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場春夢 [yī chǎng chūn mèng]
基本釋義: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出處:唐·盧延讓《哭李郢端公》:「詩侶酒徒銷散盡,一場春夢越王城。」
典故: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東坡老人在昌化,嘗負大瓢,行歌田間。有老婦年七十,謂坡云:「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坡然之。裡中呼此媼為春夢婆。宋朝時期,大文豪蘇東坡被貶到海南昌化,他背著一個大瓢在田野間步行,不時哼著曲調,遇到一個70多歲的老婆婆,她知道蘇東坡的坎坷經歷,現在親眼目睹他的現狀,十分感慨地說:「昔日內翰的榮華富貴只不過像一場春夢而已。」
相關成語:過眼煙雲
2.不脛而走 [bù jìng ér zǒu]
基本釋義: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出處:北齊·劉晝《新論·薦賢》:「玉無翼而飛;珠無脛而行。」
典故:
三國時,吳國的孫策對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藉故將一些有才能者殺掉。有一個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東吳,是孔融的好友。他為人耿直、孤傲,一向為孫策嫉恨。孔融時時為他擔心,生怕他被孫策殺掉。一天,孔融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介紹了盛孝章的情況,勸曹操招納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寫道:「如果要光復漢室,就先得著實求賢;而要得到賢人,就要尊重賢人。」他打了個比方道:「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以:因,意指:珠玉本來是沒有腳的,它之所以會落到人們的手中,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何況賢人是有腳可以行走的呢?)孔融還在信中強調:「只要尊重賢才,賢才就會跑來。」,「不脛而走」一成語便出於此。原喻賢才投奔慕賢者。後用於比喻事情還沒推行就傳開了。亦作「無脛而行」、「無足而走」、「無脛而走」。
相關成語:風行一時 無脛而行 不翼而飛 秘而不宣
3.具體而微 [jù tǐ ér wēi]
基本釋義:具體:各部分已大體具備;微:微小。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子夏、子遊、子張皆有聖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相關成語:碩大無朋 大而無當 碩大無朋 大而無當 似是而非
4.黃道吉日 [huáng dào jí rì]
基本釋義:迷信的人認為可以辦事的吉利日子。
出處:《元曲選·無名氏〈桃花女〉三》:「他揀定這黑道的兇辰;我將這淨席呵;與他換過了黃道的吉日。」
相關成語:吉日良辰
5.三頭對案 [sān tóu duì àn]
基本釋義:指有關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一起對質,講清楚事情真相。
出處:郭寶昌《大宅門》第二十八章:「白氏三兄弟『三頭對案』,現場監督,明唱明記核查帳簿,那情景很是莊重。」
相關成語:三曹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