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布今年司法考試成績。相信很多人好幾天前就睡不好覺了,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等這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卻發現又不敢去查,不敢去看,不敢去面對即將到來的這一切。
今年的司法考試,是最後的一次司法考試,所以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為什麼說是最後一次,因為2017年以後就不叫「司法考試」了,改稱「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事務所裡有兩位小夥伴今年參加考試了,昨天請假了。是怕沒有通過考試不好接受吧。還好,今天一上班,其中一位喜不自禁地告訴我們,她考了374分,通過了。另一位的消息還沒來,她沒說,我們也不敢問。
一大早,我們在辦公室裡,共享著同伴通過考試的快樂,擔心著另一位的狀況。不少小夥伴們說起自己當年查詢司法資格考試成績時的情形。有的提前一兩個小時在電腦前戰戰兢兢,渾身發抖。有的打開電腦輸入信息後,在等待查詢結果出來的時間裡,不敢看電腦屏幕,出去轉了一個小時才回來。
還有的根本不敢自己查自己的成績,只好委託其他人查。有的這天睡懶覺,一直睡到下午,拖拖拖,一直拖到晚上十二點,才故作鎮定地查詢一下。
中國的司法考試,有著「天下第一考」之稱,足見其難度之高。看看司法考試歷年的通過率,已經很多年連續在10%左右。
據司法部官方微信消息,2017司考48.9萬人參加。另據法制日報報導,2017年司法考試共有64.9萬餘人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這樣綜合來看,中國最後一次司考一共有16萬人棄考。
嘖嘖,看看,這吸引力,竟然有這麼多人報考!看看,這難度,竟然有這麼多人棄考!看看,這稀罕,竟然只有10%的通過率!
想起自己考資格的事。那時候還叫律師資格考試,總分是400分,240分通過。
我考了兩次,第二次才過。第一次參加考試1994年,總分考了228分,與總分差了12分。問題出在第三卷部分,好像都是案例,只考了40多分。
當時知道沒考上的時候的心情已經記不清了,不開心是必然的,但應該也不是十分沮喪。因為還有本職工作,那時的職業狀況看,即使考上了律師資格轉行也不太容易。
只記得當時最擔心的是,究竟是這律師資格考試是不是改為一年一考。因為在這之前都是兩年才考一次的,只是傳說以後會一年考一次,但是當時好像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
後來,第二年繼續有考試參加考試。快到出成績的時候,當然惴惴不安。那時候,既沒有座機電話,也沒有手機,BB機也是到了後來做了律師之後才有的,電腦、網絡就更不要說了。
那年去司法局看成績,我自己沒敢去,是太太一個人去的。查詢的結果是以總分256的成績通過考試,上一年得分不高的第三卷,這一年考了70多分。當時市司法局律師管理科科長叫馬景輝,很熱情,聽說我是學政治的,當老師的,很熱情地說,一定讓他做律師,做律師肯定行。
知道自己考上律師資格,當然很高興。但隨之而來的是,糾結。糾結究竟做不做律師,怎麼做律師,做律師能行麼。畢竟在1995年那時候,做教師辭職的並不多。又不知道自己做律師之後會是什麼情況,於是惴惴中。
1996年一拿到資格證,就想去律師事務所實習。在一位親友的幫助下,於1996年5月13日上午,去市司法局律師科,律師科裡一位年齡較大的王主任,聽說了情況之後,滿滿的都是鼓勵,並介紹去當時的臨沂萬融律師事務所。主任是現在大名鼎鼎的臧天翔主任(山東舜翔律師事務所主任)。他也說,大學畢業、做老師,做律師肯定沒問題。
好多人都在對我說,做律師沒有問題,得到了很大的鼓勵,做律師的決心在一點點增長。與律師事務所說好,沒有課的時候,假期的時候,就來律所實習。當時律師事務所裡大約五六名律師的樣子,平時一般也都不在所裡,有幾個實習律師天天在,也有幾個沒有考上資格的也在所裡。很多人都百無聊賴。
轉眼到了暑假,整個暑假都蹲在律師所裡,翻看律師做過的案卷,翻看最高人民法院應用法學研究所編寫的《人民法院案例選》。這其中,也參與了幾個案件的處理,並且還替一位特聘律師整理了卷宗,得到了他的肯定和讚揚。臧主任也給了我很多案件去練手,每一個案件,都絲毫不敢懈怠。
後來在假期裡,還接收了幾個小案件,賺了一些代理費。這些代理費加起來,比我在學校一個月的工資多多了。
時間一久,竟然也有了自己的客戶小圈子。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到了我面臨抉擇的時候:是回去繼續做中學教師?還是乾脆出來做律師?當時辭職,還是很少發生的事,尤其是我們這種小城市。其實,當時的擔心還是不能確定,到底做了律師能不能掙得出來養家餬口的錢。雖然當時在學校裡工資不高,大約每月240元左右,雖然錢不多,但是兩個人賺這麼兩份錢,養家餬口還算是不會餓的。
於是,有了這個想法,畢竟太太一個人還有工資,太太的工資可以養得起孩子。就算我自己賺不到錢,實在不行就在兩棵樹之間,拉起一根繩子賣襪子,總能養活自己吧。
其實,在暑假實習的時候,還去旁聽了有些律師的庭審。在臺下聽得時候,老是在想,如果代理律師是我的話,我會怎麼說,怎麼說才能說明事實,才能反駁對方,才能說服法官。雖然在旁聽席旁聽,真的是恨不能自己衝上去發表一些意見。
這次的庭審,也給我自己增加了不少自信心。
考慮來考慮去,去找校長,談出去做律師的事情。學校領導說,要不你停薪留職吧。其實這是當時最好的處理辦法,畢竟自己對於做律師是否能行心裡總還是沒有底氣的,按照停薪留職的方式先做一段時間也可以,尤其是實習的時候。等到往後一些,形勢明朗了,就可以下決心決定做什麼了。這樣就會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停薪留職,出來實習。1997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吧,申辦執業證成功了。現在想來,那時候辦執業證,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不需要辭職。然後就自己執業了。那時候,一直都是提成制的,案源你要自己去攬,收了費之後,所裡給提成,其他基本什麼都不管了。甚至連列印材料,都需要自己出錢。辦公用品什麼勞什子,都是自己花錢買,那更是確定無疑的。
從1997年3月,執業到1998年七八月份的時候,竟然除了做案件之外,還發展出來六七個顧問單位。其中就包括臨沂市建設委員會、臨沂市房產局等。同時,自己也做了不少房地產方面的案件,覺得自己有了一些經驗,就與當時的主任談,想參考別的律師,自己出去成立一個房地產業務部。最後如願,自己出去租了近100平方米的房子,有客戶送了四張大辦公桌,後來又招了一個實習生,房地產業務部就這樣開張了。
這時候律師事務所已經改名了,叫山東力維律師事務所。主任,也已經不是原來的臧主任了,是市司法局派來的另一位主任。
再後來,2001年2月的時候,律師事務所開始脫鉤改制,要從國辦的力維律師事務所改制為合作制律師事務所。三月開始選舉,我有幸又在改制中被選舉為改制後的律師事務所的主任。
合作所的主任做了三年,2004年4月與另外兩位合伙人出來做了一家合夥律師事務所——山東今海瑞律師事務所。2014年4月,在今海瑞律師事務所十周年的時候,又從提成制改成了公司化管理。
2014年前的今海瑞律師事務所,我們稱之為1.0版。公司化管理的今海瑞律師事務所我們稱為2.0版。
在今海瑞律師事務所2.0版中,我們經歷了:
· 管理創新——「公司化」;
· 業務聚焦——「法律顧問」;
· 服務升級——「可視化」、「有形化」;
這讓我們今海瑞律師事務所脫胎換骨。
我們現在的今海瑞,有了大量的與一般律師事務所的不同:
· 律師不需要找案源;
· 我們只關注法律顧問客戶;
· 不做法律顧問之外的案件;
· 真正團隊協作,一體化運營;
· 合伙人實行計點制;
· 律師、實習律師發工資;
· 全員五險;
· 交通費全部報銷;
· 電話費補貼;
· 統一提供午餐;
· 薪酬包括月工資、季度績效、年終獎金。
關鍵還在於,與這麼優秀的人一起工作,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我們的做法,現在已經成為業界的一個典型。經過iCourt宣傳,加上幾篇文章的渲染,竟得到了許多中小律師事務所的青睞,許多律師事務所主任紛紛來今海瑞參觀學習我們的公司化、有形化實踐,紛紛來考察我們的法律顧問服務!這就是我們的今海瑞開放日。
今海瑞「律享會」原為今海瑞「開放日」,是今海瑞律師事務所為分享公司化管理的理念實踐而舉辦,分享的對象是全國中小型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合伙人。今海瑞「律享會」以「分享、合作、發展、共贏」為目標,期望與所有有志於新管理模式、新業務發展的律師分享交流。
自2016年以來,「今海瑞律享會」每月一次,至今已舉辦十七次,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54家律所的134名律師。
想做律師,很複雜,也很簡單,關鍵看怎麼做。最後,用我們的價值觀做結語吧,「不忘初心,擁抱變化。自我驅動,追求極致!」謹以此與通過考試、想做律師的小夥伴們共勉。
在司法考試成績公布的今天,很有感觸,拉拉雜雜寫下這些文字,算是對我這二十年執業的一個小小的回顧,也算是與那些通過司法考試、正要從事律師行業小夥伴們拉的家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