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辦幼兒園「同質同價」體現了教育公平

2020-09-03 胡華茶館

據澎湃新聞報導,2019年以來,瑞安市率先探索出一條「亦公亦民」的公益性幼兒園辦學新模式,為群眾提供與公辦園「同質同價」的學前教育服務。按照新模式,瑞安市各民辦幼兒園自願申報,經程序嚴格的評審、認定後,即可獲得政策支持和獎補,與公辦幼兒園實現「同質同價」。

由於公辦幼兒園數量嚴重不足,導致部分家庭只能選擇將孩子送到民辦幼兒園就讀,而民辦幼兒園的學費是公辦幼兒園的兩三倍甚至更高,這無疑增加了普通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公辦幼兒園學費低,教學質量好。而民辦幼兒園學費高,教學質量沒有保障,對被迫選擇民辦幼兒園的家庭來說,難以體現教育公平。

早在2010年的《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文件中就指出: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通過保證合理用地、減免稅費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特別是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減免租金、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民辦幼兒園在審批登記、分類定級、評估指導、教師培訓、職稱評定、資格認定、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具有同等地位。

瑞安市對公辦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實行「同質同價」,毫無疑問是對這一文件精神的落實和發展,是當地政府關注民生,落實教育公平的務實之舉。這一舉措切實減輕了普通家庭的經濟負擔,提高了民辦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解決了學前兒童「入園難」的問題。

為了體現教育公平,減輕普通家庭經濟負擔,各地政府有必要借鑑瑞安經驗,對民辦幼兒園提質降費,辦好老百姓樂意上、上得起的幼兒園。

相關焦點

  • 浙江瑞安探索民辦幼兒園辦學新模式:「公益園」費用減半,與公辦園「同質同價」
    責編丨飯飯老師園長薈 丨ID:qmhlianmeng浙江溫州瑞安市探索民辦幼兒園辦學新模式,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從「瑞安發布」與「瑞安教育發布」等官方微信公號推文獲悉,截至5月底,瑞安市幼兒園已經恢復開園, 15所民辦幼兒園的保教費學費全部減半。這是瑞安市探索公益性幼兒園(以下稱「公益園」)辦學新模式的成效。2019年以來,瑞安市率先探索出一條「亦公亦民」的公益性幼兒園辦學新模式,為群眾提供與公辦園「同質同價」的學前教育服務。
  • 北京將淡化公辦民辦幼兒園概念 普惠性幼兒園將同質同價
    ­  今年增3萬學位 新建改擴建158所幼兒園­  王寧透露,為解決新一輪學位缺口問題,市政府正通過扶持新建、改建、擴建、以租代建、舉辦社區辦園點等方式,內外挖潛,公民並舉,不斷擴增學前教育學位資源。­  2018年,全市擬通過新建、改建、擴建158所幼兒園,完成新增3萬個學位的任務。
  • 浙江日報點讚瑞安探索民辦幼兒園辦學新模式
    日前,瑞安市幼兒園恢復開園。孩子就讀於瑞安市實驗幼兒園的市民張女士,一開學就收到了好消息。瑞安現有民辦幼兒園192所,佔全市幼兒園總數的85.7%。就讀民辦幼兒園可享受公辦幼兒園的價格,是瑞安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積極探索民辦幼兒園辦學的新模式。
  • 公私幼兒園同價是亮點也是難點
    國務委員劉延東表示,將對城鄉民辦幼兒園給予多種形式的扶持和資助,讓群眾可以在繳費大致相當的情況下自由選擇公辦園或民辦園。三年內基本緩解入園難問題。(12月2日《京華時報》)  學前教育問題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針對社會上反響強烈的幼兒園高收費問題,國務院提出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 民辦學校:「公民同招」對我們不公平!公辦學校:「掐尖」就公平?
    關於「公民同招」 1、什麼是公民同招? 公辦和民辦一起招生,同步開展錄取、同步確定學位,民辦不能再提前自主招生了。 簡單來說就是公辦和民辦學校同步管理、超出報名計劃的全部搖號。 「公民同招」的「同」具體體現在:不再像2018年之前對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招生分批次進行。2020年起將實行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同時結束招生,同權,互不享有特權。
  • 天下政協|西安五大名校竟以民辦居多,「公弱民強」亟待破局
    9月29日,陝西省西安市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圍繞「加大公辦教育力度,提升公辦教育質量,促進我市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進行專題協商。「公弱民強」在會議期間成為常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民盟西安市委會此前開展的調研顯示,「西安優質教育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所謂『五大名校』、好學校,以民辦居多。」
  • 家長不滿,園方也不滿,民辦幼兒園「轉普轉公」何以一地雞毛?
    這三年來眾多民辦幼兒園「被自願」轉型為普惠性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的行為和現象,即是這一政策帶來的結果。這結果是什麼呢?沒有一方是滿意的:園方不滿,轉型後收費大幅降低,前期的龐大投入如何回收,誰來補償?教師不滿,收入大降誰會開心?家長也不滿,4點半放學,給上班的雙職工家庭帶來困擾;幼兒園不再提供才藝、運動、美術、英語等教育服務,家長不得不將孩子送到社會培訓機構,麻煩之外,支付的費用更高。
  • 北京將淡化幼兒園公辦、民辦概念,實現同價同補助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今天(5月31日),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在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上做報告時提到,北京在學前教育保障機制方面,將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淡化公辦、民辦概念,突出公益普惠。王寧解釋,學前教育是公共服務,是教育事業,其基本屬性是公益性。
  • 江浙滬​「公」「民」同招,民辦校掐尖告終
    當義務教育基本完成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便成為追求的重點。癥結在一些教育資源富集、競爭較為激烈的地區如江浙滬,「公退民進」的現象已不新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試就近入學在各地逐漸落實,公立學校篩選生源的程度大幅降低。
  • 京東:線上線下家電產品同質不同價現象嚴重
    京東相關負責人目前向媒體透露,目前線上線下家電產品存在普遍的「同質不同價」現象。為了讓不同價格顯得更合理,通常採用為某些型號增加一兩個並不實用的附加功能的方式,為該產品制定利潤較為豐厚的價格。
  • 江蘇向民辦幼兒園發放財政性辦園補助262.56萬元
    去年一年向民辦幼兒園發放財政性辦園補助262.56萬元、建設補助58萬元,江蘇省海門市用實實在在的舉措,鼓勵和引導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  「打破公辦園和民辦園的界限,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真正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 民辦校姓「公」是一種教育腐敗
    但華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民辦學校,其投資主體資格多為國有資本,一邊享受國家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的同時,一邊以民辦學校名義收取高額學費。民辦校多數姓「公」現象,不獨西安一地存在,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假民辦現象在全國各地一直普遍存在著,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是教育產業化結出的一顆毒瘤,是不折不扣的教育腐敗。
  • 蕭山16所民辦幼兒園轉公,包括維多利亞老園區辦幼兒園
    文丨牟衛華10萬一年的維多利亞幼兒園轉公辦了!新學期,蕭山區16所民辦幼兒園籤約轉公,家長群樂壞了。上面說的維多利亞幼兒園,其實是蕭山知名的高檔民辦幼兒園維多利亞幼兒園的老園,位於眾安景海灣,此前的學費跟位於眾安嘉潤公館的新園一樣。老園轉公以後,成為蕭山區寧圍水博幼兒園景海灣園區,學費就按普惠制幼兒園來了。今年是二胎政策後新生兒入園的第一年,學齡前幼兒人數快速增加,公辦少,民辦貴,且良莠不齊,入園本來是難上加難。
  • 強迫普惠性幼兒園漲價?這是在動搖公平教育的基石!
    從我多方了解的答案,說是因為公立幼兒園收費太低,嚴重擾亂市場,被價格審計部門強制漲價!因為北風畢竟不是官方媒體,不具備直接採訪教育部門的資格,但是這種一次性集體漲價30%,背後帶有職能部門的影響可能性很大。可這,真的是市場化教育改革,體現市場公平的好方式麼?提到公立幼兒園,許多人會因為公務員子女進的多,反正自己孩子進不去,巴不得它多漲價的心態。
  • 東方快評丨學前教育立法「限制逐利」能否為超前教育降溫
    根據第十五條(政府供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舉辦公辦幼兒園、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為學前兒童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第三十七條(收費制度):幼兒園收取的費用主要用於保育教育活動、保障教職工待遇和改善辦園條件。各類收費應當專款專用。也就是說,即使是政府允許的有限的收費行為,也主要是用來保障幼兒園運行。
  • 洛陽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今後須備案公示
    昨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後,凡在我市行政區域內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批准的各類民辦全日制、寄宿制、半日制幼兒園、幼兒班、學前班等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以下簡稱民辦幼兒園)向幼兒收費,都要執行備案公示制度。  市物價檢查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今後我市民辦幼兒園均須在新學年開學前到當地物價部門進行收費備案。
  • 在學前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政府供給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在學前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政府供給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果雪兒回答:在學前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有關政府供給的主要內容,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二章《學前兒童》第十五條是這樣規定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舉辦公辦幼兒園、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為學前兒童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 民辦學校「降溫」教育公平「升溫」
    今年西安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要求,堅持民辦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任何民辦公辦學校不得提前選拔生源,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以往的小升初招生,家長普遍在公辦學校兜底的基礎上,抱著僥倖心理去民辦學校搖號。而今年,家長必須理性考慮沒有搖到民辦學校的後果,以選擇更加穩妥的方式。那這是否是萬般無奈的抉擇呢?經過走訪多名家長,記者發現,這是家長相對一致且主動的選擇。
  • 長沙22所公參民辦學校學費實行「指導價」
    從今年秋季開學開始,長沙22所公參民辦學校學歷教育學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審批,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由學校,按照不以盈利為目的據實收取,報發改委備案後執行。小布為你劃重點!在此之前,發改委、教育行政部門已制定今年秋季學費標準的公參民辦中小學校,應嚴格按標準執行。對於暫未制定的公參民辦學校,則按自定標準收費並對外發布。開學之後,市發改委與市教育局將對辦學時間1年以上所有公參民辦學校進行成本監審,學校自定標準如有超出,將衝減2020年春季學費。公參民辦學校即為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即名校辦民校。
  • 香洲區67所民辦幼兒園宣布降費至1000元內
    是的,今年11月起,香洲區67所民辦幼兒園降費了!,全面提升該區民辦幼兒園辦園質量,讓家長和幼兒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已有67個公辦幼兒園辦學點掛牌,這些民辦幼兒園的保教費11月起全部下調。這是近年來珠海在學前教育改革中的一次突破性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