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9 00:12:24
2月18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公布了兩份警示函,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的五名註冊會計師「中招」。這五名註冊會計師分別是陳竑、彭城、張建新、司維、覃劍鋒。前兩者因為長江投資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項目執業質量被罰,後三位是因為之江生物IPO申報的財務報告審計項目存在執業質量問題,而之江生物IPO審計涉及期間更長,從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謝欣
審計質量一直是監管的重點和焦點。2月18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公布了兩份警示函,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的五名註冊會計師「中招」。
這五名註冊會計師分別是陳竑、彭城、張建新、司維、覃劍鋒。前兩者因為長江投資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項目執業質量被罰,後三位是因為之江生物IPO申報的財務報告審計項目存在執業質量問題,而之江生物IPO審計涉及期間更長,從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
根據上海證監局披露,陳竑、彭城在進行長江投資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時存在的問題有:
第一,未對部分重要內控的有效性進行恰當測試和評價。
一是重要委託加工物資管理內控審計方面。長江投資子公司上海陸上貨運交易中心有限公司2017年末委託加工物資達1.02億元,佔合併報表存貨金額的73%、資產總額的5%。審計工作底稿中未見充分了解陸交中心存放於第三方的委託加工物資的實物管理流程,未見對上述重要委託加工物資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恰當測試和評價,未關注到陸交中心未對委託加工物資進行有效管理的情況。
二是高風險客戶信用風險內控審計方面。長江投資於2017年對陸交中心高風險供應鏈客戶應收帳款計提1.78億元壞帳準備,於2018年對陸交中心2017年唯一新增供應鏈客戶計提0.55億元壞帳準備。審計工作底稿中未見評價上述高風險供應鏈客戶新增和授信審批的合理性,未將年度客戶信用等級評價識別為關鍵控制點並執行相關測試。
第二,上海證監局發現兩位會計師審計工作底稿中部分關鍵控制點控制測試樣本量未滿足《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實施意見》的最低樣本量要求。如陸交中心銀行付款審批控制點的發生頻率為每天多次,測試的最小樣本量區間應當為25~60個,實際抽取樣本量為20個。此外還存在未恰當執行穿行測試、控制矩陣信息填列不完整、控制測試樣本清單和具體執行的審計程序記錄不到位等問題。
張建新、司維、覃劍鋒三位註冊會計師則是在之江生物IPO申報的財務報告審計項目執業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函證程序執行不到位。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中報審計工作底稿中,未見對部分未回函函證執行替代程序,存在上述情況的各期末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352萬元、439萬元、411萬元和838萬元,均超過當年度審計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第二,未對部分函證過程保持必要的控制。2015年度審計工作底稿中,之江生物子公司上海之江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某銀行詢證函回函由之江生物財務總監寄給審計項目組;2018年中報審計工作底稿中,之江生物某重要供應商的應付帳款詢證函回函由之江生物財務總監通過郵件轉發給審計項目組。審計工作底稿中未見對上述由發行人轉交的回函執行進一步審計程序。
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中報審計工作底稿中,部分回函也未見保留回函快遞單或回函快遞單無寄件單位信息,存在上述情況的各期末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273萬元、854萬元、266萬元和241萬元,均超過當年度審計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第三,與關聯交易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應對措施執行不到位。審計工作底稿顯示,之江生物母公司上海之江藥業有限公司於2015年、2016年向之江生物轉帳150萬元和316.96萬元,金額均超過當年度審計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但該關聯交易未在財務報表附註中進行披露。針對上述與關聯方交易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審計工作底稿中未見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未對其會計處理和披露進行評價。
此外,上海證監局指出,三位會計師還存在未充分關注重要在外設備後續管理、ERP系統制單審核、庫存現金管理等內控環節的有效性,未充分關注內銷收入確認關鍵單據存在瑕疵和外銷收入確認政策披露不恰當,未對部分註銷的銀行帳戶進行函證等問題。
上海證監局因此指出,按照相關規定,決定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及5位籤字註冊會計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提醒加強對證券期貨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勤勉盡責履行審計工作義務。同時,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執業質量,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立信事務所還應向證監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過去一直在審計界排名前列,但2018年以來屢次遭遇尷尬,多次被監管層處罰。
2018年10月,立信因大智慧造假(維權)案終審敗訴,被判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19年3月,因涉金亞科技虛假陳述(維權)案,立信又被判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18年8月6日,證監會披露行政處罰決定書,因立信在對金亞科技201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時,未勤勉盡責,出具了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證監會決定沒收立信業務收入90萬元,並處以270萬元的罰款,合計罰沒360萬元;對籤字註冊會計師鄒軍梅、程進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的罰款。
此外,2019年,立信作為東方精工的2018年年報審計機構,對其從福田汽車收購的公司計提38.48億元商譽減值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後來被福田汽車質疑違反審計準則。
某不願透露姓名註冊會計師指出,歷史上,國內外大會計師事務所因嚴重執業質量問題最終倒閉的事並非個案。如現在知名的國際「四大」,其實過去是「五大」——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就是因為安然事件而退出歷史舞臺。對事務所和註冊會計師來說,認真執行審計程序,加強質量控制,重視防範職業風險,才是長久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