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市梧桐街道第二幼兒園大二班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活動。 通訊員顧曉慧/攝
筆墨揮灑,著方正文字;音流語變,誦華夏篇章。今年9月14日至20日,是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本屆推普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連日來,我市不少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互動活動等形式,開展各具特色的普通話推廣活動。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昨天上午,桐鄉市梧桐街道第二幼兒園大二班教室內,老師吳張梅正帶著孩子們朗誦古詩。孩子們稚嫩的聲音,充滿童真。除了朗誦古詩外,孩子們還接到了製作推廣普通話宣傳單的「小任務」。宣傳單各具特色,孩子們用學齡前兒童特有的書寫方式,寫下了「請坐」「對不起」「你好」等禮貌用語。
記者了解到,為做好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梧桐街道第二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結合『童韻國學』、『蒙以養正』特色課程,通過學說禮貌用語、演繹經典古詩詞、講述幼兒園趣事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寓教於樂中學說普通話、推廣普通話。」該幼兒園園長李紅娟表示。
與梧桐街道第二幼兒園一路之隔的桐鄉第一中學,也在積極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度量衡、牛皮癬、棕櫚樹、芝麻糊……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字怎麼讀嗎?」當天中午,浙江省普通話測試員、桐鄉第一中學語文老師盛寶華正和高二(11)班學生開展字詞讀音的互動。
「度量衡的量(liàng),不是第二聲,是第四聲;牛皮癬的癬(xuǎn),並非xiǎn……」盛寶華講解細緻,還不忘提醒學生平常要做好積累,可通過漢字書寫大賽、演講比賽等形式,培養自己的語感和普通話交流的能力。「其實這些字在生活中很常見,沒想到還是錯了好幾個。」聽著老師的講解,學生陸越認真地在本子上記錄著。
作為省級普通話測試員,盛寶華認為語文教學和普通話推廣相輔相成,要讓語文教學成為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可利用語文課堂、晨讀等時間正音,積極推廣普通話。」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