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止這一個案例,拒絕校園暴力,讓校園上空變得湛藍

2020-12-17 一紙逸然

2017年一名叫張超凡的15歲學生因為在學校不斷的被同學欺負毆打於是輟學了。之後在一個網吧打工後在網吧裡頭遇見之前欺負她的六名學校。六名學生在網吧門口手拿木棍對他進行圍毆。周圍的路人都裝沒看見。後來六名學生將張超凡抓到附近的叢林裡繼續對她進行毆打。一小時後張超凡被六名學生活活毆打致死。屍體上沒有一塊好肉全是傷痕。渾身骨骼80%斷裂。#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甚至是明目張胆地在校園公共區域進行欺凌,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

網絡上屢屢頻現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視頻和圖片,這種以強欺弱,以多欺少的暴力行為觸目驚心,施暴手段傷盡天良,深受其害的學生遭遇看的我是心如刀絞。誰家的孩子不是寶,不知道到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朗朗乾坤和法治社會裡,在育人子弟的書香校園裡,竟然還在遭受慘無人道的摧殘時,將會是這個家庭永遠的痛。而那些從施暴現場過路人的冷漠,更是讓人心寒。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但是,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全國各地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事件,並且有蔓延之勢,甚至致人死亡等惡性案例有增無減。

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我們都會有孩子,我的孩子也會有孩子,我們應以高度社會責任感出發,有責任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我們的愛,在當今青少年人生最重要轉折點這個關鍵性階段,隨時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我們更有義務維護校園平安,讓青少年能擁有健康快樂,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安心無憂地接受教育,豐富儲備文化知識。

呼籲全民動員,提倡關心關愛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良性發展。灌輸引導我們身邊的青少年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提高自身良好素質,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告誡我們的孩子認清這種暴力摧殘同學的行為是可恥的,更是一種犯罪。將來會被社會所淘汰形式。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細節投入,就是我們的家長,若有孩子住讀在校的,千萬要記得,經常電話問候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時刻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判斷是否遭遇校園暴力的侵擾,必要時親自去學校觀察,叮囑孩子遭遇暴力時,要勇敢地大聲呼救,事後火速告訴家長和老師。同樣告誡孩子千萬遠離參與校園暴力行為。

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了校園暴力的時候,千萬不要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應及時告訴老師、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必要時要尋求法律的保護。

校園,是學習的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都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驅散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

相關焦點

  • 拒絕校園暴力,讓校園的天空變得湛藍
    之後在一個網吧打工後在網吧裡頭遇見之前欺負她的六名學校。六名學生在網吧門口手拿木棍對他進行圍毆。周圍的路人都裝沒看見。後來六名學生將張超凡抓到附近的叢林裡繼續對她進行毆打。一小時後張超凡被六名學生活活毆打致死。屍體上沒有一塊好肉全是傷痕。全身骨骼80%斷裂。
  • 《一起努力 拒絕校園暴力》教育活動設計案例
    設計情景,引出課題設計意圖:通過讓同學們觀看一些圖片,讓同學們了解校園是一方淨土,每個人都應抵制校園暴力,做一個品德品德優良的中學生。 環節2.提出問題,得出校園暴力的定義以及形式 回顧你以前的經歷,是否曾經受到校園暴力? 你覺得什麼是校園暴力?
  • 防止校園欺凌 拒絕校園暴力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餘羌)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各地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了淨化校園成長環境,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構建和諧文明校園。近日,汶川中學開展了「防止校園欺凌 ,拒絕校園暴力」系列活動。
  • 開平檢察:拒絕校園欺凌,遠離校園暴力
    開平區人民檢察院認真落實中央《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方案部署,繼續推進「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4月18日,該院未檢科、民行科檢察官聯合區教育局李傑部長共同來到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學,以「拒絕校園欺凌,遠離校園暴力」為主題,為師生開展了一場生動形象的法制教育講座。
  • 拒絕校園暴力‖初中生被打後服毒自殺點評
    校園暴力屢見不鮮,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受害者出現心理問題,很容易導致想不開,出現輕生念頭。看完案例,大家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大家的焦點完全都在上,似乎一條鮮活的生命,只要錢財賠償到位,就可以抹去痕跡了。
  • 青島十大校園暴力案例公布 呼籲向校園暴力說「不」
    青島十大校園暴力案例公布,呼籲向校園暴力說「不」。  青島齊魯網5月26日訊(記者 李英 通訊員 呂佼 徐穎慧)中專生「爭女友」引發血案、青少年「以暴制暴」傷人傷己、社會人員參與的校園暴力事件、青少年強姦猥褻婦女案以及校園性侵案......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6日通報了青島法院十大校園暴力典型案例,並呼籲全社會向校園暴力說「不」。
  • 汶川中學開展「防止校園欺凌,拒絕校園暴力」系列活動
    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各地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了淨化校園成長環境,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構建和諧文明校園。2020年11月23日,汶川中學開展了「防止校園欺凌 ,拒絕校園暴力」的系列活動。
  •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預防小貼士
    校園暴力事件案例1、江西永新校園暴力事件;6月21日,永新縣發生一起多人圍毆女生事件,受到網友廣泛關注。據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學生有2人,中學生4人,3人已輟學。年齡都在12至16歲之間。2、福州永泰校園暴力事件;本月10日上午,16歲的永泰縣東洋中學初三學生小黃,在結束中考語文科目考試後,難以忍著劇烈腹痛繼續參加中考,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個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學五年級起,他就經常被其他同學無故毆打。
  • 可怕的校園暴力,不止是發生在電影裡
    莫言的《蛙》中,全書的女主人公姑姑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於一個婦產科醫生來說,初生嬰兒的哭聲是世上最動聽的音樂。」或許,當一個孩子出生之時,他是被派到人間的天使,但當他長大,或許就成了魔鬼。暴力,一個聽起來好像是要動手動武才成立的詞,其實並不只是這個含義,比流血的暴力更恐怖和痛苦的,是言語的暴力和冷暴力。人言可畏,一個人的言語可以是鏗鏘有力的,富有才華的,當然也可以是長滿尖刺的。
  • 武漢科大研支團開展主題班會拒絕校園語言暴力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葉顯偉)為了讓學生了解校園語言暴力的危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方式,12月15日,武漢科技大學(武科大)研究生支教團在重慶市武隆區桐梓中學舉行了以「你的語言裡,藏著他人的未來」為主題的拒絕校園語言暴力班會活動。
  • 案例分析:大學生校園暴力
    大學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前不久,北大一名學生涉嫌砍死同班同學的消息,令公眾為之震驚。  校園暴力  極端案例  不久前北京大學醫學部大三學生崔某被利器砍死,事發現場在北京世紀壇醫院南區教學樓。事後,死者一同學被警方帶走。據了解,此前兩人都追求過同一個女生,曾為一些過節大打出手……  專家分析  校園暴力的產生與社會文化背景有關。
  • 拒絕暴力!青白江公安教你向校園欺凌 Say No!
    沒有身體上的接觸,但是他們劃爛了書本,扯壞了校服,這算不算欺凌,我該怎麼辦?這部電影的最後是一個溫暖陽光的結局但現實中是否所有的校園暴力受害者都能重新找回快樂?守護孩子成長、保衛校園安全讓欺凌之風被扼殺在搖籃裡蜀黍一直在行動!拒絕暴力!青白江公安教你向校園欺凌 Say No!(點擊視頻,觀看精彩一刻!)
  • 市中級法院通報十大校園暴力案例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戴 謙通訊員 呂 佼 徐穎慧本報訊 在 「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和《未成年人保護法》頒布實施9周年之際,昨日,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青島法院十大校園暴力典型案例。
  • 孩子遭遇校園暴力,家長怎麼做?這兩個真實的案例實在發人深省
    校園暴力在許多孩子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家長們每每看到這類視頻,悲傷之情就難以控制。在現實中,孩子在與人交往時,難免會遇到強權,這時很多家長就會教育孩子:別人打你,你打回去,他就不敢再欺負你了。聽起來似乎沒那麼難,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中間的度很難把握好。那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十大校園暴力典型案例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十大校園暴力典型案例案例一 「爭女友」引發血案【案情】被告人李某為某中專學生,因與同學「爭女友」發生矛盾,後雙方約定「談判」。【點評】校園暴力案件中,常有校內學生糾合社會不良人員共同對他人實施暴力的情形,由於社會不良人員的參與,常使暴力情節更惡劣,事件後果更嚴重。
  • 十大校園暴力典型案例昨通報
    十大校園暴力典型案例昨通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5.27 星期五     晚報訊 昨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十大校園暴力典型案例,青島中院還編印了
  • 「以案說法」——校園暴力案例
    班主任離開教室後,石某等三名學生共同對黨某實施了侮辱、輕微暴力、辱罵等行為。導致黨某從位於三樓的教室窗戶跳下受傷,經鑑定傷殘等級為八級傷殘。【裁判結果】法院一審判決石某等三人分別對黨某承擔5%、30%、40%的民事賠償責任,因該三人均系未成年人,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由其監護人進行賠償。
  • 校園暴力發生在校園,最好的解決辦法也在校園!
    校園本應是求知成才的地方,而此時卻成了施暴犯罪的天堂。如此校園暴力絕不是個案,那麼,我不禁要問:為什麼校園暴力會屢禁不止?如何才能將校園暴力扼殺於萌芽?校園暴力產生的根源有很多,但細分起來無外乎家庭、社會和學校三個方面。
  • 語言暴力:長期被忽視的校園暴力形式
    老師給學生戴上「差生」頭銜,是否屬於校園暴力行為?主要應該看教師的行為是否對學生產生危害、危害達到了怎樣的程度。一、語言暴力屬於校園暴力,是一種精神傷害。了解一下「校園暴力」的幾種形式:1.語言暴力:通過語言上的欺負、譏笑、貶損、詆毀、造謠等來刺傷別人,使別人精神壓力增大,心理嚴重受挫和扭曲,喪失自我感。2.關係暴力:對某個人排斥和拒絕,讓他覺得被孤立。這種暴力通常通過語言暴力進行表達。3.肢體暴力:通過拳打腳踢砍傷打殘學生。如高年級學生或老師虐待、毆打弱小者,比如搶奪同學的物品、勒索同學的錢財。
  • 《失控的校園》: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讓我們很難想像的到,在這個校園的某一個角落到底發生著怎樣的令人髮指的事情。性格膽小懦弱的約瑟,在學校經常受人欺凌。一次他們把球隊失利怪罪約瑟,把約瑟扒光衣服扔進了女更衣室,而他卻忍氣吞聲不敢告訴老師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