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麼科技產品能夠在海外市場,引發國際同行圍觀,並讓海外媒體瘋狂打call?你可能認為是智慧型手機。錯!答案是,兩輪智能電動車。
什麼科技產品能夠在海外市場,引發國際同行圍觀,並讓海外媒體瘋狂打call?你可能認為是智慧型手機。錯!答案是,兩輪智能電動車。沒錯,就在最近剛剛結束的米蘭2018全球著名摩託車展EICMA上,售價高達3299歐元的智能兩輪電動車,不僅徵服了參展同行和觀眾,更被路透社、雅虎財經等各路海外媒體的爭先報導。
而生產這款電動車的廠商就是中國目前公認的兩輪電動車(E-Scooter)第一品牌,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出行公司----雅迪。而據了解,這款引發熱議的智能兩輪電動車,是雅迪聯合多國頂級研發夥伴推出的代表行業高品質標準的雅迪G5。對此,路透社更是報導稱,雅迪是中國高端製造的代表性品牌,而雅迪G5則是「新一代智能鋰電兩輪電動車」產品系列代表。
厚積薄發,雅迪在海外市場精彩開局並不意外
事實上,這並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引起海外媒體關注,此前華為、小米等智慧型手機廠商的出海就被國外媒體多次報導,「出海」已然成為中國科技企業和創新製造企業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
這主要是由幾個方面原因決定的,一方面是國家「一帶一路」等政策的鼓勵帶動,也給了中國科技企業和創新製造企業進行海外市場擴張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國內市場趨於飽和,中國企業尋求從海外市場尋找增量。以兩輪電動車行業為例,根據工信部有數據統計表示,目前全社會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2億輛,2017年全年電動車總計產量3113.1萬輛,累計同比僅為增長2.3%。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聚焦國內市場進行競爭,勢必會陷入到價格戰這樣的白熱化競爭當中。此時最好的選擇是開闢一個新戰場,尋找市場增量。
更重要的原因是,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和技術積澱,以雅迪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和製造業的龍頭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整合能力越來越強,話語權也越來越重,已經具備了出海競爭的基礎條件和實力。以雅迪為例:
首先,從資金實力來看,根據雅迪公布近三年財報信息可知,其收入分別64.29億元、66.62億、78.50億,同期利潤分別3.76億元、4.30億元、4.05億元。這意味著,相比起一些電動車企業的虧損現狀,擁有更加穩健的盈利能力的雅迪有更大的資本實力挺進海外市場。
其次,就品牌實力而言,作為2016年就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中國兩輪電動車企業,雅迪不僅是國內電動車行業裡的「頭牌」,在國際市場上同樣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特別是在2018年,雅迪作為世界盃亞洲官方區域贊助商,其中文廣告牌出現在了全部64場世界盃比賽當中,進一步擴大了雅迪電動車在全球範圍內的品牌知名度。
再者,雅迪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是國內為數不多產品遠銷海外的電動車企業,近年來銷量更是節節攀升,已經連續幾年領跑行業。截止目前,雅迪電動旗下產品已銷往美國、德國、日本等77個國家,擁有超過18000個經銷網點,全球銷量已超過400萬臺,約佔全球兩輪電動車市場銷售總量的11.7%,累計用戶量超3000萬。而在2018年,雅迪更是有望衝擊600萬的銷量新紀錄。
還有,雅迪還是國內為數不多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專注高端製造的智能兩輪電動車廠商。據了解,雅迪目前手握37項發明專利,279項實用新型專利,400項外觀專利。這也排在行業前列。最後,雅迪在電動車行業二十多年耕耘,這使其擁有更為完整全球供應鏈體系,擁有包括松下、博世、拜耳、奇美等在內20多家全球知名合作夥伴。
不難看出,正是因為雅迪具備這樣「硬實力」,因此其在2018全球著名摩託車展EICMA上全新發布的高端智能鋰電產品G5,才能夠與杜卡迪、哈雷、BMW等國際頂尖的摩託車品牌同臺競技,並引起國外同行和媒體對中國製造的廣泛關注。
雅迪G5驚豔米蘭EICMA背後,是中國智能製造崛起的縮影
在我看來,雅迪G5之所以在海外市場引發強烈關注,還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原因。
其一是中國兩輪電動車龍頭企業在智能化的產品創新方面,如今確實走在了全球同行的前頭。實際上,雖然在過去的若干年裡,中國電動車企業並不是走在技術的最前端,但是在智能時代到來之時,中國企業率先對兩輪電動車進行智能化設計,這使得兩輪電動車在產品體驗上提升了一大截。
以雅迪這次發布的G5為例,其配備了7寸超大TFT真彩液晶儀表,可根據環境自動調整模式,並且還可以通過智能APP近操控,用於車輛檢查、定位和個性化設置,並具有來電顯示、胎壓監測、充電界面等功能,這使得兩輪電動車不再僅僅是一個出行工具,而是化身成為一臺智能設備,無疑帶給國外同行和消費者以新奇獨特的體驗。
其二是雅迪G5的推出體現了雅迪在智能製造方面的強大設計、研發和生產能力。過去中國製造曾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但是隨著中國製造業產業的逐步升級,技術競爭力大大增強,中國製造開始成為國外同行研究的對象。路透社的報導表示,中國「智能製造」的影響力正在全球加速蔓延開,已經從早期低端代工產業模式逐步升級為創新研發、獨立設計、智能生產的綜合產業體。
而雅迪電動車十幾年在高端電動車領域不僅銷量始終處於領先水平,而且製造實力更是居於行業前列。數據顯示,雅迪已經連續9年穩坐「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十強企業」第一的寶座,且連續七年榮登「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榜單。而這次發布的雅迪G5,其裝配的正是雅迪自主研發的,最大功率達到1500W,扭矩130N·m,IP57防水等級的GTR3.0高性能寬頻動力電機。此外,雅迪G5還配備了FOC矢量控制器,能效轉化達到96%以上,動力強提速平穩有力。
躋身全球頂尖兩輪電動車品牌,雅迪如何再進一步?
不可否認,如今雅迪在產品品質、技術實力以及供應鏈整合等方面,在國際市場上與哈雷、杜卡迪等國際頂尖的兩輪電動車品牌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但如果雅迪想要真正立足海外市場,在全球消費者心目中都佔據重要的位置,可能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
第一是持續提升在高端電動車製造方面的核心技術競爭力。面對海外市場更加複雜的競爭環境,中國企業尤其需要更加夯實自身的基礎實力,此前中國一些製造企業出海遭遇挫折就是因為缺乏核心技術所致。因此,雖然雅迪目前已經有眾多的核心專利在手,但還需要在電機、電池、智能設計等眾多方面進行技術攻克和積累,由此才能夠持續贏得國外同行的尊重和市場的歡迎。
第二是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和品質提升。在此之前,全球前10的頂級兩輪車品牌全部都來自於國外。這次在EICMA 2018上,與雅迪同區展出的杜卡迪、哈雷、BMW等就都屬於此列。其中最為中國消費者熟知的莫過於哈雷摩託。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品牌,哈雷莫車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00多年以來,它經歷了戰爭、經濟衰退、蕭條、罷工、買斷和回購、國外競爭以及市場變幻的重重洗禮,但它經受住了所有考驗。其成功的秘訣就是一直致力於在機械、外觀等各方面改進、創新,不斷提高哈雷的品質。回過頭來看雅迪十幾年的發展歷程,與哈雷有眾多異曲同工之處。雅迪同樣一直在提高自身的產品品質,尤其是在2015年提出「更高端」戰略之後,立足高端製造,開始專注打造高品質的智能兩輪電動車,而這次G5的發布,正是這一高端戰略的延續。
第三是持續強化自身的渠道優勢。雅迪無疑是目前國內擁有強大經銷網絡的電動車廠商。截止目前,雅迪電動旗下產品已銷往美國、德國、日本等77個國家,擁有超過18000個經銷網點。可以預見的是,已經在國內奠定領先地位的雅迪,下一步很可能借勢G5的發布,將經銷網絡鋪設至歐美等更多國家和地區,全面深入的開拓海外市場,將其作為未來幾年的市場增長點。而據報導,雅迪電動確實正在計劃在美國紐約等其他海外城市建立品牌旗艦店,設立統一的全球化品牌形象,實現國際市場統一的銷售和服務體驗。
最後,雅迪還需要建立一種全球消費者都認同的品牌文化圖騰。正如哈雷品牌背後是一種文化的象徵,雅迪也需要在全球範圍內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圖騰。
實際上,雅迪此前已經有所動作。早在2017年,雅迪就發起並主辦了中國首屆717電動車騎行節,不僅在全國各大城市組織各種各樣的車友活動,活動的範圍更覆蓋了美國、德國等66個國家,吸引數十萬人參與。以此希望引發了車友粉絲們的共鳴,鼓勵號召人們使用電動車綠色環保出行,打造獨特的騎行文化。
總體而言,雅迪在資金、品牌、市場和技術、供應鏈等各個方面都蓄力已久,早已具備了「出海」徵戰的基礎實力和條件。因此才能發布G5這樣引發國外同行和媒體圍觀,在全球市場都具有強勁的競爭力的「新一代智能鋰電兩輪電動車」。不難預測,隨著像雅迪這樣的高端智能製造企業越來越多的聚焦高端製造,走出海外進行市場競爭,中國的製造業實力也會不斷獲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