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偏愛雪中影,墨客揮毫梅點紅;踏雪尋梅詩,非是花中偏愛梅

2021-01-08 桃花源詩詞

百度詩友投稿特推

作者:王廣義(河北唐山)

01七律.校園初冬

冷露寒霜秋已終,園區角落景殊同。

路邊銀杏披金甲,樓上如春點點紅。

莫笑梧桐飛蝶舞,猶憐壽客鬧初冬。

花開葉落相逢處,又使騷人詩意濃。

桃花源詩詞 踏雪尋梅

02點絳唇.菊贊

冷雨微霜,百卉蕭瑟枝葉殘。

俏菊爭豔,淡雅馨香染。

鐵骨錚錚,不懼寒風慘。嬌容燦。

玉蕊舒捲,墨客揮毫贊。

桃花源詩詞 踏雪尋梅

03七絕.踏雪

紛飛大雪飾蒼穹,野外雙人漫步行。

挽手歡歌踏雪影,風華浪漫恰芳齡。

桃花源詩詞 踏雪尋梅

04七絕.非是花中偏愛梅

雪梅邂逅在寒冬,香影疏枝點點紅。

非是花中偏愛梅,卻因麗影無偶同。

桃花源詩詞 踏雪尋梅

05七絕.詩人偏愛雪中影

玉樹瓊花飾蒼穹,梅香蕊豔戀寒冬。

詩人偏愛雪中影,墨客揮毫梅點紅。

桃花源詩詞 踏雪尋梅

精彩推薦:

古韻歲月感悟詩4首:年華向晚歲沉香,方知少年好時光

相關焦點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古往今來,詩人們對冬季寒梅雪景都是情有獨鍾,詠雪詠梅的名詩佳句不勝枚舉,如蘇軾的兩句「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意思是雪花在半夜飄然遺落,像禾苗隨風起伏綠浪連波,預示著明年的好收成。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千杯雪酒浮梅影,萬盞梅茶品雪忠;連珠體詩十首,梅雪鍾情墨苑風
    千杯雪酒浮梅影,萬盞梅茶品雪忠。曾經的曾經亦會在時光中走遠,唯留一絲清影在夢裡翩躚。留住生命中的感動,又何須那一個無奈的永遠。——皛玊題記繾綣人間梅雪撼,纏綿天上雪梅歸。紅塵真愛如梅雪,抱夢如初梅雪為。《連珠體七律·梅雪吟·其六》(中華新韻 五微)梅開爛漫雪揚灰,雪挽梅枝醉一回。竹馬尋梅觀雪落,青梅倚雪敞心飛。
  • 乘興而來,踏雪尋梅,明代傅崟繪《尋友探梅》
    除了元代,在社會等級制度中讀書人都排在第一位。對於讀書人的這種特殊尊重是源於對文化知識的敬畏。在明代,整個社會都有重文輕武的觀念,由此文人的行為活動也成為畫家喜歡創作的主題。在眾多的繪畫作品中,「踏雪尋梅」這個主題深受畫家的喜愛。梅花高潔,書生文雅,尋芳踏雪是多麼美好的畫面。明代早期的宮廷畫家就創作過相關題材的作品。傅崟畫的這幅《尋友探梅》也是這樣一幅描繪讀書人高雅情懷的作品。
  • 毛澤東為什麼偏愛梅花
    原標題:毛澤東為什麼偏愛梅花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人都有襯託自身情趣和品格的心愛之物,如仙風道骨的李白愛酒,慷慨悲壯的辛棄疾愛劍,淡泊閒逸的陶淵明愛菊。 一代偉人毛澤東則對梅花情有獨鍾。他一生戀梅、惜梅、品梅、詠梅,與梅花結下了不解情緣。
  • 梅和竹緣和同列「花中四君子」和「歲寒三友」?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花、蘭花、竹、菊花。歲寒三友是指:松樹、梅花、竹。四君子是取梅、蘭、竹、菊分別所具有的傲、幽、堅、淡品質。在古代,文人墨客們利用梅、蘭、竹、菊來感物喻志,成為作詠物詩和作畫的最常見的題材。
  • 宋詞中最美的一次踏雪尋梅,從開篇8字美到結尾,小才子一詞成名
    沿著花的故蹤去尋覓,最傷情,最傷心。唐代崔護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詩成就了崔護的赫赫詩名,讓他在唐代詩壇有一席之地。無獨有偶,宋代一位才子,也是憑藉一首「踏雪尋梅」的追思之作,成就了文名。這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踏莎行》、這首「踏雪尋梅」詞,悽美哀怨,冠絕一時。
  • 臺北市區就可賞梅
    宋朝詩人王安石一首《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點出白梅似雪烙印樹頭,在臺北賞梅,雖然無法如同山林看花那樣,感受「白雪」飄落在身上,但卻有著極方便的交通,在市區內就能欣賞美麗的梅花。
  • 西充本土人文墨客創作 詩朗誦音樂會在張瀾故裡景區舉行
    記者1日從西充縣委宣傳部獲悉,一場由西充人文墨客創作、朗讀的詩朗誦音樂會在張瀾故裡景區的陣陣梅香中如期舉行,前來欣賞詩朗誦音樂會和「尋梅聞香」的遊客絡繹不絕。梅花的美麗綻放和詠梅詩文群英會的舉辦,也奏響了西充春季旅遊大戲的序曲。  西充張瀾故裡景區內梅香撲鼻,遊人如織。賞梅中,遊客們還欣賞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朗誦音樂會。
  • 詩詞:折的新梅三兩枝,欲沽濁酒賦清詩。云何霏雪阻人遲
    老翁踏雪賞梅(黃庭堅體)文/任我行肩上枝花靜默,身邊犬鵲跟隨。耆叟心情大好,風雪同歸。欽佩元初雪,歡欣歲暮梅。今晚三杯熱酒,桌上芳菲。西江月·題圖破老頭踏雪尋梅文/柏榮生飄雪地霜一片,抱花扛起枝苞。空山霽月映寒梢,雲鬢沾衣素罩。喜福暗香左右,徑痕天散瓊瑤。折梅懷裡緒相招,臘月朔風凌傲。
  • 此心梅月兩相知
    梅,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的小喬木、稀疏灌木樹種,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的應用和栽培史。根據陳俊愉院士研究,中國花梅就有四大類300多個品種。在古代,梅的果實是作為調味品而使用的。這些在《書經》《詩經》《禮記》等著作中都有記載。
  • 詩人只有一首詩存世,無一梅字卻寫出史上最美的梅,成一個詞牌名
    但寫梅,要想寫得出彩,卻並不容易。當年宋詞一姐李清照曾寫過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在詞的小序言裡她寫道:「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然而她自己這首詞雖寫得絕美,也沒有落入以梅寫堅韌意志的俗套,但卻並不比前人作品驚豔多少。由此可見,要寫出一篇好的詠梅作,是極考驗才力的。名家巨匠做不到的事,小詩人未必就不能成就。
  • 詩畫尋芳│「梅」好時光
    以梅為飛花令,每個人應該都能聯上幾句,如「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等等。梅花是詩中常客,早在《詩經》中就能尋找到梅的芳蹤,《小雅?四月》裡中說「山有嘉卉,侯慄侯梅。」西漢《西京雜記》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佳樹,有朱梅、胭脂梅」。到了南北朝,梅被大量栽培於居室附近,或成為梅園,自此「梅始以花聞天下」。
  • 漫步太空 踏雪尋梅 廊坊三河冬季一日遊精品線路發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漫步太空 踏雪尋梅●很多小夥伴們兒都覺得冬天太冷,只適合在家裡待著,這個冬天不如換個新玩法,來三河——漫步太空 踏雪尋梅!可謂真正是踏雪尋梅,好生愜意。玩累了,還可以帶著孩子去北京運河苑度假村泡個溫泉,住在那裡休息一晚整裝待發。這個冬天,一切剛剛好!
  • 粵北梅關古道冰雪裝扮 八方遊人爭相踏雪賞梅
    粵北梅關古道冰雪裝扮 八方遊人爭相踏雪賞梅 2008年01月27日 20: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古道梅花雪中香,紅傘遊人遠道來。作者:馮昶 李凌 朱祖純昨今兩天,適逢雙休假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人相爭訪古道,踏冰雪,上雄關,賞香梅,盡情領略傲雪品梅的情懷。   在遠近聞名的梅關古道兩側,目光所及都是一片銀枝玉葉、冰掛霧凇,樹上早已綻放的千姿百態、婀娜多姿的白梅、臘梅、綠梅與晶瑩的冰雪花交輝相映,讓人眼花繚亂。在「嶺南第一關」門樓前,一群群年輕人絲毫不懼嚴寒,或相爭取景拍照留影,或盡情玩耍放聲大喊。
  • 這10處賞梅秘境,美翻天!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楓葉|梅雪,怒放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雪潤梅香,梅雪含情,獨自凌寒綻放;淡淡清香,沁入靈魂,芬芳盡染生命。踏雪尋梅,初心依舊,無畏酷寒;雪梅相伴,暖在心海,醉在眉間。打開心房, 沁著馨香,讓生命接受寒冬的洗禮;循著暗香,踏雪尋梅,讓希望在聖潔中開出一樹花香。
  •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
    唐代的詩人,有很多都崇尚道教,如李白、賀知章、李頎、高適等等。即使他們自己不信奉道教、佛教,也和這些方外人士交由很深。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老師的名言「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就是說當時詩人的風氣。杜甫曾經一度被李白忽悠,和李白、高適三人一起求仙問道,後來實在是承受不了那個艱苦,中途放棄了。這首詩不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但是從中可以窺探他的精神追求,以及用語的流暢自然。
  • 冬美三絕:雪、梅、詩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
  • 孤山尋梅,煮酒烹茶
    據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二》記載:「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和靖先生不追求世俗功名,結廬孤山,性子孤傲清冷,所愛之事一曰賞梅,二曰養鶴,三曰詩文,如空谷幽蘭,高雅不凡。並以梅為妻鶴為子,令人津津樂道,不失為人間美談。
  • 大學教授驛道講課 中小學生尋梅辨梅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林蔭)尋梅小偵探、辨梅小能手、植物辨認、拼貼筆記……28日,類似的自然教育小遊戲在韶關梅嶺古驛道和粵贛古驛道連平段上演,2名大學教授分別在韶關梅嶺古驛道和粵贛古驛道連平段這兩條自然教育徑上給中小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自然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