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太陽西下,夜幕逐漸包圍著大山,在晴隆縣定汪村的葛汪之家,定汪村村民帶著期待的喜悅,懷著激動的心情,向寧海葛家村村民獻上鄭重的拜師禮。8月31日傍晚,葛家村村村民與20餘位定汪村村民舉辦了一場簡樸的,見證寧海、晴隆兩地深厚情誼的師徒結對儀式。
(葛萬勇(左一)把研究了好幾天的作業留給了徒弟們。)
「馬上我們就要離開這裡,我把下一步打造定汪村的圖紙交給你,你要帶著他們好好幹!」結對儀式上,葛家村村民葛萬永將他布置的「作業」交到了定汪村村民羅昌雲的手中,囑咐他一定要調動村民的積極性,要把藝術振興鄉村的路子走下去。
葛萬永的「作業」很詳細:羅運權家門口前的菜園用5乘10米的竹籬笆圍起來;孩子的彩色跑道總長75米,要用6種不同的顏色分開;葛汪之家中定汪村展示部分,要擺上布依族的手工藝品和定汪村的傳統農具.……這張手繪的圖紙,葛萬永整整想了2天。
(葛海峰(左一)將圖紙交給徒弟們。)
「村口的石頭寫上『布依山寨 定汪』,定汪溝裡的水塘清理乾淨,改成戲水樂園,鋪上石階,方便走路。」葛家村黨支部書記葛海峰拿著圖紙,仔細地講給定汪村村民羅昌鑫,生怕有遺漏。「未來書院也要好好『經營下去』,不能讓孩子們失望!」葛海峰對羅昌鴻再三叮囑。
今年8月,寧海縣葛家村與中國人民大學叢志強教授團隊、晴隆縣共同發起藝術振興鄉村賦能布依山寨鄉親行動。寧海葛家村的13位農民來到定汪村,以藝術為載體,激發村民內生動力為目標,帶動村莊改變,村民賦能。從最初的定汪村村民用最高禮儀歡迎13位葛家村村民的到來,到如今,葛家軍給定汪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除了葛家軍三個組的師傅們給徒弟圖紙外,大家還一起在「村民賦能同走藝術振興鄉村路」旗幟上籤上各自的名字,織夢坊的巧娘們也為葛家軍送上親自製作的繡包,大家相互擁抱,依依不捨。「從第一天的髒亂差,到現在村莊變得乾淨、整潔,這次貴州之行沒白來。」葛海峰說,現在,村民變得越來越積極,51歲的羅回友主動拆除雞棚,扮靚村莊;17歲的羅隨妹跟著袁小仙學做布娃娃;39歲的羅運恩主動辭去義烏的工作,回鄉幫忙……
(袁小仙擁抱自己的「大徒弟」時忍不住紅了眼眶。)
「一定會繼續把村莊建設好,走好藝術振興鄉村路,絕不辜負師傅們的信任和期待!」定汪村村民們或牽手或擁抱各自的師傅,立下相隔2000公裡誓言。
甬派客戶端記者 李敬平 張璟璟 傅婷婷 通訊員 章莉 徐銘懌
關鍵詞 >> 葛家村,藝術振興,鄉村,定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