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清華學子的自白:北京學生和外省學生的差異

2020-12-11 文史江山

打開豆瓣,一個名為985 five的小組映入眼帘。在這個文青遍布的網站上,那些名校高材生頗受關注。身處象牙塔中,他們又有著什麼樣的生活?許多人都非常關心。不過,當你細細去看那些評論之後。清一水的都是沮喪失落。到底是什麼,讓中國最牛的學生感到悲哀。或許,人也有著自身的宿命吧。

小鎮做題家

在985 FIVE的標題下,大批985學生自詡為廢物。歷經高考難關,拼殺了千萬人馬,他們脫穎而出。身為天之驕子,這批大學生卻沒有了前輩們的驕傲。在時代的波濤之下,他們感慨自身的脆弱。他們不是北京人,不是上海人。而是一幫小鎮"做題家"。出生寒門,自小隻懂得讀書做題。

在淘汰掉了同齡人之後,他們拿到了進入城市的門票。在他們眼中,自己是中產的接班人。畢業之後,三年買車,五年買房。娶妻生子,成為棟梁。可惜,人生軌跡並不是如此順暢。2011年,畢業於安慶浮山中學的吳海濤進入了清華園。這一年,他奪得了安徽省理科第二名。而第一名則是來自安慶一中的韓衍雋。

進入大學之後,吳海濤卻並沒有走上了一條康莊大路。他沉迷遊戲,荒廢了學業。在故鄉,他被人們視為傳奇。可誰也不知道,去了北京,他竟然過得頹廢。這個農家子弟,他沒有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在日記中,他一遍遍寫下迷茫的話語。誰也不敢相信,昔日的家鄉驕傲,他竟然無所適從了。

大三那年,在掛科十幾門之後,他被清華勸退了。2016年,他又回到了家鄉。他在家鄉選擇復讀。消息不脛而走,人們都非常驚訝。一時之間,他被輿論所纏繞。人言可畏,世態炎涼。過去人們多神話他,現在就多貶低他。昔日的老師更是不願多提他。在家鄉,他又成為了學弟學妹們的反面教材。

清華學神

另一方面,2011年安徽省理科狀元韓衍雋卻走出來一條奇蹟之路。進入清華後,他進入了電子系就讀。憑藉著紮實的學風,過人的智商,他保持著學霸成績。2014年,他參選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在現場,他展示了自己的出眾成績。16門滿分,4門99,1門98。一時之間,這個男人成為了全網膜拜的對象。

即便在學霸眾多的清華園裡,他依舊傲視群雄。在學術方面,他早就開始涉獵。大二開始,他就留在實驗室工作。大三那年,他被一位斯坦福教授看中,未來將直接攻讀博士。斯坦福教授毫不吝嗇地讚許道"韓衍雋是我見過最優秀的本科生,在科研方面,他甚至超過了斯坦福的博士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韓衍雋成功了。他卻非常謙虛。有人查找了他的家庭背景。原來,他的父親是一位高級工程師,母親任教於一所知名中學。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他就深受父母薰陶。抱著學以致用,不斷求索的精神。他孜孜不倦地學習著。2011年,他在全國數學競賽中斬獲第一名,並拿到了10分加分。沒有這10分,他的高考成績不如吳海濤。

在安慶地區,這二人的故事頗為響亮。一正一反,令人反思。一個出生在安慶市區,一個來自縣裡鄉下。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他們的道路註定更加難走。在人生騰飛的階段,他們也有著諸多誘惑。打開中國地圖,安徽安慶是一個不知名的四線城市。細細推想,北京上海的孩子能夠掌握的資源多得令人羨慕。

外省學生的未來

2016年,清華大學公布了新生來源比例。昔日,農村學子能夠佔到三成。現在卻只剩下了一成。面對城鄉差距,一些公知聲稱中國完成了城鎮化,農村人口變少了。暫且不去評論,僅僅是城市之間的差距,那也不再是一代人能夠彌補得了。放眼看去,清華學子腳步匆匆。他們打扮樸素,眼神清澈。

在這群孩子之中,他們有來自外地的,有來自農村的。許多人不曾來過北京,看到國貿的繁華,看到北京的現代。一切讓他們感到新奇。住在1200塊一年的宿舍裡,他們有著不錯的生活條件。可是,他們很快意識到了落差。北京的孩子能夠專心學習。他們的父母擁有殷實家產。

在一個班裡,不少人寒暑假就能去美國看看。他們站在北京,遙望紐約和倫敦。那裡有更大的世界,那裡有更奢華的世界。農村學子只能埋頭苦學。他們抓住來之不易的機會。一次次地向面試官推薦自己。在清華,七成學子都會深造。在外人眼中,他們智商超群,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外地學生卻背負著極大壓力。參與學術,埋頭科研。未來十年,他們依舊會清貧。看看北京的低價,每平米已經接近10萬。若是想在北京紮根,沒有千萬資金,又談何容易。當然,不少清北學子讀研後就出來工作。經過打拼,他們年薪達到四十萬。如果夫妻兩人努力,那麼十年可以紮根。那個時候,他們年近四旬,人已到中年。

結語

當被記者詢問未來的時候,清華學子依舊滿懷希望。來自外地,來自農村。他們同樣胸懷理想。北大教授曾經批評道,"在中國頂級學府中,精緻利己主義者越來越多。如此下去,未來何在?"在這些樸素的農村學子眼中,我們看到了擔當。他們沒有資源,他們沒有背景。可正是這樣一幫人,他們會心存感激,報效國家。在漫長的時間中,他們將成長為國之重器。

希望這樣的學子能夠越來越多。幸運的是,國家已經意識到了情況。2020年,清北兩所學校被減少資金投入。中山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等其他985則是得到了大力扶持。在湖北,華中科技大學強勢崛起。無數農村孩子,通過紮根二線,他們依舊給祖國做出了貢獻。

相關焦點

  • 一位清華外地生的自白:北京學生和外省學生的真正差異在哪裡?
    北京的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後和其他地方的學生相比,有沒有水平上的差異?一篇前兩年前發表在知乎上的文章對這個問題進行非常有針對性的回答,前段時間此文又火了起來。文章的作者畢業於清華,來自陝西。不少圈內的朋友讀完這篇文章,都說寫得比較真實,部分觀點可能存有爭議,但值得一讀,且令人深思。
  • 北京「最奇葩」211大學,本地學生不想考,外地學生搶著要進
    北京「最奇葩」211大學,本地學生不想考,外地學生搶著要進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名牌大學有很多,光是985、211大學就有34所,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在別的省份,能擁有一所985大學,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有的省份連一所985大學都沒有,就像山西省和河南省
  • 北京「最奇葩」211大學,本地學生不想考,外地學生搶著要進
    ,而且給到本省的名額多,也利於學生以後的發展,學生如果分數一般,都是優先選擇省內大學,可是這所大學卻打破了傳統,那就是北京的這所211大學,本地學生一般不願意報考,外省學生是搶著報考,被稱最奇葩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是國家體育總局直屬大學,是體育類院校中的王牌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並且奪得了奧運會的很多獎項,被體育生稱為學習的聖地,學校佔地面積75.5萬平方米,裡面各種訓練設施是應有盡有,在這裡學生能接受到最專業的教育和訓練,畢業生進入到社會都是深受認可。
  • 北京人瞧不起的3所大學,被取外號:「海跑兒」,外地學子當成寶
    北京高校資源豐富,8所985,18所211,是名副其實的遍地好學校,而北京高考生今年還不足5萬,再加上清北,人大等高校擴招,很多外地孩子高攀不起的學校,北京學子反而看不上眼。不為別的,實在是選擇太多了,而且當地人重視教育,追求更好的選擇不更是人之常情嗎?
  • 清華北大等多所北京高校在北京擴招,外省招生名額縮減,紛紛炸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北京的教育和外省的教育出現了斷層,北京教育遠遠領先其他省份,導致北京越來越多的學生出國留學,自然也不會去參加高考了。大家都知道,北京一直都堅持自主命題,高考題目難度可以說是全國最簡單的。而且如果擁有北京戶口,清華北大等985、211學校還會降低門檻低分錄取。考的簡單,招生人數還多得不像話,簡直是令外省考生羨慕嫉妒恨。
  • 700分不能上清華北大,四川、山東學生別委屈,北京學生太容易?
    700分不能上清華、北大,四川、山東、江蘇學生別委屈,北京學生太容易?隨著一年一度高考大戲的結束,出成績、報志願就成了大家關心關注的焦點。有沒有過本科線、自主招生線,有沒有可能衝擊北大、清華等名校,成了家長和老師心中的牽掛。然而,同一個分數並不一定能考入同一所學校,甚至在有的省份這個分數可以上「雙一流」學校,而在另一個城市這個分數連上個普通的本科院校都難。
  • 為什麼大部分廣州學子,甚至廣東學子,很少報考外省的大學?
    為什麼大部分廣州學子甚至廣東學子很少報考外省的大學?廣東考生高考填志願,不僅會考慮學校、專業、城市,更重要的一點:儘量不出廣東讀大學。一方面是廣東經濟發展好,機會多,家長不願意子女去外地,而且北方的飲食氣候難以適應,畢竟在本地人眼中除了廣東就是北方。
  • 北京的學生考北大清華為什麼有優勢?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最近在看竇文濤主持的一個訪談節目,很多年以前的了,在談到高考時,也和嘉賓談起了為什麼北京的孩子那麼有優勢?我們的專家是這麼回答的。第一:北大清華之所以在北京招生學生更多,是因為要回饋北京人民。但北大清華是中央財政撥款的,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用的是全國納稅人的錢,不是北京人民的錢,理應在全國各地招生人數一樣,為什麼單單在北京招的學生多呢?
  • 中國學生考清華VS美國學生考哈佛,哪個更難?
    如果拋開教育系統、人口基數差異等因素,單從錄取率分析來看, 中國孩子考清華VS美國學生考哈佛,究竟哪個難度比較大? 中國學生考清華按照相同的公式,我們再給中國學子們算上一筆帳。從清華大學在全國的錄取人數上來看,前三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人數上北京遙遙領先,佔清華在全國總錄取人數的9.39%,幾乎是在滬招生人數的3倍,天津錄取人數佔清華錄取總人數的2.19%,僅是北京的1/4。
  • 哪怕能上清華北大,也不願意把孩子送進衡水中學?
    而衡水中學每年考入清北的學生已經超過200人,這麼大的基數,不管是以前還是以後,出現幾個退學的學生並不奇怪。03當然,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衡水中學對學生過度開發,使得本不該考上名校的學生考上了名校,以至於他們到大學跟不上。客觀地說,這種情況肯定有。
  • 北京首批59萬學生開學,197名農村學子通過自強計劃圓清華夢
    北京首批約59萬中小學生今天開學2. 清華自強計劃錄取人數創新高:197名農村學子獲得降分錄取01 北京首批約59萬中小學生今天開學8月29日,中小學開學季啟動。2020年,來自全國28個省份268所中學的317名農村學子獲得了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降分錄取優惠認定,最終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華大學,認定人數及錄取人數均創歷史新高。2011年,清華大學首創並實施了自強計劃,率先面向長期生活在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或民族地區傾斜招生政策,給予通過考核的寒門學子不同分值的降分錄取優惠,為自強不息、德才兼備的寒門學子建立了一條進入清華園的綠色通道。
  • 北京戶口學生就容易考清華北大嗎?聽聽北京學生是如何分析的
    北京戶口學生就容易考清華北大嗎?聽聽北京學生是如何分析的相信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聽說過這樣的話語,北京戶口的學生上清華北大就是小菜一碟,要遠比其他省份容易得多,事實真的就如人們所理解的那樣嗎?聽聽北京學生是如何分析自己考清華北大的現狀的吧。首先,在這裡要明白的就是,清華北大招生每年都有固定的名額給到每個地方,這就是說如果給到北京市100個名額,那麼北京市就只能是有100個人可以上清華北大,這個是固定的,並不是說成績達線了就可以直接上清華北大,相信看到這個現實你就不會說北京戶口的學生更容易考上清華北大了。
  • 北京這所211,外地學生眼中的好大學,本地學生卻不願上
    北京這所211,外地學生眼中的好大學,本地學生卻不願上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好大學數量極多,也適合學生發展,在每年高考中,北京的大學都是比較受歡迎,不僅受當地學生歡迎,外地學生也是搶著報考,可是,這所大學是一個例外,作為211大學,本地學生卻不願報
  • 豫籍學生棄外省工作來鄭覓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一場什麼樣的招聘會,會吸引高校呼籲學子「組團參戰」?會引來外地求職者乘高鐵專程趕赴現場?答案是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為期兩天的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020招才引智專項行動」高端人才(項目)對接洽談會呀!10月24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一層樓招聘區內火爆異常,一些求職者甚至拖家帶口來現場覓職位。
  • 雲講解│雖死猶生的清華學子韋傑三
    大家好,我是廣西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肖春秀,今天我為大家講述雖死猶生的清華學子韋傑三的故事。在清華大學期間,他刻苦學習,關心國家大事,敢於抨擊社會上和學校裡不合理現象,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 北京中小學不能開除學生 外地生借讀須建學籍
    本報訊(記者張靈)昨天,市教委頒布了新修訂的《北京市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制定於1990年的舊辦法同時廢止。新辦法擴大了義務教育階段允許借讀的學生範圍,明確規定,外地生在公辦校和民辦校就讀都應有學籍。此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為學生辦理退學,中小學在對違紀、違規學生處罰時不得再使用「開除」。
  • 被清華發信感謝提供優質學子,都安高中為何很多學生考上清華北大
    這學校之所以出名,是因為該校每年都輸送出為數不少的考上全國重點的大學生,其中不乏清華、北大之類的名校。在今年教師節之際,清華大學給都安高中的校長和全體教師,發了一封特別感謝信,感謝都安高中今年輸送了7名優秀學子,並邀請他們參加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典禮。據統計,都安高中歷年來考上清華北大的學子已經超過百人,其他重點大學的則數以千計,成績非常卓越。至於原因,很多人大概都知道。
  • 清華學生舉行青年五四宣言活動
    校黨委書記陳希出席並致辭【新聞中心訊 記者 顧淑霞】五四青年節,清華學生在三教平臺前舉行了「清華大學青年五四宣言」主題教育活動,弘揚五四精神,用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參加抗擊「非典」的鬥爭。他說,清華學生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口,在社會主義的建設時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帶頭作用。在全國抗擊「非典」的鬥爭下,在五四青年節舉行這樣的慶典活動有特殊的意義。他鼓勵大家要有必勝的信念,打好清華園保衛戰。他對學生與教師在抗擊「非典」的清華園保衛戰中所做的工作給予肯定。他說,現在清華園的總體秩序很不錯,學生對此做出了很多貢獻。
  • 清華、北航迎來首批返校學生
    來源:北京青年報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清華大學迎來了近萬名2020級研究生新生;前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迎回了首批3800清華校內學堂路上、大禮堂前,隨處可見的雙語展板、條幅、道旗,熱情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學。在各院系報到點,迎新老師和同學有條不紊地引導新生逐項完成報到手續。學生綜合服務樓前的小廣場上,迎新服務區準備了有趣的互動和豐富的禮品,幫助新生了解清華文化、熟悉校園環境、融入校園生活,開啟嶄新的人生篇章。
  • 未名湖與荷塘月色在等你,北大清華湖北籍學生返校收穫滿滿詩意
    荷塘月色盼君歸,水木清華等君回學校以迎接大考的狀態和準備做好學生返校工作同心抗疫,清華有我定將全力以赴、珍惜時光牢記清華人的使命與擔當——這是清華大學歡迎6月6日擁抱返校學子的標語和口號北大的紅,激情如火;清華的紫,激情內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