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蛋 帶殼水煮最營養

2020-12-20 大河網

  帶殼水煮蛋有益心臟、好消化、維生素保存多

  在各種食物裡,雞蛋的吃法幾乎是最多種多樣的,致力於烹飪與營養研究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志紅根據各種研究與實驗數據,幫我們列出了3個雞蛋吃法排行榜,最後發現,不管在哪個榜單裡,「帶殼水煮蛋」這種做法都排名第一。

  有益心臟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調溫度不高、蛋黃中的膽固醇也沒接觸氧氣(膽固醇一旦被氧化,就會成為最嚴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脅之一),因此是對心臟最有益的吃法。

  第二名:水煮荷包蛋。

  第三名:蛋花湯和蒸蛋。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有研究顯示,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9.7%,幾乎能全部被人體吸收利用。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攤雞蛋。這兩種做法的蛋白質消化率為98%。

  第三名:炒雞蛋。蛋白質消化率為97%。

  維生素保存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加熱溫度低,營養全面保留。

  第二名:蒸蛋。加熱溫度較低,核黃素、葉黃素等水溶性維生素損失少。

  第三名:水煮荷包蛋。加熱溫度較低,水溶性維生素有少許損失。

  煮雞蛋煮三分鐘泡五分鐘

  光知道哪種雞蛋做法最好還不行,如果操作不對,不但會讓口感變差,更會影響營養,甚至產生有害物質。

  煮雞蛋:雞蛋應該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蛋白變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而煮沸時間超過10分鐘的雞蛋,不但口感變老,維生素損失大,蛋白質也會變得難消化。

  煮荷包蛋:水沸時打入雞蛋,轉至小火煨熟。鹹味的荷包蛋中可以加入西紅柿、青菜等,甜味的還可以加入酒釀、紅棗、枸杞等配料。

  蒸雞蛋羹:不要在攪拌雞蛋的時候放入油或鹽,這樣易使蛋膠質受到破壞,蒸出來的蛋羹又粗又硬。也不要用力攪拌,略攪幾下,保證攪均勻就上鍋蒸。另外,蒸蛋羹時加入少許牛奶,能讓其口感更滑嫩,營養含量也更高。

  煎荷包蛋:最好用小火,油也要少。有的人喜歡把蛋清煎得焦脆,這樣不但會損失營養,還有可能產生致癌物。最好只煎一面,蛋清凝固即可。

  攤雞蛋餅:用油要少,最好用中火。雞蛋餅如果攤厚一點,更有利於保存營養。

  炒雞蛋:最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則會損失大量營養,還會讓雞蛋變硬。但火太小了也不行,因為時間長了水分丟失多,炒出的雞蛋發乾,會影響質感。

相關焦點

  • 蛋帶殼水煮最營養
    我們都知道雞蛋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對於一些病人經常吃雞蛋也可以彌補身體流失的一些能量,那麼雞蛋應該如何吃才能夠最佳的營養呢?其實最好的也是最營養的一種方法,就是直接將雞蛋帶皮兒煮了。據分析,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4.7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裡,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
  • 雞蛋雖小吃法大有講究 帶殼水煮蛋最有營養
    原標題:雞蛋雖小吃法大有講究 帶殼水煮蛋最有營養  雞蛋有很多種吃法,煮、蒸、水煮荷包、煎荷包、攤雞蛋、炒雞蛋等,但怎樣吃、怎樣煮最有營養有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營養學家對雞蛋營養的優劣是這樣排序的,帶殼水煮蛋和蒸蛋分別排第一第二名,其次是水煮荷包蛋和煎荷包蛋分別排在第三和第四,攤雞蛋和炒蛋則排在第五第六名。  給帶殼水煮蛋排名第一的理由是,加熱溫度低,營養全面保留。做帶殼水煮蛋雞蛋應該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
  • 雞蛋這樣吃,美味又營養!學起來
    雞蛋雖然個頭小,但其包含的營養卻炒雞豐富,除維生素C稍少外,雞蛋幾乎富含了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  寶寶多大才可以開始吃雞蛋?營養學專家認為,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因此蛋黃應在7-9個月才開始添加,每日1/4個逐漸增加至1個,而蛋清則最好等到1歲過後才可以添加。  雞蛋怎麼吃才最健康嗎?
  • 雞蛋的六種煮法,哪種最利於人體吸收營養?第一名務必要帶殼煮!
    #我們知道,雞蛋極具營養價值,是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雞蛋有水煮、蒸、炒、煎等不同的煮法,會導致其中的營養價值各異,可被吸收的蛋白質也有分別。哪種雞蛋煮法可以被人體消化及吸收最多?還有哪種吃法對吸收蛋白質近乎毫無幫助,若想藉此有效消化雞蛋中珍貴的蛋白質,可以說是「白吃」。雞蛋六種煮食法,哪種營養最容易被吸收?
  • 雞蛋營養最全 4大健康好處!水煮最佳
    原標題:雞蛋營養最全 4大健康好處!水煮最佳   受訪專家: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 高 鍵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陳霞飛   在營養學界,雞蛋素有全營養食品的美譽。
  • 帶殼雞蛋要煮多久才熟?更有營養,看看就明白
    大家最常見的煮雞蛋,也是很有營養的一種做法,特別是白水煮雞蛋,營養最為豐富了,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美味,也是簡單中的美味,雖然煮雞蛋看作很簡單,但是,真的想把它煮成想要的口感美味,那需要技巧的,如果把握不好火候,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時間過長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所以煮好簡單,也是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的。
  • 水煮雞蛋時殼裂開了,還能吃嗎?營養師教你幾個不裂殼的小技巧
    雞蛋,是家家戶戶都會購買的食物。根據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標準:在奶類、肉類、魚蝦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每天每人都應該吃一顆雞蛋。在疫情期間,我國疾控專家還曾建議過,為了滿足孩子每日早餐的需求,必須吃雞蛋、喝牛奶。
  • 做水煮雞蛋,萬萬別直接下鍋,牢記這3點,雞蛋才會香嫩不粘殼
    說到雞蛋的話,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而且雞蛋也是我們身邊非常常見的一個食材,大家都知道雞蛋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在平時的時候多吃一些雞蛋也是能夠補充我們體內所需要的營養,雞蛋的烹飪方法有很多種,不管哪一種烹飪方法,做出來的雞蛋味道都是非常好吃的,其實如果想要吃的營養最多的雞蛋的話,那麼這個烹飪方法就是水煮蛋了
  • 雞蛋煮幾分鐘最好吃?這個時間要記牢,煮好後雞蛋超嫩,殼好剝
    雞蛋有很多吃法,每一種吃法口感各有不同,都很好吃,不過我們想要從雞蛋中獲取足夠的營養,最好的吃法,要數水煮雞蛋了,因為雞蛋在煮的時候,有蛋殼的保護,裡面的雞蛋沒有直接接觸外界,所以這種做法極大限度地保留了雞蛋的營養,另外這種做法,吃起來清淡,無鹽無油,吃起來更健康,那麼早餐吃雞蛋,儘量多吃煮雞蛋為好。
  • 水煮雞蛋,為何總是破殼又難剝?牢記3個訣竅,雞蛋不破殼又好剝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雞蛋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種食材,別看它個頭小,可是營養價值極高,味道非常鮮美。現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能雞蛋的地位沒有以前那麼高。要是放在幾十年前,想吃雞蛋可能就要等到逢年過節或者是家中有客人的時候,才能把它請上餐桌。
  • 做水煮雞蛋,不要直接下鍋,掌握這3點,煮出的雞蛋香嫩不粘殼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材,而且雞蛋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如果早晨的時候吃上一個小小的雞蛋就能夠能量滿滿,而且雞蛋的製作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炒雞蛋也可以煎雞蛋,而且我們還可以做水煮荷包蛋。雞蛋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煮的方法是最不易破壞雞蛋營養的一種健康的做法。
  • 水煮雞蛋時,不要直接下鍋,加幾步,煮出的雞蛋香嫩不粘殼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材,而且雞蛋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如果早晨的時候吃上一個小小的雞蛋就能夠能量滿滿,而且雞蛋的製作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炒雞蛋也可以煎雞蛋,而且我們還可以做水煮荷包蛋。雞蛋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煮的方法是最不易破壞雞蛋營養的一種健康的做法。
  • 水煮雞蛋煮熟後,如何冷卻,九成九的人都做錯!
    一顆小小的雞蛋含有人體幾乎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價格還很親民,所以很多家庭都有必備。做法也很多,煎的炒的,蒸的煮的,樣樣都能駕馭。都說水煮雞蛋最有營養了,特別是吃早餐時,很多家長選擇每天煮一個雞蛋給小孩吃,方便又營養。雞蛋煮熟了,可怎麼讓它涼得快呢,很多人其實都做錯了!
  • 雞蛋什麼時候吃最有營養
    一天一個雞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還能保護視力,幫助減肥。但有些人對雞蛋心有疑慮,怕每天吃升高血脂。在營養學界,雞蛋一直有「全營養食品」的美稱,雜誌甚至為雞蛋戴上了「世界上最營養早餐」的殊榮。從古至今,雞蛋始終都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幾乎每天都離不開它。不過,雖然吃了好多年,很多人對雞蛋了解不夠,比如早上吃雞蛋到底好不好?
  • 雞蛋怎麼做更有營養?中國膳食營養這樣說
    炒雞蛋番茄炒雞蛋、苦瓜炒雞蛋等,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沒有吃過。正常情況下,炒雞蛋這種做法除了B族維生素有所損失,其它營養損失倒也不大。不過相比蒸、煮,在高溫翻炒的過程中,雞蛋中的脂肪、膽固醇受熱,容易氧化並產生一種叫「糖基化蛋白」的有害物質,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 煮雞蛋時放點這東西,煮的雞蛋鮮嫩不粘殼,讓你吃了一個還想吃
    煮雞蛋時放點這東西,煮的雞蛋鮮嫩不粘殼,讓你吃了一個還想吃大家好,生活金點子日記又和大家見面了,每天分享一個生活小妙招,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煮雞蛋的小妙招,非常的實用簡單。平時我們煮水雞蛋基本上都是清水燒開後,雞蛋放進去煮,一直煮熟,然而這樣煮的雞蛋,火候不到位的情況下,煮的不夠鮮嫩,而且還會粘殼,不容易剝掉蛋殼,吃起來不方便。今天小編教大家一招,在煮雞蛋的時候,放點這個東西進去,煮的雞蛋既鮮嫩又不粘殼,能夠輕鬆剝掉蛋殼,而且營養不丟失,這樣煮的雞蛋讓你吃完一個還想吃。下面就具體的說下煮雞蛋的小竅門。
  • 煮雞蛋時,只需多加一點「它」雞蛋好吃還不粘殼,不懂快學學吧!
    煮雞蛋時,只需多加一點「它」雞蛋好吃還不粘殼,不懂快學學吧!雞蛋,是我們日常飲食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種營養食材。雞蛋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質蛋白質、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還能為人體提供一定量的脂肪和維生素A和礦物質。
  • 雞蛋你還在水煮嗎?跟著我這樣做,營養均衡好吸收,孩子更愛吃
    雞蛋作為營養豐富的代表,經常出現在各家各戶的餐桌上。它可以用來水煮,清炒,蒸食,還可以做湯,做成糕點等各種美食。因為它豐富的蛋白含量和胺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很高,被很多人喜愛。尤其滿足孩子長身體的營養需求。我家也不例外,婆婆執迷於雞蛋的營養,每天早上都得盯著我兒子必須吃一個雞蛋才能安心。
  • 水煮雞蛋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試試這樣煮,蛋殼一碰就掉!
    早上我們最喜歡吃的早餐就是茶葉蛋,水煮的雞蛋再喝一杯豆漿或者吃幾個包子,這樣的早餐簡單又美味,還非常有營養,特別是水煮的雞蛋,喜歡吃的人也比較多。有些人是在外面買的,有些人是自己在家裡煮的。在外面買的水煮蛋大多殼都非常好剝,用手輕輕幾秒鐘就剝完整個蛋殼,而且蛋清也不會粘到蛋殼上,雞蛋非常圓滑完整,可是自己在家裡煮的雞蛋蛋殼非常難剝,剝完一個雞蛋,感覺雞蛋小了一大圈兒,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每天都會吃到雞蛋,雞蛋是我們非常喜歡的食材,價格便宜經濟實惠,營養價值非常高,吃雞蛋補充營養,補充鈣質。
  • 做水煮雞蛋時,可以試試這一種煮法會更好,雞蛋不破殼,營養更高
    做水煮雞蛋時,可以試試這一種煮法會更好,雞蛋不破殼,營養更高!在我們生活當中,雞蛋已經成為了廚房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材了,而且也有一些營養專家,他們都建議早餐的時候可以吃雞蛋,畢竟雞蛋裡邊的蛋白質的營養元素是非常高的,那麼在早上經常吃雞蛋的話,還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那麼在吃雞蛋的時候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煮著吃,那麼在做水煮雞蛋的時候,我們可以試一試這一種煮法會更好,因為這樣做出來的雞蛋不但不破殼而且營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