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磨牙、口臭、黑眼圈……如果當您生活中出現了這樣的不適症狀又無法查出原因時,很有可能是由於經常誤吃讓身體不耐受的食物!記者近日從廣東省人民醫院幹部體檢中心獲悉,最新調查顯示, 50%以上的廣東受檢者對各類食物有不同程度的不耐受。
人們通常認為,廣州人的腸胃"難接受"北方食物。然而,研究顯示,廣州人對螃蟹、蝦、鱈魚的過敏率相當高,對小麥等北方常見食物的致敏性反而較低。
食物不耐受症狀五花八門
"食物不耐受的症狀五花八門,口臭、放屁、腹瀉、黑眼圈等都是常見表現。患者很難意識到自己的不適跟吃的東西不耐受有關。"黃健稱,在普通人群中,50%以上的人會對某種食物或幾種食物產生不耐受,而廣東受檢者的情況印證了這一說法。
其中,食物不耐受的消化道症狀多達44%,包括口臭、口腔潰瘍、腹痛、腹瀉、腸胃脹氣等;皮膚症狀佔16%,包括頭皮屑、皮膚乾燥、溼疹、蕁麻疹、痤瘡、黑眼圈等;神經症狀佔12%,包括頭痛、頭暈、偏頭痛、睡眠障礙、易暴怒、坐立不安、無法專心等;呼吸症狀佔10%,包括哮喘、慢性咳嗽、鼻炎、鼻竇炎等;肌肉骨骼佔7%,包括關節炎、關節疼痛等。此外,還有高血壓、尿頻、尿急、磨牙等其他症狀。
越愛吃的食物越易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有很大差別。食物過敏一吃即發作,一般吃過敏食物2小時內,就會表現為蕁麻疹、溼疹、嘔吐、腹瀉等過敏症狀,主要影響皮膚、呼吸道、消化系統。而且,食物過敏反應多出現在兒童身上。
食物不耐受的後果則是緩慢展現的,有時可能吃了24小時後才會出現反應,主要為全身各系統的慢性反應,且多出現在成人身上。
更重要的一點差別是,食物過敏往往因不常吃的食物引發,而越是喜歡吃、常吃的食物,越容易出現食物不耐受。例如,市民王小姐酷愛"香辣蟹"這道菜,幾乎每半個月就會呼朋引伴去吃一頓。但每次晚上吃完,她次日早上鐵定會拉肚子。她一直以為是作料有問題,然而,不論到哪家餐館點這道菜,一同聚餐的朋友中,每次都僅有她一人中招。檢測顯示,王小姐對螃蟹中度不耐受,對辣椒輕度不耐受。
蟹魚蛋奶蝦 女人更易吃不消
廣東省人民醫院幹部體檢中心對廣州市1059例食物不耐受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廣州人對螃蟹、蛋清蛋黃、蝦、牛奶、鱈魚不耐受的陽性率和濃度測定值均排在前位。而對蘑菇、小麥、雞肉、牛肉、豬肉的致敏性較低,這與國內學者的其他研究存在差異。黃健推測,這可能由於廣東人喜食高蛋白食物和海鮮類食品習慣差異所致。"接觸頻率越高的食物,致敏性越大。而廣東人少食麵食,因此對小麥等產生的敏感反應不強,所以對其不耐受程度較低。"
黃健、賀曉恆、李敏等人的研究還顯示,女性對螃蟹、蛋清蛋黃、蝦、牛奶等食物不耐受的發生率要高過男性,不耐受程度也往往超過男性。醫生懷疑,這可能與女性更偏好吃蛋奶、蝦等高蛋白食物以及獨特的內分泌系統有關。
經常腹瀉 原來大米在"作怪"
廣州市民李先生長期患有口臭,常令異性掩鼻敬而遠之,40歲的他至今未婚。為了遮掩口臭,他只好嚼口香糖,每月都要消耗好幾罐口香糖,被人戲稱為"口香糖大王"。李先生起初懷疑是口腔病變導致口氣難聞,但口腔科檢查一切正常。今年體檢時,在醫生建議下,他做了一個食物不耐受檢查,最終發現是由於牛奶不耐受引起的。