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好多朋友問我,「我通過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到底要不要做律師?」估計這個問題也困擾了不少的朋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到底要不要做律師。
開門見山的表明立場,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前途也不是完全明朗清楚的,所以每個人的疑惑和顧慮也是不同的。在到底要不要做律師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要看清自己,不能輕易聽信別人的意見。
首先,要先問清自己想不想做律師,不做律師行不行,看自己做律師的意願有多強。如果你是屬於非律師不做的那種,那就不要猶豫了,埋頭苦幹,堅持學習,肯定會有一番收穫的。
其次,審查自己的經濟狀況。考慮一下自己能否忍受實習期可能揭不開鍋的苦日子。這個要結合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來考慮。如果自己家裡可以在一兩年的時間裡支援自己,那就不用考慮經濟狀況這一方面了,沒有後顧之憂,做起事來也就不會那麼功利了,對今後的發展非常好。
再次,考慮自己的家庭情況。做律師可能賺的錢要比一般工薪階層的多,但是也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經歷來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家人、孩子。尤其是家裡有剛出生的寶寶,晚上不能好好休息還要帶孩子,非常影響工作,也影響心情,而律師這個職業是非常依賴口碑的,也是非常消耗時間和精力的。如果沒有家庭的壓力,做律師還是非常不錯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僅僅是通過一場考試而已,這只不過是就業路上的敲門磚,通過了也並不意味著今後的道路是一帆風順的,也不要被一張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所羈絆,如果發現自己不適合,或者有自己更喜歡的職業,千萬不要猶豫,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