬥的佔15.13%;選擇拜金、享樂主義的佔14.1%;選擇功利、虛榮的佔11.28%;選擇媚俗、低俗的佔10%;選擇自立的佔6.92%;選擇自私、利己主義的佔5.64%。這種區別和分歧也許恰好解釋了為什麼,儘管大家認為網紅身上體現樂觀和奮鬥為主導的價值觀,卻又有一半多的人認為網紅的價值觀與現代社會價值觀不相符。認為網紅體現出來的價值觀與當今社會價值觀不太相符的佔59.23%;認為較相符的佔23.85%;認為不相符的佔13.85%;認為相符的佔3.08%。如下圖所示

  

  圖為:網紅體現出來的價值觀

  

  圖為:網紅體現出來的價值觀是否與當今社會價值觀相符

  4.看好網紅現象嗎

  對於這個問題,數據顯示出來的結果與「網紅體現出來的價值觀是否與當今社會價值觀相符」這一問題的回答相一致。因為大家普遍認為網紅體現出來的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不相符或不太相符,所以大多數人對網紅不看好或者有些失望,130人中有43人不看好網紅現象,38人有些失望;抱有希望的有48人,而對潮流所指的網紅們完全看好的只有1人!抱有希望的佔36.92%;不看好的佔33.08%;有些失望的佔29.23%;完全看好的佔0.77%。如下圖所示

   

  圖為:是否看好網紅現象

  5.網紅現象有哪些弊端

  關於網紅現象的弊端,得到最多的回答是「泥沙俱下,敗壞網絡風氣。」其次是「過度沉迷其中而浪費大量時間」。該回答反應出了現代人確實花了不少時間在這種沒有實質性內容的網絡上,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網紅現象中還摻雜不少敗壞風氣的內容,衝擊著主流價值觀,對青少年而言這些無疑是傷害身心的神經毒劑。這也間接地回答了人們對網紅現象持否定態度的原因。通過調查統計,認為「良莠不齊,泥沙俱下,敗壞網絡風氣」的佔25.98%;「過度沉迷於其中而浪費大量時間」的佔22.05%;「沒有實質性內容的佔17.59%」;「對下一代產生不好影響的佔17.59%」;「衝擊主流價值觀的佔16.8%」。如下圖所示:

   

  圖為:網紅現象的弊端

  6.網紅現象有哪些正面影響

  通過調查分析,網紅現象在帶來諸多弊端的同時,也能產生正面影響。比如,42.46%的人認為網紅能舒緩壓力,給大眾帶來歡樂;21.83%的人認為網紅利用本身技能教給大家知識和能力;18.25%的人認為網紅依靠自身優勢和資源給社會帶來正能量;17.46%的人認為網紅宣傳傳播了積極參與慈善和公益活動的理念。如下圖所示:

   

  圖為:網紅現象的正面影響

  7. 網紅給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統計表明,雖然網紅髮表的一些動態可以為人們帶來快樂、減輕壓力,教給大家知識和能力,宣傳傳播了積極參與慈善和公益活動的理念,給社會帶來正能量,但其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50%的人認為網紅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的;32.31%的人認為無所謂;17.69%的人認為帶來正面影響。如下圖所示:

   

  圖為:網紅給社會帶來的影響

  8. 網紅現象的利弊權衡

  調查顯示,綜合考量網紅體現的價值觀以及給社會帶來的影響,絕大多數人認為網紅現象是弊大於利,佔比為69.23%;認為利大於弊的佔30.77%。如下圖所示:

   

  圖為:網紅現象的利弊權衡

  9. 青少年適宜關注網紅嗎?

  綜合上面的調查,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認為青少年不適宜關注網紅的佔73.08%;適宜關注的佔26.92%。如下圖所示:

   

  圖為:青少年是否適宜關注網紅

  六、總結及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調查組對網紅現象的社會影響總結如下:

  1.網紅現象的產生有其必然性,其存在是長期性的。網紅作為網際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進步的一個衍生物和對相關受眾人群心理需求的一種迎合與滿足,以及社交模式和消費模式的一種新體驗,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和流行暗含著時代發展的必然。因此,網紅既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經濟形態,由網紅引發的網紅經濟、網紅產業已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這表明網約現象有其持續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觀性。雖然網紅會淘汰迭代、「你方唱罷我登場」,但網紅現象將長期存在並對社會產生持續影響。

  2.人們對網紅現象愛恨交織、褒貶不一,從總體上看以貶為主。網紅現象既然滿足了部分人某種精神需求和心理需要以及消費模式和社交模式新體驗,並且帶動產生了新的經濟產業和經濟業態,人們對其態度難免會有所區別和不同。在網紅現象給社會公眾帶來的影響這個問題上存在分歧和差異也是顯而易見和自然而然的,許多人認為其帶來了負面影響,汙染網絡空間,帶壞了社會風氣;也有一些人認為這種現象還是傳遞了一些正能量的,網紅身上體現了「樂觀」「奮鬥」「自立」「為生活帶來便利和娛樂」等;還有一些人認為網紅現象「魚龍混雜,不能簡單的用「是」與「否」來評判,既有靠怪誕言辭、出位言行博眼球的低俗、庸俗、媚俗的網紅,也有有內涵、三觀正、能輸出正確價值觀的網紅。但總體上看,對網紅現象的社會影響持否定態度的人群佔大多數,且表現的「愛憎分明」,認為其「低俗,敗壞社會風氣」、「網紅的盛行是社會文化的畸形發育」、「違背當代價值觀主流」等。

  3.網紅現象的負面效應不容小覷,相關治理刻不容緩。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網紅確實有其不可取代的積極作用,但其負面影響絕不可忽視,其爆紅後的巨大利益回報,容易助長社會上的急功近利、不勞而獲思想,特別是對網紅的主要受眾未成年人身心成長危害巨大。一些青少年將大量時間用於關注網紅的動態和動向,耽誤了學業,影響了健康。更為嚴重的是青少年還處於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發展階段,很容易偏聽偏信,可能會因為無意識的接觸了一些三觀不正的網紅而歪曲了自己的三觀。前段時間新聞中報導在某網站上一些未成年媽媽一夜走紅,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一些青少年在看完她們直播後認為「為什麼別人的十七歲又美又有錢,而我卻要在學校讀書」,於是乎開始宣揚和信奉學習無用論,認為考得好不如嫁得好,甚至想要效仿學習。

  根據以上結論,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正確認識網紅現象。既然網紅現象存在,並將長期存在,就需要客觀理智地認識對待。不能盲目地將網紅視為洪水猛獸而談虎色變、因噎廢食,更不可簡單的一刀切,一味地死堵,而要揚長避短、疏通緩解,科學合理地加以利用,為我所用。正如英國作家薩柯雷所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

  二是加強教育引導。網紅現象有兩面性,對其加以合理引導,就會產生正能量,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為了避免不良影響的滋生繁衍,對網絡上非理性的言行應該採取及時有效的手段加以合理引導,及時糾偏和校正。要引導廣大網民對網紅不要頂禮膜拜、亦步亦趨,關注應適可而止,張弛有度。要樹立更多 「成都地鐵小暖男」等這樣的正面「網紅」形象,幫助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航標。同時要教育廣大青少年不要沉湎於網絡,過早的接觸網紅, 要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三是嚴格網絡管理。對於一些網紅及傳播平臺的違法違規現象,應該利用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加以治理懲戒和管理約束。比如今年上半年,國家網信辦針對「快手」「小火山視頻」直播短視頻平臺傳播涉及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突破社會道德底線,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汙染網絡空間,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等問題問題,依法約談「快手」、「小火山視頻」相關負責人,對其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全面進行整改。將「王樂樂」「楊青檸」等違規網紅納入禁播黑名單,禁止其再次註冊直播帳號。這些處罰和措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四是建設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目前網絡已成為人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閒娛樂的重要平臺,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誰都不願意處於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網絡文化環境中,都希望網絡能夠傳遞真善美,積極向上、催人奮進。因此要杜絕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欺詐有害以及不利於未成年人等內容,建立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營造清朗、乾淨的網絡空間。(調研人  汪鑫、丁陽雪晴、汪含蔓、宋杭玲)

相關焦點

  • 關於卡通片對幼兒有何影響的調查報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關於卡通片對幼兒有何影響的調查報告   在筆者的幼兒教育實踐中發現,由於大部分家長平時忙於自己的事,無暇照顧孩子又怕孩子自己玩會有危險
  • 臺灣網紅報告|2020年臺灣「網紅」排行情況
    2020年,《數字時代》雜誌再度與第三方跨國AI公司愛卡拉(iKala)合作,通過旗下的AI網紅數據平臺「KOL Radar」,評選出2020年臺灣「100大影響力網紅」,通過這份榜單可以一窺2020年臺灣地區的「網紅」生態變化。
  • 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報告製作芻議
    未成年人社會調查,是指為了強化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教育的針對性,實現辦案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除收集、審查或調查案件事實、證據外,還對導致未成年人犯罪之主客觀因素及其形成、發展、演變過程,以及對未成年人特殊性格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和事件的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的做法和制度。
  • 網紅為什麼這樣紅?——基於網紅現象的解讀和思考
    網紅為什麼這樣紅?——基於網紅現象的解讀和思考 2017年01月16日 09:09 來源:《當代傳播》 作者:敖鵬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本文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而興盛的網紅文化,系統梳理了這一現象從網絡紅人到網紅逐漸泛化更迭的發展變遷,從網紅主體、中間推手以及網紅的受眾三個層面對當下火熱的網紅文化傳播的動因和要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 網紅現象的審美危機
    網紅作為一種興盛的現象,無論是數量還是類別都呈爆發式增長的趨勢,因此,網紅現象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可否認的是,網紅的產生為大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就職空間和選擇,同時,網紅的崛起並受到追捧,印證了普通人通過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展示個人的特長或某種能力而實現自我價值的路徑是可行的。在多元的氛圍激發下,網紅傳播的內容在一定層面上滿足了受眾的需求,生產了許多創意的內容,帶來了全新的審美體驗。
  • 2016上半年網紅現象專題報告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通過對中國網際網路上已經公開的相關數據和行業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並結合用戶調研,對當前國內備受關注的網紅現象進行解讀。 原創和直播助網紅「快上位」 網紅經常能成為熱門話題,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上都擁有著極大的關注度和熱度,最知名的網紅平均每月會被搜索和熱議過千萬次。
  • 社會調查問卷格式和調查方法
    什麼是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就是根據調查研究的成果寫出來的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一個研究者想通過社會調查來研究一個現象時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比如什麼因素影響顧客滿意度),他可以用問卷調查收集數據,也可以用訪談或其它方式收集數據。
  • 淺談「網紅」傳播熱的社會效應
    摘要:「網紅」現象的火熱傳播已經在網際網路上形成了一種媒介景觀。「網紅」的產生與發展必將對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人們應當正視「網紅」對於促進青少年發展的正面作用,但是其帶來的倫理失範問題更需要防範。
  • 談網紅現象
    立意:原文兩重意思,第一,成名相對過去變得更加容易,可以採用各種方式成名,只要是有自己獨特特點的都可以晉身成為網紅。第二,網紅要有實材實料,真才實學,要想一直紅非此不可。結構選擇:當我們在題目中看到「現象」兩個字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我們所說的並列式:「擺現象——析原因——談利弊——說做法」結構。
  • 真題解析 | 網紅現象的成因及前景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出了這樣一道論述題:論述網紅現象的成因和前景。網紅的概念可以說火了不少時間,早已有之,熱度不減,就是不flop。概念一直存在,但網紅的特徵也在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而變化,包括媒介環境、資本環境與社會文化環境。答好這道題,要先從理解網紅開始。
  • 社會調查報告格式範例
  • 聯合調查組關於商業系統紅十字會相關問題的調查報告
    聯合調查組關於商業系統紅十字會相關問題的調查報告2011年12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一、調查結果1、商紅會中不存在「紅十字商會」這一機構,沒有設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這一職務;郭美美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商紅會沒有任何關係,其炫耀的財富與紅十字會、公眾捐款及項目資金沒有任何關係。
  • 天津女大學生從事網絡主播行業現狀調查報告
    本項目調查進行了大約三個月,目的鮮明、形式豐富,針對目前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火的網紅經濟展開調查,調研的主要目標是「女大學生」這一類群體,對女大學生在網絡主播行業出現的原因和問題進行探索,從而使更多人了解網絡主播、正視網絡主播行業。現將調研內容報告如下。
  • 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紅」現象的研究
    如今大學生群體正是網絡媒體所關注的焦點,而大學生群體也因為他們敢於勇於接受新鮮事物而對網絡有著極大的興趣,在這種雙方互相關注的前提下,大學生「網紅」現象應運而生。如何在「網紅」影響下引導大學生群體正確對待「網紅」現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顯得尤為重要。
  •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3000字:中學生與網絡
    「中學生與網絡」調查報告  調 查 人 劉湘月  調查時間 2007年7月15日~7月30日  調查方式 網上調查、摘集資料  調查結果  1.大部分中學生(包括上過網的和未上過網的)喜歡上網。
  • 網紅現象,正在毀掉下一代:多少人的三觀,都輸給了網紅的五官!
    網紅現象,正在毀掉下一代:多少人的三觀,都輸給了網紅的五官!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不得不說有時候掙錢需要捷徑。最近一位社交類的直播軟體捧紅了一大波人群,他們正是花一樣的年齡,本應該享受學習的樂趣,可是他們的三觀卻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 武漢大學 中老年人使用網際網路情況調查報告 數字鴻溝現象突出
    《報告》選取50及5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調查對象,結果顯示,超過7成的中老年人網民退休前職業為腦力工作者,超6成中老年網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21世紀,隨著計算機與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社會正在進入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時代是信息產生價值的時代,即信息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社會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我們帶了無數的信息鴻利。
  • 這可能是關於網紅最嚴肅的討論:我們為什麼要捧網紅
    自2016年初開始,媒體對於網紅話題的熱情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之所以討論的多,是因為業界從網紅現象中看到了利好因素,希望通過有效的討論找到一條能解決「網紅經濟」鏈條的辦法。就像前兩年,媒體樂此不彼的討論「自媒體」生存之道那樣。
  • 別讓「網紅」把社會價值觀帶偏
    近日,警方對此事進行通報:這位「網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違法行為基本查清,其母親因涉嫌阻礙執行職務已被依法行政拘留。對這一處理結果,筆者要豎個大拇指:警察叔叔幹得漂亮!「網紅」這個群體,這幾年迅速在網絡空間崛起,並逐漸對線上、線下的社會體現出相當的影響力。這些「網紅」的特點不外乎年輕、一朝成名、粉絲雲集等等,當然收入也是非常可觀。
  • 關於疫情影響下地方性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觀念的調查報告
    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舉行了專題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介紹了促進高校畢業生相關政策的有關情況。今年暑假,我們青馬毅風實踐隊開展了疫情影響下地方性高校畢業生就業擇業觀念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